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概况

1988期间,常州青年越剧培训班联合江苏江南塑胶集团、江苏武进横林五金工具厂等20家企事业单位,组成了常州越剧之友协会,越剧事业开始迈出“重生”的第一步。据了解,1993年,常州市政府划拨了一块土地,用于“常青悦”文化设施建设。通过这片土地的开发,常春岳获得了培训和演出的经费,创办了江南越剧报,建立了越友园,为热爱越剧的常州市民提供了自己的一席之地。经济上保证了摇篮项目的持续发展。

2005年,《新华日报》第二版刊登了一篇通讯《三十年不朽,爱听鸡唱九霄——访中国越剧第一专业户沈约》。看到它后,沈约非常兴奋。他说:“当年我们班成为常州第一个专业文化户的时候,很多人不理解,有的甚至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压力很大。《新华日报》第一个向我报道,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信心。今天你依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给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我一定要把越剧的训练做得更好,把越剧的花朵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截至目前,摇篮工程已在常州举办越剧免费培训班70期,培训越剧青年“弟子”5000余人,培养、选拔和输送京剧、昆曲、越剧、锡剧、沪剧青年专业演员数十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沈约认为:“越剧要在中国发扬光大,就要有好的剧种、好的演员、好的观众。有了观众,自然会有好演员、好戏份。”

按照这一思路,沈约把学校作为推广越剧的第一线。计划在益康小学建立常州市青少年越剧培训中心“摇篮目标基地”,并邀请导师徐玉兰为基地揭牌。此外,许多中小学,如钱洁小学、益康小学和常州市局第三中学,都将越剧引入课堂,沈约也经常去学校为学生们讲解、示范和指导。

现在常州越剧培训中心与全国各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大量优秀学员被派往大专院校接受专业培训。25年来,* * *培养了4000多名青年学生,接受了26场专业院校和江浙沪代表团的专场演出。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举办培训班42期,市级专业组20个班,友好单位常年慰问演出100余场;选派8名青年专业人员免费送专业院校和院团,送专业院团培训学员128人。

为了帮助贫困家庭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越剧,沈约还将免除他们的费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的学习阻力。同时,沈约还走进常州大学城,为大学生推广越剧文化。让大学生了解越剧,了解越剧,为发展年轻观众打开了一条路。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在网络信息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沈约还建立了微博和QQ群,让喜欢越剧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参与讨论,并在互联网上获得最新信息。沈约现在正准备组织年轻人到国外发展,与外国团体联合演出。这些都在推动越剧走得更远。

通过35年的经验,沈约还总结出一套越剧的动作程序,包括越剧“三力”的训练目的;越剧的三结合方针、四种运作方式及可持续发展方向。其中,学习越剧的繁荣与振兴;扩大教育,热爱越剧;宣传普及对越剧的认识;巩固和完善越剧演唱的“四法”,旨在为越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艺术、社会和经济环境。

11在长洲大剧院,为庆祝建党90周年、“摇篮目标”工程35周年和大剧院建院2周年,福建芳华越剧院与王君安、李玟、王益民、陈丽宇、郑权、陈翠红等五位国家一级演员及全剧团特别带来了两部经典越剧——《江姐》和《红楼梦》。这两部经典越剧充分展示了越剧的艺术魅力,让常州人充分领略到殷、王、傅、等剧种的魅力。刚从上海上课回来的沈约一直马不停蹄地参与这两部剧的排练。

尽管沈约已经快70岁了,但他每天都很忙。去上海给学生讲课,排演话剧,宣传“摇篮”工程,让他的生活充满了活力。活泼爽朗的他,童心未泯,依然像孩子一样快乐地和年轻人一起排练学习。他充满热情和信心。他说:“我愿意为越剧的未来奉献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