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指南的五个精选摘要

人们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变成系统的、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从而改正缺点,吸取教训,使以后的工作少走弯路,多有成绩。以下是我精心挑选的作品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指导医生摘要第一部分

近三个月的门诊导医课程已经结束,不同于以往在临床科室的学习经历。每周门诊两个半小时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了解医院流程的时候也有很多感触。我想写下我在这个导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一、硬冷规则下的温情

我曾经看过一幅经典的油画,画中一个生病的孩子躺在病床上,医生坐在床边,非常关切地看着这个生病的孩子。另一边,患病孩子的家长正用锐利的目光看着医生。这幅画表现了医生在看病人的时候,病人和他的亲属也在看医生;病人不说医生怎么对待病人,但医生的每一次处置,他心里都会掂量。在这种背景下,医务人员需要保证自己的医学专业是一方面,工作中是否有序严谨是患者和家属关心的问题。

当我第一次站在护士咨询台时,人群和嘈杂的声音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在我意识到之前,老师简单的给我讲解了一下之后,我就开始工作了。几分钟后,我对门诊护士站的工作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工作本身并不复杂,而是与患者沟通的复杂。人多号少是大医院最普遍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自然会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比如排队挂号、候诊、加签限制等。每个患者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自己的问题和诉求,希望医院能优先考虑。当然,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解释和说服这些规则之外的不合理要求。这个时候医院是理性的,医生护士难免会给人一种不可理喻的感觉。起初,我认为工作应该严格按照规则来做,不能有特权。但事实上,我在一次上课时遇到的一个病人让我意识到,医院不仅是理性的,也是人性的。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带着1个月大的孩子来到护士台,要求优先进入门诊。生病的孩子因为身体不适而哭。当时我耐心解释,拒绝了。没想到,我们的对话被我旁边的护士老师认真地听完了。她给母亲打了电话,给了她优先权。整个过程结束后,老师只是温柔的看了我一眼,没再说什么。就是这一瞥,让我印象深刻。医院是讲规矩的地方,但绝对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其他患者即使看到这一幕,也不会只指责老师有偏见,而是在了解具体情况后,才会认可和支持。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正能量。

第二,真诚热情,学会沟通。

良好的医患沟通一直是我们所强调和提倡的。在门诊中,尤其是在护士咨询台,医护与患者的关系

沟通过程更加突出和重要。在这里,护士和老师每天都要上班,同样的问题可能需要回答上百次,而且他们要面对的问题比门诊的医生更基础,更复杂,重复,单调。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志愿活动,我总结出一个合格的志愿者应该是“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如今直接面对患者,我觉得需要做的是“细心、热情、自信”。首先,无论对待病人还是同事,真诚是第一位的。我在诊所遇到的每一个护士和老师都教会了我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多为他人着想,如何在沟通中更好的处理细节。其次,热情和信心缺一不可。是热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同一个目标奋斗。此外,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地对待我们的工作。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护士,也没有接受过最专业的训练,但我们也要拿出作为医学生的自信,用我们新的精神面貌,尽力解决病人的问题,分担老师的工作。最后,一定要有耐心。如前所述,咨询台的工作是单调乏味的。每天都要保持长时间站着或坐着的姿势,有时还要面对病人的不理解,处理病人不友善的情绪。但我们知道,医患关系往往是在言行之间。我们需要耐心,希望患者或家属能同时理解我们和他们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善于与患者沟通是医生基本能力的体现,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有助于医生更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其实不仅仅是在疾病的治疗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求我们要善于和身边的人沟通,这样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有利于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融入自己的环境。

我经常想,如果我是一个病人,每次来到华西这样的医院,我都会很害怕。我一方面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又被复杂甚至困难的医疗程序所困扰,同时也担心自己要为诊所付出的时间和金钱。这样的感同身受,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自然会带来更多的耐心和微微的微笑以示释然。

我可能无能为力。我只是希望我所做的能为患者抹去一些焦虑和悲伤。

第三,传递正能量!

对于刚到岗或刚进医院接触病人的实习生和护士来说,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受到年长、经验丰富的老师的影响。第一节课结束,我刚给一个病人解释完,呼了口气。旁边的师姐语重心长的说:“你现在刚来,每次还能耐心讲解。等的时间长了,有时候病人不认真听你说话,反复问同一个问题,你就会失去耐心,不想和他们多交流。”看着她略显疲惫的脸,欣赏着她话语中的无奈,她平和的心情变得有些压抑。并不是说学姐说的有什么不对,事实正如她所说。我只是觉得,人的情绪是相互传染的,负面的或开心的情绪会很快传递给周围的人,对新进工作者的言行和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我想,与其用我不那么顺利和消极的经历和经历来警示。

一个依旧充满热情的新同学,为什么不选择鼓励他的热情,以便让这种热情持续更久?希望即使当初的新鲜感已经过去,激情已经没有,也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各种工作。

让我们传递正能量。即使生活偶尔不如意,欢乐或平静也应该是生活的主题,不是吗?

第四,写在最后

在医院近三个月的历程已经结束,但每次回首,无论是苦是甜,都将是我以后人生中珍贵的回忆,也将对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产生巨大的影响。它给我带来了我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最初印象。而且在实习中耐心指导和悉心教导我的老师们,是我最感激的人,是他们在我遇到困难时及时帮我走出困境,在我遇到困难时耐心指导我。我很佩服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严谨和坚持,他们对病人的亲切关怀更是令人感动,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以后该怎么做。实习期间,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与应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处理好医患关系,和其他医生护士的合作关系,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锻炼。让我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提前打好基础,了解工作环境,为更好的服务患者打下基础。

医学指南摘要第二部分

一年来,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指导咨询部紧紧围绕病人,坚持以人为本,把指导咨询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指导工作包括会诊、陪诊、送诊、沟通协调、协助抢救危重病人、提供开水、发放一次性水杯、为行动不便和住院病人检查、免费提供轮椅和平车、发放各种报纸、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和科室简介;咨询台还配备了针线、剪刀等便利服务措施。这些事情很不起眼,但是做好了,就能为患者提供极大的便利,让他们感到高兴和欣慰,进而增加他们对医院的好感和信任。如果做得不好,会影响患者对医院的评价,破坏医院的整体服务形象。

工作久了,有些人会对咨询工作不屑一顾,认为这个工作既没有技术含量,也没有经济效益,又琐碎又辛苦。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咨询人员的激情很容易日复一日地耗费在平凡琐碎的事情上,激情才是最有价值的服务特质。在服务中失去激情,就像失去了人的灵魂。

首先,树立新观念,提高导游人员的职业责任感。

1,服务好患者就是要清楚医院的环境和相关事宜。咨询人员是患者的“绿卡”,患者来看病我们就是接待人员。患者来咨询,我们是咨询师;病人行动不便,我们是陪护医生;患者对其他科室的服务不满意。我们是协调员,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尽一切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用真诚的奉献和真诚的服务打开患者的心扉,赢得患者的信任。

2.要服务好病人,就要做病人答不上来的医院的“活字典”。作为医院服务的第一站,每天都要接触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如何让这些不同需求的人希望来,满意而归,是对引导人员知识、智慧和沟通能力的考验。他们不仅要熟悉医院的环境特点、技术和设备实力,还要熟悉科室的专业、诊疗范围、特色和专家特点。我们甚至需要了解其他医院的医疗特点。当我们通过恰当的言谈和广博的知识,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在极短的时间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认可。它在病人和医院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二是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了咨询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但不会一蹴而就。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新招聘的对医院一无所知的导游员,让她从不熟悉到熟悉环境,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制定相关的职责、制度、行为规范、专业培训、礼仪培训来提高导游员的素质,让导游员具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导诊工作和其他护理工作一样,不可小觑,是体现医院优质服务的窗口。只有从这个高度去理解,才能积极热情地帮助前来就诊的患者。

第三,新标准的实施提高了导游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由于指导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很难用数据来评价服务质量,也很难量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课程对指导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培训不同于医学护理知识的培训。为了提高指导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医院领导邀请了立新公司的老师来指导工作,并对指导护士的职责、制度、工作流程、培训计划、考核标准等进行了规划。为了提高咨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打破干多干少、干得好干得差的状态,制定以完善岗位职责和服务流程为基础的岗位激励计划,与薪酬挂钩。

第四,科学管理门诊区域,营造有序的就医环境。

门诊病人求医心切,往往导致不必要的拥挤和争吵。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混乱。导读护士要富有同情心,把患者当成自己的朋友和亲人,理解和体谅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困扰,及时把握患者的心态和各种需求,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同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安抚患者的急躁情绪,正确做好疏导工作,有序就医,维护门诊秩序。此外,导诊护士兼职负责保持门诊环境清洁。比如,她看到患者及家属随地吸烟或乱扔垃圾时,可以大胆礼貌地纠正,让每一位患者自觉遵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营造安静、有序、整洁的医疗环境。

总之,“导诊”看似是一项相对轻松的工作,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导诊员并不容易。你不仅要注意正确的外表,还要时时保持积极的情绪,懂得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简单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你要有高度的同情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理解病人,全心全意投入工作。通过每天的晨会时间,对所有的会诊人员进行培训,有好的表扬,有错的批评,针对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改进,使会诊工作精益求精,真正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指导医生总结第三部分

作为一名医院客服人员,我的日常工作极其琐碎,包括问诊分诊、陪诊、沟通协调、电话随访,甚至是给患者缝扣子这样的小事。这些小事虽然很不起眼,但如果做得好,患者会从中获得极大的便利、愉悦和安慰,进而增加对医院的好感和信任;做不好会影响患者对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进而破坏医院的整体服务形象。

但是,工作久了,一方面,有些人对客服工作不屑一顾,认为这个工作既没有技术含量,也没有经济效益,琐碎、辛苦、没有价值;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服务人员的激情很容易花在日常琐事上,激情是最有价值的服务特质。在服务中失去激情,就像失去了人的灵魂。

找到制约客服发展的问题和差距后,重点在创新理念和制度上做文章。

事实上,做一名合格的服务人员并不容易。既需要沟通、协调、情感等各种能力,也需要医学、保健、营销等各种知识。最重要的是,她像护理先驱南丁格尔一样,有献身事业的勇气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

1.为患者服务,就要做患者手中的“金钥匙”。“金钥匙”是国际酒店业授予优秀服务人员的荣誉。它意味着全知全能,是客户的“绿卡”,是服务质量和服务人员个人信誉的黄金标准,“金钥匙”的数量成为酒店服务水平的注解。客服人员就像医院送给患者的一把“金钥匙”:患者来看病,我们是接待人员;患者来咨询,我们是咨询师;病人行动不便,我们是陪护医生;患者对服务不满意,我们是协调人;对于带孩子的,我们是护士,对于出国访问的,我们是解说员。总之,这把“金钥匙”就是千方百计满足患者的需求,用真诚的奉献和真诚的服务打开患者的心扉,赢得患者的信任。

记得有个邱先生,因为单位有事,出院后没有及时拍ct片。卫生员不知道情况,顺手清理了一下。过了几天,邱先生向我们提起了这件事。虽然没有报出任何希望,但遗憾之情溢于言表。他体会到了患者的心情和困难,我们主动联系。后来在科主任的全力配合下,为患者重印了ct片。邱先生对此非常满意。

2.为患者服务,就要做患者考不出来问不出来的医院“活字典”。作为医院服务的第一站,我们每天要接触成千上万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如何让各种问题不同需求的人满意而归,对客服人员来说是耐心和智慧。

指导医生总结第四部分

有人说,导诊员不像医生,站在挂号室的窗口,周围都是病人,有多糟糕,就应该有多糟糕。但是他们知道吗?复杂的医保和挂号系统给患者和挂号室带来了多大的麻烦?作为挂号室的工作人员,要努力克服系统的复杂性,尽快适应和掌握操作系统,加快服务速度,提高服务质量。但是对于有病的人,为什么能要求他们克服呢?我们必须尽力帮助他们,以减轻医疗保险和挂号带来的麻烦。而且在挂号室窗口工作,不仅解决了患者挂号麻烦的问题,还能第一时间主动对患者进行分流,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医疗情况,以便尽快做好工作。

因为挂号是最开始的环节,是患者来医院的第一印象,其他环节我做不好,但我能管理的环节我能做好。既然已经被纳入服务行业,我们的思维观念就要转变,服务意识就要提高,患者成了我们的客户,被视为“神”。导医工作要时刻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提供方便,尽力解决困难。

新医院刚刚成立,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很多人和个别领导并不知道指导医生的具体工作,更不知道作为指导医生的负责人该如何管理,从而增加了我的工作难度。他们认为我的工作应该只在大堂,却忽略了我也是负责指导医生的管理,我也是负责二楼三楼指导医生的管理,包括专家门诊。有一次我在二楼巡逻,一个领导跟我说:你上班怎么来二楼了?你的岗位在哪里?上班不能串岗。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的位置在哪里?我的具体工作是什么?怎么做?既然我是负责导医工作的,那我也必须了解二楼和三楼导医的工作情况,包括专家门诊。如果这是一串帖子,我该怎么管理?我应该如何做我的工作?

专家门诊是给我的,就是当时医务科的张科长,让我安排一个人负责专家门诊。当时,张志远并没有要求我指定一个人来管理专家门诊。考虑到“吴”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是三楼的医生,工作比较轻松,我就安排她做三楼的医生,管理专家门诊,做专家需要的棉签。二楼、职能科、放射科忙的时候,我就交给“朱”,大厅主要负责我和新聘的医生。如果新聘的医生不在,我也会安排二楼和三楼的医生。

但是在这一年的工作中,三楼的医生并没有服从管理和安排,这和外界的很多人为因素有关。她认为我无权管理专家门诊,无权安排她的工作,与我产生了很大的冲突,甚至影响了我的工作。护理部李主任多次协调未果。当然,我也有责任。我不够成熟,经验不足,工作方法不当。最终以专家门诊结束。说实话,拨出专家门诊我很心疼。我在张志远的指挥下自己建造了它。当初花了不少脑筋诊断床,一点一点设置起来也不容易。

医学指导概要第五章

经验总是来自实践。成为_ _医院的导医志愿者,是一次重新涉猎医院的经历!这期间,我知道了什么是看病难,看病贵。心里有很多感触,更多的想法产生于这个那个。

首先,就个人经验而言,是对_ _医院看病难和问题的说明。一方面,_ _医院是集科研、医疗、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这就要求它统筹兼顾,各个关键点之间必然会产生冲突。比如在导医工作的时候,听一个老奶奶说,她从外省千里迢迢来挂个医生的名,但是他是一流的专家,还要排队挂号,而且只有一个月以后。因为事先不知道医院的挂号系统,只好先预约,一个月后再来。然而,等她的不是这个医生,而是另一个医生,这让她感到很不开心。她想去咨询室问一个问题。“可恶”的护士不被允许进去,并向她解释说,医生要给学生上课,另一个医生暂时替她做。医生不来她也没办法,只好勉强同意,但肯定会抱怨。事情就是这样。像_ _,这样集科研、教学、医疗于一体的大医院,有优秀的医疗资源和师资资源,在学生和患者之间往往难以取舍,所以往往被忽视。另一方面,患者也是此类事情经常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盲目迷信老年专家,一流专家。大家同时抢一流专家的数量。怎么能不增加医生和医院的工作量呢?更何况患者本身对信息掌握不够,对医院的各种制度不了解,也是造成这种时候的重要原因。

其次,_ _医院看病贵是另一大问题。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次外科实习,一个热心的医生给我们解释为什么心血来潮看病贵。在_ _医院,主要是因为我国医药行业的研究水平太低,生产不出高端药,对国外高端药的依赖非常大,所以我国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而国外的药贵得离谱,再加上经济保护政策的作用,导致无论国内哪个医院来看病,药费都很高。而且在国内,据一项调查显示,医院95%的医疗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高端仪器就更不用说了,从几百万到上千万不等。医院为了收回成本,会定很高的检查费,这是国人的又一大痛。其次,在小医院,因为不规范,人为因素成了主要因素。很多人认为药越贵,效果就会越好,或者医生给你开了贵的药,导致医疗费用剧增。此外,由于一些无良医生的暗箱操作,看病问题越来越严重。

最后,由于大众的敏感神经和媒体的报道,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代沟加深,医患关系恶化。一方面,各种负面新闻导致患者对医生形象的误解和不信任,导致很多患者偏听偏信,耽误了病情。另一方面,患者在社会上经常告医生、打医生甚至打死医生,使得医生对患者产生一种防御心态,完成各种检查。他们害怕漏检或补检,直接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加深了医患矛盾,医患关系更加紧张。最终,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改革是国家近年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政策。医疗体系的建立,在任何时候都是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其目的是缓解乃至解决我国目前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它的出现对国家和人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医疗体系还不完善,还需要持续努力。针对目前医疗体制出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医药要分开,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提升科研能力。过去无论医院大小,医生都是开处方,同时掌握处方的用药量,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困难,从而看病贵。过去,一些医生为了额外收入,开出了高价药和进口药,这是看病费用高的重要原因。医药分开就是医院只负责看病,卖药交给药店。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入wto后,不能再照搬外国的药了。由于国内药学研究水平较低,国外新药、好药频出,有些方面不得不依赖进口药,导致进口药极其昂贵,这也是导致看病贵的另一个因素。因此,限制各种药品的利润以稳定其价格是保证廉价医疗的重要手段。所以,只有抓住了医学这个关键点,才能有效解决看病贵的问题。为此可以由第三方专业人士进行评估,防止医生为了高额利润开出昂贵的处方。同时还可以对医院开的检查项目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有必要,还可以缓和医患关系,减轻患者负担。第三方机构应接受公众媒体的监督,即媒体不应直接介入医院相关事件,而是通过间接监督。

另一方面,加强我国新药自主研发能力,尽量减少进口。为此,我们可以引进这方面的人才,或者支持和鼓励这方面人才的培养。这才是解决看病贵的根本之道。

改善医患关系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手段。目前医患关系如此紧张。一方面,医院自身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医院收受红包,或者个别医院滥收费用。经媒体报道后,具有强大的蝴蝶效应,不仅损害了所有医院的声誉,也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是患者自身情况造成的。由于专业知识不对等,患者本身对医院开出的处方或检查不理解、不认同,加上之前媒体对医院的负面报道,让患者认为医院在损害他们的利益。最后,从医生自身的角度来说,由于社会对医生的误解和不信任,对患者来说既是预防,也是防范。医生最怕的就是病人来找麻烦。不是最近患者追医生,增加了医生对患者的防范吗?对于所有的检查,一般都是多做多做,绝不放过。既增加了药品成本,又加深了患者对医院的误解,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个人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就医院而言,上面提到的评估和监督机构可以发挥多种功能,既可以筛选出大病到大医院治疗,也可以在小医院治疗小病,同时监督医生开的处方,保证其合理性,同时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不造成浪费。大医院和小医院的管理政策应该是不一样的。对于大医院来说,不仅要方便群众挂号,还要看病不要等太久,合理的检查单,合理的医疗费用。对于小医院来说,管理方式是不一样的。个人认为,小医院最容易出问题。他们收红包,处方额外收费,这是常事。同时,小医院的医生水平比较低,容易出现问题。医患关系很紧张。但由于医疗资源不足,大部分患者会选择去大医院治疗,从而转移了医患矛盾。所以要督促小医院落实相关政策,同时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