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抗日根据地
渤海地区的前身分别是清河区和冀鲁豫边区。七七事变后,侵华日军从北平、天津南下,冀鲁豫边区首当其冲。7月1937日,津南工委在砚山县发动武装起义,成立华北人民抗日救世军和华北人民抗日救世军,在平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在清河区,中共山东省委领导恢复并建立了党组织,并分别于1937年2月组织领导了黑铁山起义和寿光牛头起义,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世军第五军和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此后,威县、昌邑、广饶、临朐、宜都、临淄等地相继爆发抗日武装起义,组建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第九、第十支队和临淄青年学生志愿军军训团(第三旅)。
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高度重视清河区和冀鲁豫边区的抗日斗争。1938年9月,八路军165438师政治部副主任、343旅政委肖华率一支东进抗日纵队到达陆机地区,整编地方抗日武装,建立党、政、军各级组织,创办抗日军政学校培养干部,联合国民党军高树勋部抗日,先后组织了韩吉伏击战、三打邓铭庙、平津战役等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侵占清河区和冀鲁豫边区的县城和较大的村庄,开始频繁的“扫荡”、“肃清”、“蚕食”,进行所谓的“加强治安”运动。清河区和冀鲁豫边区的抗战形势日益恶化。
1939 10,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许对清河地区发展抗日游击战争作出重要指示。清河区在徐领导的八路军鲁纵队第三旅的支援下,在黄河口两岸的广大荒地上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从此,我们的抗日武装基本上跳出了吉焦铁路两侧的狭小活动圈子,由被动变为主动。65438年至0942年,日伪军对清河区根据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扫荡”、“清剿”和经济掠夺。清河区党政军民加强团结,咬紧牙关,在大平原上挖“抗日沟”,改造平原地形,利用青纱帐篷开展敌后武装活动,先后于1942和1943组织了两次夏季反“蚕食”和“清剿”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在冀鲁豫边区,自1939年底以来,边区党政军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进行反“扫荡”、“反侵占”、反摩擦的斗争。65438年6月至0942年6月,日伪军在冀中进行了“五一大扫荡”后,对冀鲁豫边区进行了空前的“大扫荡”,冀鲁豫边区抗战进入了最残酷、最困难的时期。根据刘少奇对冀鲁豫边区关于坚持抗战、克服困难、使斗争形式适应形势变化的重要指示,边区军民采取了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敌进我进、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不断地打击敌人,逐步地收复“被侵占”的地区。
1944年初,清河区与冀鲁豫边区合并为渤海区。景孝村任渤海区党委书记,杨国福任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刘其仁任渤海区行政公署主任。渤海区有6个地委(专门机构和军分区),41个县市,面积5.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渤海区党政军机关驻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该地区平原辽阔,海岸线漫长,物产丰富。在革命战争年代,渤海地区既是我军战略反攻的前沿阵地,又是战争资源的补给基地和休整训练的可靠后方。1944年,渤海军区对日伪军发起夏秋攻势作战,全部收复了被日伪军“蚕食”的沂寿(都)、临寿(子)、广饶(饶)四边根据地,先后攻克鲁北重镇利津等四县,取得重大胜利。
从1945开始,渤海军区按照八路军山东军区的统一部署,开始了新的进攻行动。6月,发起蒲台、彬县战役,先后解放蒲台、彬县、道墟、北镇等日伪据点。同时,各军分区部队先后解放了吴桥、南皮、德平、庆云、沾化、高远等县。
1945年8月,在对日全面反攻中,渤海军区遵照党中央、中央军委、中国中央军委山东分院和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命令,组建山东第四方面军司令部和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分三路向日寇和伪军发起反攻。在七、八、九月三个月的反攻作战中,我军共歼灭渤海区三万余人,解放三十三个县,六百多万人口。渤海区西起津浦铁路,东至渤海,北至天津,南至吉焦铁路,已发展成为面积5.2万平方公里,覆盖41个县市,人口10万的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