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询问托管或培训的费用。怎样沟通才能赢得父母的信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因素。两者合作越默契,教育合力越大,效果越显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面对不同类型的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沟通。

1.重新说服溺爱的父母。

“宠”父母往往过分溺爱孩子,看不到孩子的缺点,甚至保护孩子。

肖鑫成绩中等,家境殷实,父母都经商。有一天上自习课,突然响起了悦耳的音乐。原来他偷偷把手机带到学校了。为此,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真诚交谈。我鼓励他,努力让他走出虚拟的QQ聊天世界。跟我说话的时候,他反复保证以后再也不这样了,但是过了几天,他发现他又把手机带到学校了。

在和他父母几次接触后,我发现他父母反复向我强调:“肖鑫在家里很好,平时也不让我们操心。她从不和‘坏学生’玩,也从不去网吧。唯一的要求就是有手机,我们当然会满足他。虽然他成绩一般,但我们很满意……”于是我根据他们“护短”的特点,改变了沟通方式。谈话一开始,我充分肯定了肖鑫的优点,引导他们了解孩子的缺点,跟他们谈了对孩子的期望,然后引导他们关注肖鑫的教育。我收集了一些学生沉迷手机和QQ聊天的案例,一起分析,引导他们看到其危害。几次之后,父母开始积极配合我的工作。

2.给打骂的家长提建议。

“打骂”父母多是“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和不懂教育造成的。

范晓成绩优异,家庭条件好,他的父亲对他不耐烦且要求严格。我的同学告诉我,范晓平时总是很冲动,每当有什么小矛盾,他都会用“武力”来解决。有一次,范晓和萧杰发生了争执,两人扭打在一起。范晓很强壮,把萧杰压在身下,用拳头砸向萧杰的额头。后来,范晓的父亲接到我的电话,赶到学校。他一进办公室,就怒气冲冲地喊道:“你要干什么?打死一个同学?你这个不争气的孩子……”他举起手来打范晓。我赶紧拦住他,把他请到我旁边一间空办公室,请他坐下,给他倒了杯水。告诉他一些粗暴的教育方式带来负面教育效果的案例,分析他的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后我经常通过短信给他发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慢慢地,范晓变了,即使有小冲突,他也能主动退一步。

3.应该鼓励放弃的父母。

放弃的家长往往会为孩子在小学取得的成绩伤心欲绝,对孩子失去信心。

小琪进入初中的第一场考试是所有科目的“红灯笼”。后来才知道,小学的时候,他成绩不好。第一次和他妈妈沟通时,她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知道孩子成绩差,给您添麻烦了……”我跟她说,不能用成绩来衡量孩子,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我还告诉她,这学期,小琪担任了班上的劳动委员,因为他总是在教室里捡垃圾,并积极工作。我逐渐让家长看到孩子的优点,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孩子的希望。虽然你向父母提及孩子的缺点,但不要一次说太多,避免说“这孩子真傻”之类的话。渐渐地,我的父母对小琪有了信心,并不时主动与我沟通,配合我的工作。

4.重新和“合作”的家长沟通。

“合作型”父母通常更关心孩子,也更通情达理。

小林,成绩优秀,当了好多年班长。她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班干部,帮助老师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也在努力学习她的功课。父母以她为荣,密切关注她的想法。总是主动和我交流

对于她的父母,我总是如实向他们汇报小林的情况,主动要求他们先提出教育措施和处理意见,认真听取。因为他们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观察孩子的表现往往比我更深入、细致、具体,所以我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一边听,我会冷静分析,小林的悟性越来越好。

5.微笑面对“质疑”父母

“质疑”家长来了一般都咄咄逼人,指责老师不对。

小军,性格内向,平时不爱说话,总是被班里一些调皮的同学欺负。这一次,他爸爸怒气冲冲地走进我的办公室,说:“老师,你怎么管理学生?我们小军不闹事。你注意到他的手了吗?”我被同学打得鼻青脸肿...“当我听到这些的时候,我为自己感到委屈。我平时花了很多心思教育学生和平相处,但效果甚微。但是,他生气了,我也不能“硬”到“硬”了。于是我克制住自己的愤怒,笑着说:“别生气。过来坐下,先喝杯水。“你要知道,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铁,让人无法拒绝。我的这一举动立刻赢得了父母的好感。他的语气缓和下来,说:“老师,我知道你也不容易。然而,我们的孩子总是被欺负并不是一件好事。“接下来,我们的沟通会顺畅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