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工作者的教育与培训

李湛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研究院)

本文从加强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档案人员教育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档案工作者教育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档案管理的水平。现代档案管理需要一支作风过硬、能力突出、业务精湛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因此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极为重要。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一方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交流,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档案教育培训的意义和任务

1.1档案教育培训是档案学历教育的延续和完善。

档案教育培训与全民普通教育一样,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档案学历教育的延续和完善。它可以弥补学历教育的不足,在学校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提升和拓展档案专业人员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使其得到充分发展。

1.2档案教育培训任务

其任务是拓宽、深化和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和能力,使其结构趋于合理,水平保持先进,从而更好地适应档案工作的要求。教育培训工作要从档案工作的最新发展趋势出发,采取继续教育的形式,向受教育者传授档案工作的新理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更新知识结构,实现档案队伍的不断优化,推动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不断进步。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

做一名合格的档案员,不仅需要努力工作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培训既要更新知识、强化技能,又要拓宽培训内容,为塑造复合型档案工作者搭建平台。

2.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

由于当前员工面临的社会环境的各种不利影响,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而且档案管理工作枯燥,整天面对冰冷的仓库和成堆的资料,或许还有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有时候很容易心理不平衡。我们面对现实,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讲奉献,敢于承担责任,正确认识自己,工作有目标。

2.2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包括两层。一方面,我们的档案人员是一个整体,相互配合,共同工作。另一方面,与其他部门沟通合作,“档案工作者要学会管理”[1],在自己的管理环境中与各方和谐合作,做好收集归档工作,提高归档质量,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

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和交流。

根据不同岗位对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需求,以及档案事业发展对档案人员知识更新的要求,本着学有所缺、补有所不补的原则,档案管理人员要学会自己想学的东西,掌握自己想掌握的技术,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不断完善专业技能培训与交流的教学模式, 形成有利于培养档案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最终达到学以致用,提高档案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我们档案室有11档案员,从1999改制以来参加培训的有20人,培训周期过长。近几年档案室新调来的同事都是从事档案工作的,没有机会参加系统的培训。即使有培训机会,也只是短期的、广泛的培训。

3.1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建立健全定期训练制度。

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现状是:培训内容不实用,内容单一,培训没有经过充分调研,准备工作不细致,针对性不强,需要培训的人没来,来培训的人回去也不会用,培训的价值无法体现。此外,档案人员缺乏上进心,直接导致培训效果不佳。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制定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教育培训计划,是保证档案教育培训有目的、有序开展的基础。要制定出符合实际工作需要、蕴含先进意识的档案教育培训计划,需要多方面的研究。

3.1.1档案员基本信息

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毕业学校、专业、从事档案工作和培训年限。了解这种情况有助于档案教育培训计划所设定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3.1.2调查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的基本情况。

了解这一情况,有助于档案教育培训计划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建立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档案管理模式,为企业培养优秀的档案管理人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的《档案工作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中的组织管理部分明确规定,每年组织档案培训是考核指标之一,因此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对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能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非常重要,也是《档案工作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的具体落实。无论是档案战线的新手还是老手,都进行动态培训,全员培训,做到人人培训-提高,人人再培训。

3.1.3调查国家制定的档案法律法规。

了解这一情况有助于档案教育培训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与国家档案局对档案教育培训的要求相一致,从而促进档案教育培训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2丰富培训内容,构建多样化的培训形式。

3.2.1教育培训的内容应以通用培训为主,逐步向岗位型和课题型培训转变。培训内容不仅是档案专业学习,也包括与档案工作相关的学习。

新员工的培训要从一本教材教到所有岗位,针对不同的类型和职责,设计不同内容的专项培训。对在职多年的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应从更新知识和技术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研究院办公室搬到新办公区后,档案室专门对仓库区和办公区新建立的消防设施进行了一次消防设施“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全体档案人员参与其中,边看边学,边操作。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烟雾探测器、喷水器、数据采集器和气体传感器等新术语及其在安全生产中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在档案仓库管理和数据保护中的作用,并了解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有效使用这些消防设施。这次面对面的讨论学习,记忆深刻,效果明显。

3.2.2对档案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专题研讨式的教育培训。

培训模式不限于由主讲人讲解,大家都可以上课,也可以由档案员直接交流。直接交流的人可以是一两个单位,也可以是几个单位,可以讨论一个具体的话题或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好处是档案工作者直接参与其中,授课听课,成为师生,实现互动交流,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这种基于研讨式的培训模式可以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培养档案工作者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有一年,在重庆,对中石油的档案管理系统(E6系统)的深度培训很不错。培训前,我拿着各单位使用E6系统遇到的问题去学习,专家一一讲解解答。不仅有效,而且非常实用,非常有利于E6系统的顺利上线运行。

3.2.3开展深度培训。

目前的培训模式大多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般性的培训,注重实际操作,达到心中有数的目的,而更深入系统的培训机会较少。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颁布的《档案管理评价办法及实施细则》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日常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利用、库房管理等档案管理基础工作,还明确提出了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开发利用等工作。根据要求,可邀请资深专家或高校教授开展专题培训,讲解国内外档案工作的研究动态和方法、档案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档案科技水平,使受教育者随时关注和了解国内外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掌握理论研究动态和现状,以及现代科技在档案中的应用水平。深度培训的好处在于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在参加深度培训的同时,还需要多阅读《中国档案》《档案学通报》等报刊杂志,在深度和广度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开阔眼界,开阔眼界,受到启发,从而在工作中做到勤勤恳恳,爱思考。“档案工作者应该是通才”[1]。所谓通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善于综合各种知识的人才。

3.2.4探索网络培训模式。

目前大多数培训形式采用集中授课培训模式,会受到主办方、举办时间、举办地点、举办经费等因素的限制,无法达到非常理想的培训效果。目前,档案数字化、现有档案电子化、借阅档案网络化是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档案数字化是目前各单位开展的一项工作。自2014年5月以来,勘探研究院先后开展了文件、勘探、开发、物探、基础设施和具有永久和长期存储的实物的数字化工作。各种档案资源被转换成数字化的档案信息,由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数字化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将带来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空间。我们的教育培训工作应针对这一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系统,设计合适的培训内容,建立“网上培训教室”,将培训资料放到网上,供大家学习和讨论数字化后如何提供和使用,如何借阅档案。此外,档案工作者的受教育程度也在逐年提高。他们年轻,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在线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们的在线培训模式也符合时代潮流,可以提高年轻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兴趣。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借鉴公司OA系统的成功培训模式。当时的OA系统采用一对一面授、集中授课、及时下载网络课件、电脑客户端远程答疑等方式相结合,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对不同的系统用户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效果显著。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根据不同层次档案人员的知识基础和实际需求,确定不同专题的网络教学内容,增强档案人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您还可以在“在线课堂”中定期回答您在工作中的问题,交流您的经验,分享您的工作经验。总之,网络培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经费的限制,还可以享受信息,节约培训成本,提高人员素质。

现在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多种多样,培训方式也各不相同。然而,档案培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问题,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档案管理的水平,进而决定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档案管理培训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走“高层次”的培养模式。因此,建议各级企事业单位像科研发展规划一样,为档案工作者制定系统、明确、严格、有力的中长期培养规划、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和培养措施,不断总结档案工作者教育培训的经验和不足,全面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使档案事业与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同步、和谐、持续发展。

参考

刘猛。档案工作与知识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