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少儿杂技基地
几千年的沧桑,开出了奇葩。
聊城杂技艺术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杂技起源于角抵,又称蚩尤戏。传说中的英雄蚩尤,最早的角斗士,住在聊城,死后先葬在聊城寿张。曹植曾经是东阿的国王,历史表明他擅长“百戏”。东阿有一首流传的民歌:“快乐赛马可解大棒,跳球绕流星鞭,沿河而行,保平安。别忘了先拜曹子建。”所以聊城的杂技马戏在当时是相当有名的。此后,聊城民间杂技蓬勃发展,涌现出李(李)、张一成(张大辫子)等杂技艺术家,对我国现代杂技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建国后,聊城杂技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群众基础更加丰富。东阿的芦庄、臧庄、葫芦头、莘县的刘菜园都是有名的杂技村。据统计,仅东阿县就有1200多名艺人在多个省市的杂技团工作。原籍聊城或与聊城地区艺人有亲戚关系的杂技艺人几乎遍布全国。
老戏不断有新的特色。
在聊城杂技团的训练基地,我们看到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节目的剧照,生动的画面体现了聊城杂技的“坚持”与“变化”。剧团团长王光明说,杂技艺术已经从单纯的杂技表演转变为杂技表演与舞蹈、音乐、服饰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杂技团要适应这种变化,只有节目创新。
传统节目“飞叉”过去是在地上跳叉。他们安排男女演员在1.8米高的七根铁桩上跳舞,创意新颖,在技巧和表演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梅花桩飞叉获第三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狮奖,后获文化部创新奖,参加第45届国庆演出。
《小厨子》是一档童趣节目。以前只是锅碗瓢盆在几个小演员之间快速传递。风格很简单。经过精心的改编,在唯美的灯光下,演员们随意的舞动着碟片,让观众美不胜收。这个节目一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银奖。
65438-0999文化部授予聊城杂技团“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近年来,他们在团队建设和市场开拓方面付出了更大的努力,每年演出超过600场。其中,他们的许多节目获得了国家和省级奖项,并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
教育新人开拓新天地。
杂技界有一种说法,民族杂技就是一出戏。杂技节目不及时变化,久而久之,观众当然就不想再看了。王光明认为,为了制作更多的新节目,有必要培养更多的新人。
为了培养新型人才,聊城市推出了“文化平台唱游赛”的举措,为杂技创造了机会。政府投资近千万元建设了3800多平方米的杂技训练基地。基地“数字剧场”的启用,也为杂技创新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聊城杂技团联合办学。今年,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名新生进入杂技艺术学校,用5年时间系统学习杂技专业、文化、音乐、舞蹈知识,为聊城杂技的发展带来希望。
1959 3月10,聊城大众发布消息“山东省首届杂技马戏汇报演出大会将于明日在聊城开幕”,同时发表社论对演出表示欢迎和祝贺。
3月1959,19,聊城大众用一个整版报道了演出闭幕的消息,当天的报纸有两个版面。
为什么一场杂技表演让当时的聊城地委机关报用这么大的篇幅报道?19上,聊城杂技团原团长向记者讲述了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