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木文化
神木地形多变,旅游资源独特。南部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以陕北的窑洞、枣子、民歌为标志。北部有沙漠草滩地貌,长城贯穿其中。境内有黄河、洞野河、土尾河等河流。主要的旅游景点是神湖。
神湖又名红碱淖,位于神木县西北部的神府、东胜煤田腹地。1995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景区。红碱淖中的“脑”是蒙古语,意思是水泊和湖。神湖景区呈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它是一个高原内陆湖泊,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二郎山,俗称西山,又称“驼峰山”。二郎山位于榆林神木县城西1公里处。二郎山蜿蜒陡峭。库叶河、土尾河会在山前流过,雄伟的长城会在背后经过。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果林,东边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朝郑德十三年(1518),武宗皇帝在支援神木的时候来到这座山。他观山如笔杆,故将此山为“笔架山”。后来学者们来到这里,看到它像一个驼峰,就叫它“驼峰山”。有65,438+000多座寺庙,庙宇,亭台楼阁,如八仙洞,地藏洞,三体佛洞,浩然亭,二郎庙,各种寺庙,三交寺,玉皇阁,娘娘庙等在二郎山前后相距1多公里的山脊上。这些古建筑密集交错,形态各异,布局合理,虽然危险。其间还保存有完整的九龙石雕和一幅石雕卷轴顶,以及两幅壁画,10多块石碑,还有石雕对联和碑文。这些石雕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二郎山因其雄伟秀丽的山势而闻名于山西、内蒙、陕西等省(区),古建筑如珠子般遍布1多公里宽的山间,成为一处风景名胜。天台山
天台山位于神木县何家洲镇东北部,距县城65公里。这座山陡峭高耸。黄河和叶杰河从山脉的东西两侧流过。山川相映,景色壮观。天台山寺庙群主要分布在前山和后山。前山是冯冲寺,后山是天台寺。两座山南北相对,遥相呼应,云气蒸霞。冯冲寺始建于北魏元泰年间,天台寺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体验之后,又进行了补充和修复,渐渐有了宏大的规模。它是一个历史悠久、在边疆享有盛誉的宗教圣地。天台山不仅有美丽神奇的传说,也有仁人志士英勇奋斗的革命故事。1963年春,刘志丹率红二十八军东渡黄河时,驻守天台山卧房堂,成功指挥攻占山西泺口之战,为天台山留下了不朽的佳话。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抗日战士贺龙、关向应,以及国际友人白求恩,都曾驻足天台山缅怀先烈,在天台山留下了英雄足迹。
高家堡古城
唐代属于丰州的高家堡古城,原名飞鸭川、米川。该城建于明四年(1439),原属嘉州,清末划归神木。高家堡古城这座城市位于神木县城西南50公里的土尾河东岸,明长城西北约5公里处。原为夯土城,万历三十六年(1608)用砖砌,清乾隆十五年(1750)和三十三年(1768)两次重修,后多次修缮。城市平面呈长方形,东南墙长311m,南北墙长431m,残高6.5-9.1m,底宽7.52m..城墙上部有1米高的女墙,中间有婴儿床和了望孔。城北有三官楼,东南角有魁星楼。目前除魁星楼、女墙、垛口、窑洞外,其余均保存完好。此外,在东、南、西三面墙上还建有卷帘门,并建有瓮城。目前城门的瞭望塔、瞭望塔、南门已被摧毁。市内原有的中兴楼(1988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福禄寺、五道寺、祖师庙、西门寺、解珍牌坊等古建筑,只有中兴楼和福禄寺。市内街道以中兴大厦为中心,由东向西辐射,由北向南辐射为南街、北巷。明清至民国初年,南街最为繁华。至今大部分铺面保存完好,东、西、南街都有小巷。住宅建筑是典型的北方建筑风格。有四合院,如北里的李佳四合院;有前庭院落,如如东街的陆家大院,西街的韩佳大院。还有四合院,比如十字巷的李家楼四合院,同心巷的刘家楼四合院。高家堡古城是神木县乃至整个陕北较为完整的城堡,具有独特的保护价值。神木县人民政府已拟定将该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成
杨家成位于榆林市神木县东北20公里处,即谷林地区。这座城市建于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五代至宋代,州刺史,长子杨仲勋(复训)、孙居林州;次子杨业、杨、孙,都是宋朝的大明星,拒北契丹,称霸一方。出于对保卫边境的英雄们的崇敬,世界将这座城市的名字改为杨家成。城东南方约70米处,有3棵原始松树,树龄较大,枝叶相连。它们需要两三个人的拥抱,后人称之为神松。金以此命名神木村,元以后命名神木县,城址旧貌犹存。城市周围的景色安静而美丽,有诗说:“一路小溪边只有几个与世隔绝的村庄。山花带雨,野柳藏乌鸦。路分柴牧,冰吞石沙。相见不倦,前路乌云密布。”
凯歌楼
凯歌楼建于明代弘治五年(1492),原名怀德门。郑德十年(1505),明武宗访玉林,曾住此楼,后改名凯歌楼。这座塔高8米多,南北长30多米,东西宽20多米。楼下的门道贯穿南北。楼中间建一座两层木楼,四角有小钟鼓楼,东西有厅堂。它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现在正按原样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