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普通话教材的内容
民族同音词是一个民族内部用于交流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汉族的谐音最迟在古代的夏商周时期就有了。当时全国* * *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语言是雅言。在汉朝,* * *的国语叫做“通榆”。唐宋时期,人们写文章、作诗,十分注意“音”(国家颁布的读音)的使用。明清时期,中国人在同一种语言中被称为“官话”。民国时期,中国人用同一种语言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用同一种语言称为“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它作为中华民族谐音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一方面,北京话作为北方方言的代表,几百年来作为政府的通用语言流传到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方方言”;另一方面,在“白话文运动”之后,作家们有意识地用普通话写作,大量典型作品涌现出来,成为书面普通话的标准。“普通话运动”增强了北京话在口语中的代表性,促进了北京音成为全民族的标准音。北方方言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人口优势,奠定了普通话作为汉族同音字的地位。普通话的历史和故事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口语形式。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的差异。方言的存在给交流带来不便和隔阂。为了克服方言带来的隔阂,必须有与各种方言交流的同音异义词。
自古以来,汉语就有方言和* * *谐音。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孔子称* * *与雅言同语。按现在的地理位置,孔子的出生地是山东。孔子当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徒弟。古代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说自己的方言。孔子讲课如何让各国学生听懂?因为当时有* * *谐音叫雅,孔子讲课时用雅,所以交流没有障碍。
据史料记载,到了汉代,* * *同音字进一步发展。当时同音词被称为通用语。不同地方说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共同语交流,这是古代的情况。明清时期社会大发展,明清时期方言依然存在。有方言就一定有* * *谐音。到了明清时期,称* * *为官话是同一种语言。
明清时期,普通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了19年底,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尤其是日本人的影响。明治维新前后,日本大力推广日语谐音,日本人把日语的民族谐音称为国语。官话一词最初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官话当作一个民族谐音的名字。19年底,受日本语言生活的影响,官话一词也从日本传到了中国。明清的时候我们* * *叫官话,清末的时候从日本来了一个词“官话”。19年底,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官话一词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一些语言改革家建议向日本人学习,在我国推广普通话。官话一词在民国时期得到了当时政府的认可,成为国家同音词的正式称谓。
从古至今,汉族的同一种语言有好几个版本,包括雅语、通用语、官话、民国国语。名称不同,内容基本相同。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和教育,我们还应该推广民族语言,克服方言差异造成的障碍。20世纪50年代,我们想推广民族语言。历史上有几个不同的名字。我们应该叫他们什么?
上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考虑到我们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平等的,而民国时期的国家语言实际上是汉族的* * *谐音,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 * *谐音。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我们在50年代经过深入研究,决定不采用普通话这个名称。如果叫普通话,恐怕会被误解为把华人放在中国其他民族之上。如果不是普通话那叫什么?
经过研究,我最终决定叫它普通话。普通话这个词不是50年代发明的,而是19年底文献中提出的。19年底到民国,当时说的普通话和50年代人民政府推广的不完全一样。普通话这个词本来的意思是说不同方言的人一般都能听懂这样一个东西,尤其是在五种方言混杂的大都市。如果说不同方言的人可以随便交流,那就叫普通话。
我们拿这个概念,给它加上科学内涵,让它的内容更加科学清晰。这是人民政府成立以来,我们所说的“普通话”。
我们今天说的普通话,内涵明确,定义科学,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这是国务院2月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明确规定的,1956。从1956到现在,普通话的含义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样。听了我的介绍,就不难理解所谓的普通话就是现代汉语了。显然,当我们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大力推广普通话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