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后想创业。有什么项目推荐?开琴行赚钱吗?
月入10万难吗?
一个月赚10万不是难事。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一旦找到了成功的关键,剩下的就是努力了。我简单说一下我的创业经历。我经营一家连锁乐器店。最近我的第九家连锁店马上开了,我的九家店都是直营店。
目前我所有店铺的月利润加起来已经远远超过65438+万。
14年大学毕业,靠着借来的两万块钱创业。今年才三年。平均开一家新店需要三个月左右,不用股权融资,扩张全是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我从小就属于不安分的类型。我很早就把自己定位为商人。大学毕业前,自己创业,开了一家软件公司。由于缺乏业务经验,项目完成后我赚了不少应收账款。作为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我没有收藏能力。最终由于现金流问题,公司倒闭,团队解散。
项目失败后,我痛定思痛。我决定下一次创业一定要选择现金流充裕的行业,最好是预付款形式的商业模式。经过深思熟虑,我觉得教育行业比较好。最后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我选择了开琴行,做钢琴培训教育。
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开琴行,因为当时我对音乐和钢琴一窍不通。没关系,技术不是问题。相反,音乐店的很多发展问题不是音乐大佬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有商业头脑的老板。
我选择开琴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教育行业,乐器是为数不多的在全国还没有形成巨头的子领域。而我的目标是成为这个行业的巨头。
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市面上很少有大型连锁乐器。其实任何一个行业要想做大,我总结两点:
1.只有将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减少对关键资源的依赖,才能进行大规模复制;
2、产品要做到极致。
通过仔细分析,我发现行业的两大痛点,其实是阻碍很多服务业做大做强的共性问题:
第一:师资的问题。
琴行老板往往容易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害怕被老师带走,突然离职。老师们一旦离开,在没有模式和意识形态控制的音乐店里将会是一场大骚动,家长和孩子都会尖叫。
师资管控问题是乐器大规模拓展的最大障碍。很多音乐公司干了十几年,老板却一直在亲自授课。我给这样的老板一个最恰当的头衔,店长。不是老板。最后只能永远做个体户。
第二个问题:教学质量完全失控。
饿,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学生,一周上一两节课,完全没有练琴的习惯。只是上课,没有联系。长期以来,因为孩子不练习,每节课的效率很低,每节课都不及格,所以每节课都有新的不懂的问题。最后,孩子听到钢琴课就反感,排斥。老师呢?更恶心。上班就像上坟。因为教的课,孩子根本不学,工作没有成就感,甚至会觉得恶心。自然地,他们想离开他们的工作。这也是很多琴行留不住老师的原因。这样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招进来的老师根本不专注于教好乐器,反而把孩子当大傻子。他们对教学任务敷衍了事,学生不爱练,老师不爱教,当然最后也教不出成果。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的。
对于这两个难点,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和探索,最终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关于对老师的依赖,在我们现在的模式下,我们先编了一个标准化的教学流程。老师都是螺丝钉,大家都一样。自然没有老师能威胁到我们。其次,我引以为傲的是我的独门秘籍,那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给老师、家长、孩子灌输企业价值观,这不是一般音乐背景的老板能做到的。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扩大规模。这是我的优势。我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很有感染力。很多朋友说我不搞传销是浪费,哈哈。
琴行是生意,不是艺术,为什么很多琴行老板自己会玩乐器,琴行的规模和利润基本都跟不上。就是很多小老板一直都是个体户,把时间花在亲自教学生上,却缺乏对行业的思考。
对于第二个关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问题,我的经验是一定要有差异化,找到行业的核心价值点,做精做细然后集中所有资源去追求。这个核心价值点是成功的关键。
乐器行业的核心价值在哪里?经过痛苦的探索,我发现效果才是王道。不看广告,看疗效。我们必须利用学习结果来建立对老师、家长和孩子的积极反馈。
用互联网的话说,就是把产品做到极致。
所以我先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我想做的是大规模普及钢琴教育。对于这种商业模式,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老师教的不好,而是学生练的不够。
于是,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采用了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招生和运营方式:
第一,只收离店近的学生,方便练琴。家长不用每天开车接送,增加了学生的出勤率。
第二,不允许学生买琴在家练习,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保质保量的来琴行完成练习计划和任务;
第三:必须每天去琴行,必须每天来。除了生病,超过三天不来,就放弃警告,暂时不要来。你宁愿不做生意,直接退款。
我们的学生必须每天练琴,每个学生必须离琴行很近,家长也不用每天开车去接。这些条件满足后,就有可能天天来琴行练琴,天天接受辅导。短期来看,我们失去了一部分潜在的生源和收入,但长期来看,我们获得了用户粘性和口碑。学生来实践就会有效果,学生、家长、老师都越来越自信。
这是一个教训。只有把资源集中在服务目标客户上,才能做大做强。品牌认知度就是这样竖立起来的。现在顾客想到我们琴行,第一反应就是水平高,有成就。
目前我们琴行有上千名学生。用互联网的话说,有流量。主业稳定后,我开始深挖流量的价值。我想出了很多可以增加用户粘性,增加收入的点子。比如我们会在节日或者学生生日的时候为学生举办一场音乐会,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家长也开心,也愿意为孩子支付这样的聚会。毕竟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回忆。
(主持人是我)
做琴行,需要太多的商业知识和商业逻辑。你得了解乐器培训的精髓,财务知识和现金流控制,还有装修费用控制。你得有一套选址标准,还有内外沟通技巧,团队建设,价值观灌输方法,客户控制,策略制定,流程管理,模型建立,大规模教学质量控制,质量和口碑的关系,区域垄断的逻辑,招生等等。
以上都和老板的音乐素养没有直接关系。很多老板不了解这个业务的性质。
我觉得只有商人才能经营琴行,教师只是生产资料之一。商人需要整合老师、学生、机构、模式,才能产生正反馈。
上次有店长让我换空调,说空调不够强,店里不够凉。我拒绝了。
有的琴行老板把钱都花在装修上,搞得像咖啡馆,很有格调。结果他们关门的时候没有收回成本。
训练的本质不是装修,不是空调够不够凉。但是要做好产品,老板的三观一定要端正,不忽悠,不骗人,不赚不该赚的钱,每天保持一个学习的态度!用心打造属于自己的市场尖刀!最后肯定会发现自己赚的更多。
乐器培训最重要的是老师吗?有,也没有,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筛选能教好的学生,不要乱招生。带着这样的要求,在行业遍地哀嚎的环境下,我们在不断地、高速地、稳步地成长。每家店基本都爆满,琴房每天爆满。
教学质量如何?不用说,因为孩子们天天练琴,老师教得很好。从一开始,我就按照正规军的要求来建设我的琴行。之前游击队琴行的学长带着孩子去参观,看了都想留下来。很多学了一两年的人都不如我们这一年的基本功扎实。所以我们附近的琴行很难生存,因为其他琴行根本没有练习,平均水平低。我琴行教的学生可能不是特别优秀,但平均水平还是不错的。用我的话来说,抓到有人练琴,也不会差多少,除非是猪头教学,更何况我们还有那么多陪练老师轮流辅导。一些之前在外面读书很自信的家长,全都抬头低着头出去了,一脸的黑。
这一年来,因为行业杂志上的报道,很多小琴行老板找到我们,寻求出路。目前,中国的乐器主要有三种:
第一:纯销售类,只卖乐器,不做培训。
第二:纯培训业务,不卖乐器,但是不动,不卖杂牌,大品牌没有实力做代理,也拿不到代理。
第三:主业是乐器销售,同时经营培训行业,每天催家长买乐器。
一个卖乐器的琴行,只需要压货,琴就会占用大量现金流;以培训业务为主的琴行,看似是轻资产策略模式,反正不赚钱;不管是培训还是卖乐器,往往两个都没做好,最后口碑都坏了,恶性循环。
而且我觉得我是第四个,综合了上面三个的优点。以培训为流量入口,赌一些琴货,但现金流充足,从不强迫父母买琴,琴的销量也不低。而且这个方法很巧妙,可以用在很多行业。具体方法是什么?哈哈,卖了吧,大家可以通过知乎找我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