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现实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论电子政务及其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电子政务是政府机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开展政务活动,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全面行使管理职能,高效公开地开展政务活动,为公众提供各种优质公共服务的行政方式。从根本上说,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模式的革命,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全球化国际新格局对高效、开放的政府平台的呼唤。顺应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国家信息化,尽快建立完善的电子服务,是我国当前和未来政府活动的必然选择。一、电子政务的特点和意义与传统政务相比,电子政务具有行政手段先进、行政信息享有、政府活动公开、政府与公众实时双向沟通等诸多优势,因而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行政理念从监督管理向服务转变。在传统政务中,政府行政强调管理和控制,严重制约了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助长政府工作人员的“衙门”作风。电子政务行政行为的公开性和行政信息的享有性,促使政府公务员以积极的态度民主管理和服务行政事务,必须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公开公正地处理行政事务,以服务为最终目的。第二,管理模式从事务性操作向知识智能转变。传统政务中的大部分日常性、例行性行政事务,都会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办公自动化来处理,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政府公务员可以从繁琐的日常行政操作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知识、能力、经验和精力投入到创新的管理活动中。第三,行政效率由多层次、单一的低效向多功能、综合的高效转变。在传统的政府事务中,政府管理体系分工细、层级多、效率低。深层次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审批过多、办公秩序不严谨、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等弊端。电子政务以公共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利用网络技术实施“集中化”、“模块化”、“无缝化”、“一体化”和一站式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管理绩效。电子政务在克服上述弊端的同时,要求公务员的工作重心逐步从职能分工向多功能整合转变,具备处理综合业务的能力。2.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推行电子政务,国家公务员代表政府与公民在互联网上平等对话和交流;互动、信息共享、开放交流,人们的地位趋于平等。此外,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全面、便捷的公共服务。因此,公务员首先要转变观念,从“官本位”的行政理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民办事,增强处理政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掌握优秀的行政管理知识。集成化、模块化、一体化、一站式的网上服务,要求行政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存量,转变思维和工作方式,提高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公开透明的网上行政环境。(3)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电子政务的本质是信息技术与政府活动的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公务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管理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感知、洞察、分析和概括。能对各种信息有敏锐的感觉和深刻的洞察力,对各种复杂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和处理,对信息的利用价值进行概括、提炼、归纳和总结,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合理利用信息。(4)精通计算机应用。具备足够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熟练掌握和操作应用软件,能够网上办理政务。(五)对通信和网络有较全面的了解。比如要对通信网络技术、网络语言、符号等概念有所了解。3.当前公务员信息素质的差距。公务员是电子政务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素质决定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尤其是公务员的信息素质,直接影响着电子政务的质量、效益和进度。2006年,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北京市公务员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公务员的科学素养高于北京市公众,但科学知识自我更新的实际水平相当低,其中互联网应用水平仅为32.5,公务员上网率仅为54.2%,经常上网率仅为17.4,45.7%的公务员“从不上网”。可见,电子政务实施的最大障碍是公务员缺乏培训、技能和知识,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机构做好电子政务。目前,我国公务员的信息意识和技能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意识薄弱,对电子政务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公务员对信息时代的到来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政务思维和方式工作,观念跟不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对电子政务的定位、目标、实施策略和方式缺乏全面的了解。我们把电子政务看成一个简单的“政府上网工程”,看起来就是有政府网站的电子政务。很多地方的“政府网站”信息量少,内容更新慢,只起到“宣传站”的作用。(二)信息技能低下,不掌握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的调查显示,北京78%的公务员误把数据、文件等资料当成电脑软件。这说明不仅在计算机技术上有差距,在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电子政务应用技术上也有差距。很多公务员只懂电脑的简单操作,上网看看新闻,聊聊天,打打游戏就行了。他们不能收发电子邮件、使用FTP或在线处理官方文件。大多数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缺乏系统的了解,缺乏系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基础薄弱,无法用计算机处理工作。(3)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组成、基本要求和基本结构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道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价值和作用,不知道如何友好地将其与技术和设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技术和设备的最佳性能。换句话说,无法实现人机的最优组合。电子政务系统是典型的人机系统,其核心是如何实现最佳的人机结合。(四)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心理障碍。一方面,大多数公务员习惯于在传统政务中分级管理、发号施令,担心电子政务的发展会对自身利益造成威胁,因此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大多数公务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计算机技术培训,只是零敲碎打的岗位培训。他们的知识和技能不适合电子政务的需要,学习起来也很困难。“不会做、不想学”的消极态度也影响了电子政务的推广。加强公务员培训是推进电子政务、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核心是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1)培训机构要根据需要开设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电子政务培训课程。公务员内部重塑自我的愿望迫切,对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表现出强烈的认知倾向。调查显示,当被问及“如果有机会学习或参加培训,你愿意参加吗?你最需要提高哪些知识?”,1,000%的人表示愿意参加,87.6%的人希望学习“计算机操作程序和网络知识”。这说明训练是必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培训也在不断进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置课程。需求可以是问卷的形式,可以提供电子政务发展的最新信息,获取公务员的技术状态。根据调查结果,应设置不同等级的训练:1。基础水平:进一步巩固电子政务基本技能的学习,如熟练操作计算机、应用政府办公软件等。这个级别主要面对计算机水平不高的公务员。根据前几年的培训,一些年龄较大的公务员在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而条件较差的偏远地区电子政务的软硬件设施跟不上,公务员学习后感觉用不上。随着国家对电子政务软件和硬件的投入不断增加,中国的数字鸿沟正在逐步缩小,因此这一级别的培训应根据目标持续相当一段时间。2.应用层:在掌握电子政务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更新知识,学习贯彻国家关于电子政务的新政策法规。由于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公务员队伍,这个层次的公务员比例越来越大。所以要加强创新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十分严重。这一级别的公务员应该参与信息的整合,努力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子政务的效能。这个层面应该是目前电子政务培训的重点。3.技术层: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了解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需要进一步加强建库能力和数据挖掘技术。这一级别的公务员是政府电子政务的中坚力量。他们兼具“政府水平”和“电子技术”的高素质,肩负着利用政府系统搭建决策平台,通过知识分析和数据挖掘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的重任。他们是政府部门的信息CIO。鉴于训练的层次不同,对象和能力不同,采用的训练方法也不尽相同。(二)电子政务培训与创新能力紧密结合。实施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把现有的政府业务、办公和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放在电脑上,而是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进行创新。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公务员都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要以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优化政策环境,这就需要新的管理手段和新的技术支撑。电子政务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空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可以有效改进监管工作,促进政府勤政廉政,有助于改善政府对社会的服务,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促进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的改善。(3)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目前我国政府的网络安全运行系数比较低,防御能力非常脆弱,难以抵御任何形式的电子攻击。据有关部门调查分析,“9.11”事件后,中美黑客大战期间,被攻击的大陆网站中,政府网站占41.5%;95%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管理中心都遭到过黑客攻击。中央部委涉及国家秘密的网络超过1/2个,不符合国家安全保密标准。近年来,我国黑客攻击、计算机犯罪和泄密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最大的犯罪案件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1万元。互联网加快了泄密速度,扩大了泄密范围,增加了经济损失。据统计,网上泄密案件已占全部泄密案件的1/3。电子政务安全薄弱的原因很多,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涉及法律法规、政策、保密、理解、管理等社会问题。为此,提高公务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非常重要。(D)将电子政务培训与公务员招聘相结合。鉴于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员年龄较轻,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可以将基层的培训内容放在考试中,减少公务员入职培训中电子政务培训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