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

1,社会急需,突出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中山大学将软件学院的建设作为计算机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针对泛珠三角地区软件产业“一般人才好找,高级人才难找”的现状,中山大学的目标是培养IT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即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符合中国软件产业发展需要,能够满足国际化软件人才需求的高素质软件人才。

基于这一方针,学校充分利用中山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借助学校多学科的条件,充分满足软件学院的教学需求,为培养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软件学院在做好软件工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积极为地方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服务,积极探索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广州将软件产业的发展列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领域。市政府成立“软件产业发展领导办公室”,由分管副市长直接领导,并设立软件人才培训专项资金。软件学院抓住这一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机遇,积极与广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了“中山大学软件人才培训中心”,配合政府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中高级软件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这种合作加强了学院与人才需求单位的关系。通过这个窗口,学院可以更好、更快地了解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体系。目前,学院正在与广州市发改委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与地方政府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将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有机结合,积极探索“课程+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2.建立软件工厂,开展深度校企合作。

培养面向工程的高端软件人才离不开实践。但是目前国内的软件企业和国内的环境还没有形成接受学生实习,为在校学生提供有效实践平台的文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借鉴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模式,于2006年3月联合合作伙伴广东电信工程公司、广东南海岸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仲达大学软件工厂。

软件工厂的建立搭建了校企沟通对话的平台,为进一步的产学研结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软件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桥梁。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软件工程项目中巩固和掌握课本上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将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回归到课堂和书本中寻找答案,增强了学习兴趣。

软件工厂除了作为软件学院学生的实践平台外,还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承担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自主产品研发。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软件工厂本身的发展。二是作为师生转化、孵化科技成果的窗口;第三,为学生创业提供一定的条件和相应的平台。

软件工厂对外合作、自主研发等。大多数软件工厂都是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和运作的。与多家IT公司广泛合作,承担了直属海关预警系统、SAVL车辆自动监控系统、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七号信令网关、石油公司调度系统等项目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在项目开发中,软件工厂的高级软件工程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指导,编码和测试工作基本由学生完成。有同学参与了2-3个项目的开发,有同学已经能够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可见,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践能力。

今后,学院将继续沿袭医学院的教学培养模式,进一步将教学过程与实践有机结合。

学院还准备利用软件工厂这个平台,收集国际知名企业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在软件工程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

CUHK软件工厂也是面向高校和市场的重要窗口。学院的教师可以把科研成果拿到CUHK的软件厂进行转化和孵化,然后推向市场,创造效益。CUHK软件厂在软件学院投资80万元设立学生虚拟创业基金,由软件学院和软件厂共同管理,用于支持学生团队在软件厂内部开展虚拟创业。在学院的组织下,软件学院的学生可以向软件工厂申请虚拟风险投资。资助项目包括:基于2.75G的视频监控系统,资助金额654.38+0.5万元。创业团队7人,均为软件学院本科生。虚拟风险投资的运作和管理是指风险投资的管理模式。当创业项目孵化到一定阶段,从软件工厂中分离出来,成立单独的创业公司来运营项目。

学院还与、微软、IBM、甲骨文、SUN、惠普、思科等跨国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甲骨文、TCL产业研究院、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知名IT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与这些公司在联合实验室、学生毕业实习、联合项目研究、就业培训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3.引进行业经验,培养研究型、创新型高端软件工程人才。

在校内为所有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必修培训课程是中山大学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的第二个重要特色。

为此,学校专门建设了软件工程实训基地,投入建设资金300多万元。中山大学软件学院的学生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起点高,就业面广。学生的就业去向不限于IT行业;第二,中山大学的学生有成为团队技术和管理领导者的眼光和潜力。因此,高校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软件企业的职业培训。既注重特定计算机系统技术和领域知识的训练,又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自主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优秀的职业素质。因此,实践教学采用企业管理与自主学习型组织相结合的模式。

学院修订完善了软件工程本科生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将“软件工程训练”列入本科生必修课,分三个层次进行训练。在高级培训期间。培训教学模拟公司的管理模式。指导老师是培训项目的总监,项目团队的所有角色,如PM、SCM、SQA、DBA、TS都由参与的学员担任。为此,学院和软件工厂制定了一套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管理制度、软件工程实训过程规范、实训案例库、成绩评定方法、评价方法、奖惩方法等。2007-2009年培养了1500名2004、2005届本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学院初步总结出一套培养研究型大学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方案。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从另一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是CUHK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的又一特色。

学校在软件学院专门设立了学生创业和科技创新活动实验室。学院拨出专项经费,派出指导教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积极参与的学术科研活动氛围。在嵌入式软件、电子标签、信息家电、网络游戏等方面,组建了学生科研团队。他的许多作品参加了中山大学的“创作基金”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成果已涉及音乐王国门户、网络加密传输系统、电子游戏地图编辑引擎、裸眼视觉三维显示等多个应用领域。

学院还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竞赛和交流机会培养学生,每年举办“软件创新设计大赛”。2007年承办了IBM中国大学生编程大赛(华南赛区)等比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先后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省级奖6项、数学建模竞赛省级奖1项、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大学生创业大赛省级奖7项、近两年金蝶杯全国大学生企业模拟与实践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 * *学校“本科生科研基金”资助的本科生项目10项“中山大学”

大学生精力充沛,工程实践能力强。经过几年的实践,许多学生在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和综合能力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同时也扩大了学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由大学生组成的黑石团队在2006年“IBM杯”中国大学生SOA应用大赛中荣获themoon一等奖,获得65438+万元奖金。和p &;T队在2008年“IBM杯”全加大学生SOA业务流程建模大赛决赛中获得大中华区冠军,成功一次又一次获得“IBM杯”。此外,他还获得了其他科技奖项,如2007年苹果全球优秀学生奖学金、广东挑战杯课外论文大赛一等奖、广东挑战杯课外学术与科学作品大赛二等奖、花旗杯科技应用大赛总决赛三等奖。

在推进山区信息化方面,大学生积极参与“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地方信息化,协助偏远山区梅州市梅江区完成了“中国梅江”政府网站建设和山区信息化建设的调研和规划,完成了5万多字的稿件《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山区信息化——梅州市梅江区信息化实践与探索》。此次实践还建立了“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正式确立了政府与学校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平台。

5.建立软件人才培训中心,服务地方经济。

服务地方经济也是中山大学软件学院的特色之一。

广州市政府非常重视软件产业,张广宁市长提出“要像抓汽车产业一样抓软件产业”。2006年,广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广州市软件人才发展战略,指出要“大规模培养和培训应用型软件人才”,“建立1-2大型示范性软件人才培训基地”。计划依托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大规模培养和培训应用型软件和动画人才。

软件学院积极响应广州市政府的号召,为广州市软件人才的培养出谋划策,派出骨干教师参与广州市相关软件产业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并于2007年6月5438+10月成立了“中山大学软件人才培训中心”,致力于为广州市培养大批应用型软件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也是学院面向政府的窗口。中山大学软件学院为广州做了一个培养中高级软件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规划。根据自身特点,主要承担中高级软件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师资培训、中低端软件人才培养中的培训和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等任务。

学院承担了为广州市属高校培养软件师资的任务,至今已招收了两组学生。与国外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软件人才也在进行中。通过这种合作,广州获得了本土软件产业发展急需的中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软件学院不仅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加强了与地方人才需求单位的合作关系,更了解他们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各项教学改革,特别是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而且通过这样的社会服务活动,扩大了软件学院的社会影响力,提高了学院的声誉。

6.携手国外高校和跨国企业,培养国际化人才。

为了真正让学生从国际合作中受益,学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学院与国外著名大学和企业开展了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学院与国外高校的合作进展顺利,与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签署了2+2本科合作框架协议,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比利时鲁汶工程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签署了2+2本科合作培养协议。从2007年开始,学生去国外大学留学两年。

学院积极参与由海外知名学者参与的旨在提高国内研究生教学水平的“龙星计划”。“龙星计划”的发起人是美国人A & amp;2004年6月5438日+2月,M大学副校长赵薇教授访问中山大学,实施“龙星计划”合作。此后,学院连续两年承担了“龙星计划”的美国研究生课程“高级图形与可视化”和“数据挖掘”,分别由纽约州立大学斯通布鲁克分校的秦虹博士和西蒙·弗雷泽大学的裴健博士授课。

学院与众多知名IT公司的合作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2009年6月,11,美国IBM公司软件部高级工程师、科学家凌·布朗博士来我院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高级电子商务工程》;2006年6月,165438+10月,微软派出高级工程师为我院研究生开设《微软生产技术》课程;5438年6月至2007年10月,IBM派出高级工程师讲授研究生课程《面向服务的软件工程》。与Intel、IBM等6家知名IT公司建立了8个联合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立是学院国际化和校企深度合作的良好开端。

7.建立高端立交桥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学院充分发挥中山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从2004级本科生开始实施“专业高端立交桥”模式:与传播与设计学院合作建设“数字媒体技术”方向;与电子系通信工程专业合作建设“通信软件”方向。

在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中,这种高端立交桥式的培养模式也是CUHK软件学院的重要培养特色。

8.与行业合作办学,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学院始终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要求,积极推进办学机制改革,提出与企业合作办学的理念,与行业合作,为社会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急需人才。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下,根据行业特点和要求,设置教学计划,实施“订单式”培养。如学院与广东省卫生厅合作开设广东省卫生系统行业班,培养卫生行业急需的软件人才,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卫生信息管理”、“医院信息概论”等课程。2007-2008年,受广州市发改委委托,开设了广州市属高校教师班,并根据教师班的具体情况增加了相应的课程。

9、注重素质培养,全面发展。

学院定期开展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全校“文华杯”知识竞赛、“爱海珠区,助残送温暖”文艺汇演、五四征文比赛、白云区神山镇三农问题调研、烈士陵园和黄埔军校参观等活动。

近年来,学院举办了30多场人文讲座,将特色培养与学生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开展精英教育,让学生树立榜样,有明确的成长目标。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前中国驻以色列外交官陈教授、时代财富科技公司总裁张女士等知名人士莅临我院进行成功经验讲座。

包括微软副总裁张亚勤博士。美国得克萨斯州b;M大学副校长赵薇教授、亚特兰大大学吴杰教授、ACDSee主席Douglas Vandekerkhove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

10,注重培训质量,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

自学院成立以来,校领导和学院领导一直把办学质量视为软件学院的生命线。我们在软件工程硕士的招生、入学考试、培养过程、论文指导、毕业答辩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严进严出”的原则。在本科教育中,要注重教学质量,规范管理,抓好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为此,根据软件学院的办学特点,在学校相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以保证教学质量。通过努力,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声誉。

2009年6月5438+10月,我院2005级本科生章雷获得“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博士生资格。这是我院第二次有本科生获得此类资格。此前,我院04级本科生黄晨宇获得2008年国家高层次公派研究生项目资格,是67名获得公派资格的学生中唯一的本科生。

学院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我院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在一些高水平的学术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我院王庆等同学组成的黑石团队,在2006年“IBM杯”中国大学生SOA应用大赛中荣获themoon一等奖,获得奖金65438+万元。初赛中,他们是241支队伍中最早最完整的队伍,他们的方案甚至成为评委评判其他方案的标准。在复赛的方案展示中,他们的出色表现征服了众多评委,评委给予黑石团队“专业、专注、卓越”的高度评价。在最近两个月IBM中国研究中心和开发中心的项目开发决赛中,黑石团队在各项指标上一直领先于来自清华、北大和Xi交大的其他四支团队,最终成为全国冠军。队长王庆总结说,软件学院的专业训练和素质锤炼是他们赢得比赛的关键。

宝洁公司。由赵航和我们学院的其他学生组成;T团队在2008年“IBM杯”全国大学生SOA业务流程建模大赛决赛中获得大中华区冠军。在中国200多所大学的800名P & amp的初级阶段;T队凭借丰富完整的初赛可交付成果成功进入复赛。在复赛阶段,他们再次细化了业务建模流程,提出了多项创新。他们完成了49个文档,***881个页面,4个视频,最终通过了严格的筛选,进入了决赛。在决赛阶段* * *有15支来自中国大陆的队伍和2支来自台湾省的队伍,P & amp;T队在决赛时考虑了每一个细节,从决赛答辩到作品展示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最终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比赛评委对P & amp;进行点评;P & ampT的评论如下:“P & amp;T团队在业务流程和模拟方面有创新表现,在ROI和绩效评估分析方面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一个有思想的团队。这部作品体现了一个优秀团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团队文化的建设和展示对作品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毕业生综合素质好,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在2006年软件学院的验收评估中,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组织的毕业生质量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得分在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中名列前茅(全国有9所学校得分超过4.3分,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得分为4.34分)。

毕业生就业前景好。除了继续深造外,大部分进入了华为、思科、IBM、亚信、网易、腾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部分在银行、学校、税务、通信等单位从事相关工作。

经过短短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软件学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相信,在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软件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成为中山大学光荣的软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