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江湖老(中学)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有专门的学校来传授知识。动物的代代相传的能力取决于它们父母的言传身教。
刘泽明的父母去世后,没有人教他。这时,他的朋友和邻居是他的老师。所以社会是一所大学。你喜欢谁,和谁一起玩,决定了你未来成长的方向。我妈在世的时候经常说:跟着好人走,学好人,跟段公跳舞。
刘泽明很有天赋,当他看到别人做事情时,他会观察和思考。当他看到一个木匠做家具时,他会袖手旁观看很长时间。他个子矮,像个娃娃,别人不会防着他。
有人去五金公司的修理厂修收音机,他会站在修理工身后,全神贯注地思考,如看一场精彩的电影。长时间不要动。
他写的是杨宗阔住的房子。乐山人把租房描述为写房子,写酒店住宿,写房子,因为以前一般都要写合同,找担保人担保房子。杨宗阔出生于贵族家庭。他从小喜欢小提琴,技术在乐山名列前茅。小学被少年宫推荐去成都比赛,得到四川音乐学院教授的肯定。
杨宗阔练琴很努力。每天早上,他站在大门口拉。离大门几步远就是奔腾的大渡河,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乐山大佛。在如此风景如画的环境中学琴,自然注入了天地之河的灵气。
写的是杨家余房,悟性高,于是买了一把二胡,一边挖(凿是乐山方言发音,形容自己没有正式工作,四处打工),一边想办法找钱生存,跟着杨宗阔练琴。吃饭也是东一餐西一餐。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从不移动炊具。
多年以后,一个叫向乐军的爱好摄影的朋友告诉我,他听过刘泽明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像是在抱怨。我对音乐一窍不通,音乐神童。
说话间时间飞逝。文化,伟大,革命,命运已经开始。位于四川南部岷江的小镇,一波又一波的学生长征队伍从成都和北京赶来。他们一路宣传,造反了,很快火遍了全国。
乐山的中学生、高中生跟风。从城市到农村,到处都是学生。唱红歌,跳忠义舞,不是一件乐事。急,千家万户,各单位,学校,就像古代人要在门上挂符号一样,都要挂毛主席的标准像。当时估计所有的彩色印刷厂都在满负荷工作,印刷彩色图像。
纸质打印的彩色图像只能贴在家里。为了表达对单位的忠诚,彩色图像必须挂在大门和礼堂主席台中央,尺寸范围必须大,要防雨、防晒、不褪色。画面太小,衬托不出伟人的伟大。
那时候,凡是会画肖像的人,不管你过去有什么问题,都被要求加班加点画毛主席的彩色肖像。在乐山高贝的北门外,有一个由六七个画家组成的街道集体企业。门上没有任何标志,好像叫艺术俱乐部。
之前艺术社的主要业务是制作画框,画框,帮人画人像。以前人们很少拍照,摄影还是奢侈品。很多清末到民国的老人,去世前的照片都所剩无几。当家人病重或刚去世时,他会找一个艺术家来家里,看一眼老人,用炭笔把老人的特征画出来,回到美术社加工成画,装在木框里卖给家人做纪念。如果家属有照片,会提供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给画师,画师会根据画面放大,用炭笔描画。
艺术俱乐部不是国有企业。当时,该县的国有企业由餐饮服务公司管理,包括大陆酒店、方化照相馆和何明餐厅。
艺术社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靠少数人的努力,盈余不允许分。当时严禁私人公开出售任何东西。就算是卖花生的,也是像贼一样悄悄的卖。
美术社的画室很局促,就在街对面。门面房大概10到20平米,呈长条形。门上和墙上没有任何招牌,只是墙上随意挂着几幅老人的炭笔画像。地上到处都是用来做相框的木头和木头残渣。外人路过,看看里面的东西就知道是什么了。不像今天,无论店铺大小,总有一个名字。
美术社有几个专职画家,都是民国时期的。他们是具有艺术细胞的绘画专家。画家有童玉元、毛明祥、钟百金、刘华菊等。
特别是乐山有两位画家叫毛明祥。一个是街头艺术俱乐部里年纪比较大的。他的传统绘画功底扎实,刘体的书法至今为人称道。他几年前去世了。
另一个更年轻的毛明祥,在文革后期被推荐到四川美术学院,回到市文化馆工作。退休后依然坚持写作,带了很多画画写字的徒弟,不断奋进。
仍然活跃在艺术界的毛明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他创作了一尊巨大的《乐山大佛》,用笔墨再现了唐代开元年间凿刻乐山大佛的情景,角度新颖,人物众多。是可以传承的历史画卷!
文革期间,乐山美术社迎来了成立以来最繁忙、最辉煌的时刻,因为所有机关、学校都要挂毛主席的大标像。用现在的广告语来形容:生意兴隆。全体工作人员从早到晚不停地在画布上绘制毛主席的光辉形象。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画家童玉元的女儿多年后成了我的微信好友,说起那个时候。她说,父亲白天在街道大楼工作,画不完,晚上在家继续画。有时候她醒来,爸爸还在画画。
美术社太小,放不下那个大画框。晴天的时候,画家们把画框放在门外,站在高凳上画画。很多单位没有艺术家,就高价买艺术社的画。不管他们付出多少,没有人有时会间接工作。
挂的时间比较紧,涉及到当时的政治立场。结果很多单位的领导到处找能画出主席画像的人,到了饥不择食,求贤若渴的地步。
刘泽明喜欢绘画,只有几个朋友知道。乐山说有个朋友睡着了碰巧认识乐山县招待所所长。导演姓杜,长得胖胖的,脑袋大得像个大罗汉的肚子。乍一看,它很像电影《小战士张艾》中的翻译。这时,他正焦急地找人给毛主席画像。
县招待所位于乐山最繁华的街道玉堂街中段。山墙不大,上面还有个阁楼。阁楼正面临街,露出一片空地。当时看一个单位是否忠诚,首先是看你有没有在最显眼的地方挂一幅彩色的毛主席画像。这既是一个单位的政治形象,也是一个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态度。
五:没有风吹动我孤独的帆
我好饿。
县招待所所长杜一听说有人要画肖像,就赶紧下单,画了一幅主席的肖像,长两米,宽一米五。同时也介绍了另一个买家,想在行政办公室礼堂要一个。
真是个刘泽明!在那之前,我只是喜欢站在高贝门外,穿过街道,看着艺术俱乐部的艺术家们制作画框并涂上颜色。我只是自学画画,画了一些风景,悄悄给别人画肖像。
接受这么大的生意也不算慌。毕竟在江湖打拼多年,没有父母的孩子自有主张。刘泽明首先去了玉堂街的小十字百货商店,花了20多元钱买了两条最好的上海产的床单。我去我们四塘的木厂做了两个大画框,直接拉伸了床单。
借了一辆滑板车,一个人把画框拉回到青蛙住的地方。把画框靠在木墙上,用大门的过道。有人在刘泽明进进出出,很快就停下笔,起身让人走了。没有人经过,继续工作。
他买了几斤立德粉,混合好,小心翼翼地放在床单上。晾干后就成了油画的基布。
按照美术社里偷来的方法,在画布上横着竖着画一个标准格子。从新华书店买的样画也是画同样的格子。严格按照人像在小格子里的位置,转移到大画框的格子里,一丝不苟。调色,层层叠加油彩。
没过几天,一幅逼真的巨幅主席画像就在铜河坪诞生了。小提琴家杨宗阔的母亲看到后连连称赞,说这幅画太像了。
早已等候多时的招待所杜所长赶紧叫来几个厨子,小心翼翼地用三轮车拉着挂在玉堂街招待所门口。
这单生意,杜主任心满意足地给了刘泽明三百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很多人一个月工资才三四十元。那时候没有私人开发票的地方。杜主任怎么会记账?根据剧本,行政办公室礼堂的肖像也获得了掌声,刘泽明也获得了300元。
两个庞然大物一挂起来,刘泽明的名字就因为从门缝里吹喇叭而出名了。恰好乐山美术社人手不足,人像业务太多。
在向街道负责人汇报后,艺术俱乐部直接把刘泽明招进了艺术俱乐部。于是,在社会上打拼了几年的刘泽明辞职离开了养猪场,重新有了新的单位。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这在那个荒谬的年代,有了相对固定的饭碗,就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
六:江湖有英雄。
收藏界流行一句话,盛世藏宝,乱世藏金。但作为世界上最稀缺、最珍贵的人才,一旦遭遇荒唐岁月,他们的命运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颠覆。
写在这里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另外两个人,因为刘泽明的命运和艺术社会中许多艺术家的生活。他们的名字曾经在某段时间里光芒万丈。
一个是金木石,川北人。年轻时,他是家乡的一名小学校长。上世纪四十年代,他来到乐山和峨眉山。据说他靠写作和卖字画为生。1944年,白崇禧将军游览峨眉山,金木石陪同,沿途吟诗作赋,饮酒作乐。
金木石在乐山档案馆留下了几幅书法作品作为文物。1950后,帮助家乡的县令被判入狱而死。乐山除了留下一个女儿,没有太多可查的信息。相反,作家龚有一年在乐山卖旧书的小摊上发现了一首手写的旧诗。作者是金木石。龚在一本关于峨眉山的书中写道:“我看过一本民国时期流传于民间的诗集《甲有红掌》。是用毛笔手写的,封面上写着“赠友救治”,应该是个孤儿。这本诗集的作者是金木石,生平不可考,但与乐山地区有很大关系。其中一篇是《峨眉国保寺布赫方丈郭玲赠五十年之礼》:
破碗无能,月桂叶尽人皆知。
人间人先立己,名山处处有僧。
杀生如禅,武学如佛。
给翠楼的新燕子发消息,他的缘分会增加。"
可惜的是,龚看完之后抄了一些诗,还给了卖家,留下了遗憾。(作者是来给金木石女儿做软文广告的。如果有人知道金木石的故事,或者恰好有金木石的作品,金先生的家人愿意重金买回。)
另一个叫吴承志(1883 —1962)的人叫郭震,是四川省乐至县芒西的一个老农。1914左右,来到吴彤、乐山,定居五通桥竹根滩。擅长国画、泥人等技艺。非常受有钱人和达官贵人的追捧。他经常被邀请到公司或家里为他画画家或雕像。
吴承志先生是20世纪30年代川南著名画家。
画家吴承志谦虚诚实,待人友善。喜欢字画的商家,没事也要请到家里住一段时间。
牛华西的盐灶,郑泰和大丰,经常邀请他去玩。当然也少不了品茶唱歌,书法绘画都是享受。后来,大画家李琼久说,他在绘画方面的进步得益于他在牛华时跟随吴承志学习。
有一年,我邀请几位老先生在河边喝茶。乐山画家郭志全说,吴承志有绝世的壮举,他可以一边盯着袖子里前人的泥塑,一边和人交谈。演讲结束后,吴承志从袖中取出雕像,妙不可言。
乐山的几位著名画家,如李琼久、李道喜、张智成等。,都在各种场合和回忆文章中说自己曾经被吴承志先生教过。
看过一本易志龙先生主编的书,讲的是五通桥的前世,里面有关于吴承志画家的文章。看了之后可以说,五通桥之所以成为中国著名的画家之乡,与吴承志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不幸的是,老无所依的吴承志先生后来流离失所,被贫穷和饥饿夺去了生命。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为什么在这片土地上的命运总是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