校本培训的体会2000字
校本培训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弘扬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已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有的教育改革最终都会发生在课堂上”。因此,教师的素质对教育来说非常重要。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不得不从时代和发展的高度对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义,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磨练和升华新时代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教学技能。
在学校教育中落实生本教育,关键在教师,生本发展的重点在课堂。因此,在教育中,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师队伍,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应注重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同时,也要求教师自我学习,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和提高。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人格和心理特征,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作为教师,除了掌握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案的能力、驾驭教学内容的能力、表达教学语言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能力、理解学生的能力外,还应具备以下能力:
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解
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包括三种: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功能:
1,认知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
3.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
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的集体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协调内外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活动的能力。
5.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能力。
第二,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
各种形式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应成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小学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继续教育为其教学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保持教师知识源泉永不枯竭的在职培训,不应该是一种刻意的间歇性活动,而应该是一项持续的、经常性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传统的在职培训相比,校本培训更注重教师学校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可以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有效性。校本培训要紧密围绕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重视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缺陷,在与我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使教师培训向多元化、开放性转变,注重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三,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控制能力
组织、管理和规范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每个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其目的是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围,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还要维护课堂纪律,调动学生积极性,随时准备好有效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营造积极主动的教学氛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资格管理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第四,掌握新理念和新要求
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打破以往的教学常规,灵活运用和处理教材,处理好分科与综合、连续与平衡,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改变过分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勤奋努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教学生新的学习方式,使用课件,设计精美的板书,创新教学活动。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综合已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产生独特新颖的、区别于他人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要培养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勇于创新观念,不因循守旧,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总之,在职教师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科专业的特点,体验和探索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途径,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循序渐进,发挥自身优势,学习丰富的知识,并在教学中逐步完善这些知识,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奠定基础。
通过参加校本培训,我学到了先进的教育理论,并与我校优秀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这次培训收获很大。可以虚心请教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老师。经过培训和实践,我积累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技能。即使观念更新了,理论也会完善。现在,整个学习和培训过程总结如下:
我认为,做一名现代教师,要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同时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和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为人师表的重要内容。
我之前的理解是“而春天的蚕丝被,会一直织到死”,教师的工作确实需要奉献。经过校本培训,我觉得新课程中有有爱心、有创造力的老师,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影响。或许“要给学生一杯水,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有些过时了,但如果把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何乐而不为呢?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把学生当朋友甚至老师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受到勤奋和良好思维的感染。这样才能和学生相处的更加和谐,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首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影响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因此,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素质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所以,老师要时时处处给学生做榜样,老师要求学生做的事,自己先做;无论学生被要求不做什么,他们自己都坚决不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良师益友。
其次,学生要胸怀宽广,有微妙的情感体验。“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都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当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时,就会主动去亲近老师,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样师生之间就可以相互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校本培训,我的思想认识提高了:我学会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我清楚地理解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要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以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专业知识的增长:通过网络平台上的海量知识点和实例,结合生动灵活的学习方法。通过与其他参加培训的老师交流,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我进一步完善和升华了自己长久以来固有的教学模式。
校本培训的体会2000年3月xx日上午,我们全体教师聚集在实验小学报告厅,听了xx省xx市德育领导、全国班集体成绩突出的优秀班主任、全国情感教育与班级建设实验研究“带头人”关于xx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
xx老师来自无锡华庄中心小学,现在是一名普通班主任。她已经从一个很高的位置回到了普通的班主任。她说出了原因,也说出了她所向往的特别的幸福。朱老师的讲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变工作心态:从被动应对到积极面对。
人的快乐往往来源于知足,所以在工作中要学会知足,不要抱怨。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作为一名新老师,各方面还是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对一些安排的部署也有一些看法。朱老师认为,面对现在的情况,你要转变心态,每个位置都有它的必要性。只有你在这个位置,你才会有更多的理解。我想我以后会对每一份工作的人有更好的了解。我不会抱怨我的工作,积极面对,以更积极的态度工作。
我们需要对孩子更有耐心。我们相信孩子都是可塑之才。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上进的意志,坏事也能变成好事,让家长对老师有信心。朱老师通过自己当班主任期间亲身经历的几个案例来阐述这一理念,生动形象,让我更加佩服她的智慧。大多数人最讨厌的就是受委屈的滋味。从这些案例中,我知道以后不能只看表象。盲目的批评可能会毁掉一个孩子追求进步的机会,但巧妙灵活的教学更有力量!
二,转变教育角色:从课堂个体到学生集体
朱老师分享了她的班级管理之道,让我很佩服。班级管理的主角变成了学生集体。每月一次的“优秀年轻干部”评选,各个班级部门的述职发言,自主选择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无不透露出管理的艺术和班主任的智慧。同时,起教育作用的主角也变成了学生。朱老师说得好:同龄人给予的力量更容易转化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这与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追求的是学生的自我觉醒。不要小看这些小学生。有时候他们比老师更能了解和理解同龄人,从而帮助同龄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老师的左膀右臂,也是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朱老师的班级管理总是出人意料。这个“最懒的班主任”是有技能的“懒”,有智慧的“懒”。
第三,调整教育目标
注重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引导学生自我成长。开展活动不影响课堂学习,学科教育不能追求一枝独秀,从追求短期学习目标到着眼学生长远发展。朱老师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也给我们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从中也看到了鼓励和欣赏的力量。
什么是“学者”?朱老师的解释是,他是一个有修养的人,身上留下了教育的痕迹。要教育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和行为,在学习知识之前先学会做人。品德的培养远比记住那些死知识重要。
第四,享受职业快乐
从注重结果到享受过程,教师的快乐是建立在学生快乐的基础上的。只有教育好学生,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教师要把工作当成终身事业,找到归属感,才能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工作,在日复一日看似枯燥的工作中品味快乐。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学生,真正从学生的角度成就学生的优秀,教师才有最大的幸福。
在短短的一上午的讲座中,朱老师用真实生动的案例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管理艺术,一种教师智慧,让我受益匪浅。我相信,一个充满活力、热情、快乐的老师,一定会给每一个学生带来快乐!
体验校本培训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今天,给教育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随着国家新课程的实施,基础教育的校本教研工作也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和热点。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现有的传统教育水平上。“井底之蛙”的工作思路和“照猫画虎”的做法,只会让新课程的实施“山穷水尽”,工作只是“穿新鞋走老路”,必然会让新课程的实施与时代的发展“脱节”。只有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学习研究,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开展符合学校实际的教研工作,新课程才能顺利起航,到达成功的彼岸。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不是“作秀”或“时装秀”,而是有效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如何有效做好校本教研?这里我结合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情况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统一思想,务实。
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这是不变的真理。只有所有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认识到校本教研势在必行,才能充分发挥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齐心协力,齐心协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创造性,消除教师对教研这种行政强制工作的片面理解。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指导校本教研工作,利用辅导区会议、学校例会等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上级有关文件,领会精神和重要性。充分借鉴其他地方校本教研的成功案例,组织教师学习,使全体教师认识到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组织校领导、教研组长和全体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活动,让大家了解校本教研的意义、基本工作方法和活动,知道它的目的是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还可以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和典型事例,形成人人关心教研、人人参与的氛围。
二、完善制度,务实考核。
“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基于校本教研工作刚刚起步,不能一开始就搞一些表面的特色和模式。只有当教师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和研究意识,学校的教研管理步入了规范化,教研特色才会悄然形成。否则就会出现“白费力气,不好看”的情况。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教研改革制度,才能有效实施。
1.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教研机构,如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指导小组、校本培训小组和区教研组,聘请教研组长和兼职教研员,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充分体现教研机构的指导、研究和服务职能。
2.同时,对教师的考核制度进行部分或全面改革,将教学科研工作按一定比例纳入年度考核。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教研工作考核细则、教研组考核细则、教研工作激励制度,做到全面细致、定量定性,只要动手就全部纳入考核,便于操作考核,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和激励功能。采取教师与教研组、教研组与教研室、教研室与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的方式,因为通过签订责任书,教师至少可以知道自己在校本教研工作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教师的教研工作也可以由教研组或教研室直接考核,这样可以使考核合理、有据可查、实事求是。
3、注重过程管理,实行校本教研工作月度抽查和通报制度,加强对辖区内学校的检查和巡查次数。抽查的目的不是为了管理,而是为了促进工作的改进。检查中应做好检查记录,记录应反映整改措施和期限。
4.教学科研管理应体现公开、公平、民主的原则。要定期深入教师内部,了解情况,利用教研开放日,建立网站论坛、教师代表大会等。给教师充分的机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逐步修改相关制度,使之更加合理、规范、科学。校本教研工作是一项创举,是智慧和理性的结晶。只有充分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和潜力,使教研工作得到跨越式发展。比如通过创建“教研园”和教研网站,将管理公开,成果展示,让经验共享。这样做既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又能使“管理”从外在强制转变为个人内在自觉,还能树立榜样,培养教师的学习交流意识和荣辱观。
三、加强培训,切实指导。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逐步转变为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师,被传统教育观念束缚的教师要有学习和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没有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种有效培训和指导,很难形成新型的教师队伍。同时,学校教研机构是科研学习机构。参与校本教研的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很难在教学科研的同时从事教育的正常工作。只有教师不断参与学习和培训,校本教研的功能才能充分实现。因此,必须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校本培训,这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对校长进行培训,使其树立科学的教研发展观,明确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和主要环节,以协调学校的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对教研组组长和兼职教研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具备有效组织和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工作思路和能力,了解校本教研的终极目标和首要任务,基本掌握校本教研各环节的操作方法,并结合实际指导他们在组内开展教研工作。同时,要培养和引导学科带头人和课改骨干教师,使他们拥有比别人更先进、更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然后要调动上述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和引导全体教师学会自我反思,学会交流学习,学会与同伴合作互助,学会开展行动研究深入课堂教学。
第四,遵循原则,务实。
校本教研活动是推进教研工作的主要载体,是实施“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指导”新型教研制度的关键。但其活动应具有可行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践性,这样教研活动才不会成为教师的“负担”。
1,遵循可行性原则。
开展自我反思活动。自我反思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面对新的教育形势,许多老师太忙了,他们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同时,他们也没有养成反思的习惯。如果他们大量决定反思,必然会使教师的反思草率或粗糙肤浅,只专注于完成任务。因此,在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时,要注意时间是否充足,指导和检查是否有效,教学反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不一定是长篇大论。
2.遵循针对性原则。
推行对话交流制度,解决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利用教研例会,组织教师提出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共同讨论,寻找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形式要不拘一格,可以是沙龙式、辩论式,也可以是中心演讲式等。然而,它决不能是任意的。事先没有目标、计划、准备的讨论交流活动是失败的,需要按照“问题、计划、实施、反思总结、再实践、再提出新问题”的循环模式进行。提问及相关计划建议或措施时,要切合实际,针对性强。
3.遵循科学原则。
开展同伴支持活动。“他山之石,自身之玉”需要借鉴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科学使用,不能全部使用,或者简单模仿。这样的相互学习只会“有效”。比如,教师听课评课时,要随机抽查研讨课,充分体现课堂的真实性和研究价值,不能“走过场”;对于观摩课,要精挑细选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环节,使之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要求真务实。
4.遵循实用原则。
开展竞赛。竞赛是检验教师专业能力的平台,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但是,仅仅开展竞赛活动是不够的,还应该切实可行,易于操作,具有一定的价值,否则就是画蛇添足,增加教师负担。比如适时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竞赛、信息展示、实验教学评价、教研成果评价等活动,这些都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亮点工作,很有实践价值。
动词 (verb的缩写)开发资源务实服务
校本教研的功能之一是为教育教学服务。资源和智慧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更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资源,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也会逆流而上。因此,开发教育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服务,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保证。
1.开发人力资源,服务农村。
比如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村里给小学教师上公开课、讲课、参加研讨会。要明白,在指导别人的同时,也是你学习别人长处的机会。你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有随意和轻率的想法。你要结合实际引导他们,效果是实实在在的。
2.开发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
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络优质资源和本地人力资源,组织骨干教师进行资源开发,制作课件和教学工具,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课程大纲,建立学校教育资源库,及时向教师推荐优质资源。但是,资源是死的,思维是活动。开发资源,教师要选择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材料,灵活、有目的地使用资源,不得滥用。同时,开发资源的老师也不能为用户而做,课程资源的选择和与学科的有效整合主要取决于用户自身。
3.开发信息资源为教师服务。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具备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进行信息化建设是服务教师最便捷的手段。如学校网站、电子备课室的建设和应用。但是,并不是说学校网站越多,技术含量越高越好。本质不是形式,而是使用和教师的使用。因此,在开发信息资源时,关键是要调动教师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学习、全员受益。
总之,校本教研工作是一项正常的工作。只有使其科学化、规范化,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才能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否则就会成为学校工作中的“宠物”。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知识,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改革、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