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十总结怎么写?

#活动总结#简介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主题教育目标,营造立体化的教育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小组、个人活动形式,组织幼儿开展自主选择、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游戏活动。以下是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欢迎阅读!

1.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根据教研工作计划,5月份我区区域游戏评比活动如期进行。活动经历了前期准备、中期活动评比、后期梳理展示三个阶段。前期召开预备会议,讨论制定评比方案,评委分组工作,为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充分准备。中期比较评估,以评促建。充分发挥评委的作用:一方面是评选优秀的区域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针对性、专业性的点评,解决园区所在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后期,评委们一方面梳理了我区区域活动中的共性问题,在活动总结会上,由区教研人员代表推动,结合华爱华老师活动区游戏的讲座和指南的解读,对我区教师进行组织区域游戏活动中的教师观察、干预、评价等问题的培训。另一方面组织教师观摩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园区,活动结束后由业务总监和骨干教师介绍展园经验,帮助我区幼儿园在组织区域活动方面有一个质的提升。

近2个月的区域游戏评比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接下来就是结合各园区开展活动了。让我们静下心来考虑一下,如何长期、有效、正常地开展幼儿园重要的、基本的活动模式——区域游戏!

2.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为了提高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影响”的研究能力,我园召集课题成员在会议室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和讨论。这一次,30名项目成员参加了交流和讨论。

首先,教研室主任介绍了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并对一直以来所做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包括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对下一阶段工作的思考,对下一阶段项目实施的谈论。让老师们通过什么渠道知道“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影响”这个课题在做什么,最终目的是什么。每个承担项目研究的老师都要研究如何让区域充分发挥影响孩子的作用。

在本次研讨会上,老师们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这样的思考和讨论,相信课题组成员在项目的实施中会更加积极,项目的研究目标会更加明确,幼儿园的整体教研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3.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幼儿自我概念的来源。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体验操作和交流的乐趣,积极发现、探索和表达,有效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是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手段之一。

我们的花园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做过算术题,知道多少单词。他们对地区活动从不感兴趣。为了改变家长的想法,我们老师做了很多工作,召开家长会,发放区域活动的资料,让家长知道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在老师的宣传引导下,很多家长可以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

为了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突出特色,我们将市级项目“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入到各年级组的区域活动中,小年级组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力求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进步。中班年级组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举止和仪态。班级气氛轻松活跃,尊重孩子的意愿,在活动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大班集体通过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利于孩子与孩子、游戏与游戏的互动,培养孩子的合作交流能力。近年来,我园的区域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自从幼儿园搬进新园后,班级的环境和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幼儿园的环境是根据园内的课程和课题来布置的。比如在大班里,我们利用走廊布置一条美食街。大班里有心动的小吃店,大二班里有泡泡茶,大三班里有回味的鸭血粉丝汤。在这条美食街上,不仅这个班的孩子可以玩,三大班的孩子可以在任何一家小吃店买东西。既丰富了孩子的游戏内容,又在游戏中培养了孩子与其他班级的交流能力。

班级的活动室和寝室连在一起。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每个班的老师每天下午都可以把孩子午睡用的婴儿床收起来,给孩子提供有限的独立活动空间。并利用这些婴儿床来划分班级区域,为孩子提供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操场,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创造区域。小班年级组以角色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中大班以智力游戏为主。每个区域都有明显的标志,既符合区域活动的要求,又让每个班级的区域一目了然,也方便老师引导和观察孩子。

4.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区域活动是儿童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好的区域活动直接影响孩子活动的效果。区域活动规则所承载的独特教育价值能够有机地渗透教育者的教育意图;它可以对儿童的活动行为和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起到组织、约束和调整的作用,从而在有限的范围内保证儿童的活动权利。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好区域活动的常规建设,是保证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本学期,我们采取各种方式让孩子逐渐养成自觉遵守区域规则的好习惯,具体如下:

首先,通过各种标志、图表等。引导和暗示幼儿自觉遵守区域活动规则,进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思维特点具体,所以我们用生动的标记和图示来引导和暗示孩子游戏的规则。我们在每个区域都放了小脚。当每个小脚上的鞋子都穿满了,孩子就会有意识地走到没有鞋子的区域,避免拥挤和争夺区域,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在区域里玩耍、创造和想象的乐趣;当他们在喝水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告诉他们“排队”,因为地上的三只小脚可以引导他们形成自觉排队的习惯。再比如: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怎么玩,进入区域后怎么玩,我们贴出了每个区域大哥哥大姐姐操作的照片步骤图,形象地起到了引导作用。

第二,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引导,促进幼儿自觉形成良好的区域公约。

1,生动、形象、童趣十足的拟人语言

比如刚开学的时候,很多孩子以扔玩具、踩玩具为乐。我没有严厉批评说教,而是告诉他们:“老师刚才听到很多玩具宝宝在哭。他们告诉我,他们很痛苦,不喜欢孩子把他们扔在地上。这个时候,很多宝宝马上从地上捡起自己的玩具,放到相框里。

2.通过老师的肢体语言间接引导孩子。

比如有一次我们在“蓓蓓创意室”给我们的南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他们自己撕的小纸片用固体胶粘在南瓜宝宝身上)。我演示的时候把宝宝胶棒的“帽子”放在框架里,用好了再盖上。在孩子们自己操作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孩子会像我一样,学会把“帽子”放在框架里。完工后,甚至有些孩子开始帮别人给胶棒的宝宝戴上“帽子”。

5.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区域游戏是在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的指导下,儿童的认知水平、人格品质和社会化能力得到积极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将主题活动与我园教学特色相结合,开展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素材,引导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积极探索学习。区域活动是展示孩子在游戏中玩中学、在游戏中学习、玩教育的好形式之一。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我们设置了民俗游戏区、编织区、美食区、印染区、服装区、剪纸区、教育区、科学发展区、建筑区、阅读区、表演区等。我们坚持每天玩游戏,引导孩子动手动脑,主动与材料互动。

第一,材料的运送

1,结合幼儿园教学特点——民间游戏,挖掘农村资源,共同制作游戏装备。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的物资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孩子家庭的垃圾收集。比如瓶子、竹竿、羊毛、纸板、草席等。都是孩子和家长收集制作的。孩子们对他们带来的游戏资料很感兴趣,我们放进去后,都试着玩起来。这样,在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前提下,农村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2.熟练使用区域活动设备,让所有孩子都能参与各种活动。

游乐设备种类繁多,如:民俗游戏区的游乐设备种类繁多,有沙袋、转陀螺、滚铁环、轿子、竹竿舞、跳包、龙舟、踩高跷、抛绣球、推车、风车、竹蜻蜓等。但是每个班每种的数量都比较少,所以我们会把所有的游乐设备集中在大类里进行整理和分发。

3.地域素材可以作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区域活动作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将主题活动后的材料及时放入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和操作活动。美术区的素材基本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再放,让孩子基本明白怎么操作,更感兴趣。

二,儿童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孩子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达。

我们经常默默地看孩子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他们,这充分满足了孩子表达和表演的需要,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对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

同龄的孩子,发育也不一样。我们在民俗游戏区设计了“划龙舟”的活动,让能力好的孩子按规则玩,自己组织比赛;但是有的孩子不会玩,对活动不感兴趣。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的差异做了调整。我们要把“一对同色龙舟”变成“不同色龙舟”的游戏。如果一个是绿色,一个是黄色,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颜色喊口号,直观地玩游戏。游戏设备调整得当后,能力差的孩子也对游戏产生了很高的兴趣。

6.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经过两个月的区域活动,我们班的小朋友动手能力和思维相对提高了。这个月我们推出的区域有:艺术设计区、图书角、表演区、施工区、小超市等等。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活动在各地区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素材,引导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积极探索学习。

在准备材料方面,家里配合协调,* * *配合准备活动材料。在这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的一些物资来自于他们孩子家庭的废品收集,比如饮料瓶,小超市的各种盒子,都是孩子和家长收集的。为了丰富班级的植物角,我们动员家长和孩子们利用各种废瓶在里面种上各种种子和花朵。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装饰废瓶。孩子对自己带的东西很感兴趣,放进去后都参与其中。这样在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前提下,家与家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运作,适时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孩子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把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强加给孩子。同时给孩子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达。我们经常在不打扰孩子的情况下默默观看孩子的表演,充分满足了孩子表达和表演的需求,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在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也有许多缺点需要改进。

1.物资的提供不够周到,物资单一,对儿童活动的兴趣不高,主动上班的孩子不多。

2.与同行的合作不是很强。在活动中,孩子们对艺术设计区和建筑区的参与度很高,更多的孩子选择了这些活动区。在活动中,孩子们都是独立操作,但没有表现出合作行为。

3.区域资料的更换不是很及时,所以孩子在该区域工作的连续性不好,有些孩子无法完成整个过程。

4.对区域活动的正确引导有时不到位,即孩子在区域工作中的目标不够明确,这也说明了教师指导的缺失。

所以,教师要真正成为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首先,在活动中,要信任孩子,把自己的角色变成孩子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其次,在孩子的活动中,我们要关注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目前的经历,观察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是否应该以任何方式帮助他们。不能急于用自己的游戏水平作为标准去要求孩子。注意孩子能力的差异,安排适当的内容。在区域活动的实践和观察中,要不断积累经验。只有从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尊重孩子的想法,开展区域活动,才有真正的意义。

7.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经过两个月的区域活动,我们班的小朋友动手能力和思维相对提高了。这个月我们推出的区域有:艺术设计区、图书角、表演区、施工区、小超市等等。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主题活动在各地区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素材,引导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积极探索学习。

在准备材料方面,家里配合协调,* * *配合准备活动材料。在这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的一些物资来自于他们孩子家庭的废品收集,比如饮料瓶,小超市的各种盒子,都是孩子和家长收集的。为了丰富班级的植物角,我们动员家长和孩子们利用各种废瓶在里面种上各种种子和花朵。家长和孩子积极参与,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装饰废瓶。孩子对自己带的东西很感兴趣,放进去后都参与其中。这样在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前提下,家与家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新《纲要》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运作,适时参与孩子的活动,和孩子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把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强加给孩子。同时给孩子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达。我们经常在不打扰孩子的情况下默默观看孩子的表演,充分满足了孩子表达和表演的需求,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然而,在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也有许多缺点需要改进。

8.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在“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中,我园整合幼儿园区域活动,旨在通过研究整合课程主题和目标背景下的各种教育要素,形成有效的区域活动综合体验。

随着课程的实施,我们越来越感到应以教育的整体观对待幼儿的学习,以整合的理念、组织、指导开展区域活动,使区域活动的内容与课程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各种角落活动的内容、与角色游戏的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机融合,努力提高各种活动的整体有效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在制定中班“我们生活的地方”主题区域活动方案时,根据主题目标和课程单元目标,从幼儿“八智”发展出发,整合小组活动、角色游戏、家庭和日常生活,构建游戏方案。比如我们打造的“娃娃屋”、“美丽屋”、“小作坊”、“黄金花园”、“动物园”、“展厅”等游戏内容,将角色区游戏、艺术区游戏、拼图区游戏、建筑区游戏、语言区游戏有机融合,打造互动、互补、互动的区域活动,充分发挥了区域活动一体化的自由度。

每个地区的独特功能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克服了一些地区有大量儿童,而另一些地区被忽视的现象。孩子们可以在“小作坊”里精心制作小礼物,送到“漂亮的房子里”;娃娃屋的父母也在忙着给孩子和老人挑选礼物,去漂亮的房子。

在活动中,在老师作为角色的引导下,平时不太愿意交流的孩子也能乐于介绍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设计。在整个“展厅”活动过程中,通过与家庭、集体教学活动、其他区、日常生活的融合,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分类逻辑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9.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地域游戏是在游戏中体现儿童玩中学、学中、育中的好形式之一。我当中学老师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班里设置了巧手坊、建筑区、数学角、科学探索区、阅读区、小星星医院,坚持游戏活动常态化,引导孩子动手动脑,主动与材料互动。

一.主题和材料

1,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放材料。比如在艺术区放折纸材料,让孩子练习叠飞机和船。放豆子,米饭,叶子,让孩子练习糊。放手套、棉花、线,让孩子做洋娃娃玩具...让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体验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与协调,* * *配合活动材料的准备。在这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的一些材料来自他们孩子家庭的废品收集。如瓶子、种子、羊毛、蛋壳等。,全部来自孩子和家长的收藏。孩子们对他们带来的东西很感兴趣,我们放进去后,都试着玩。这样在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前提下,家与家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3.地域素材可以作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我们班可以把区域活动作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把主题活动后的材料及时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和操作活动。美术区的素材基本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再放,让孩子基本明白怎么操作,更感兴趣。

第二,个性与发展

1,给孩子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达。在我们“明星小医院”里,一开始我们是带着孩子进入角色的,以至于孩子的自然表现有点难以释放。我们戒了,经常默默地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他们,这充分满足了孩子们表达和表演的需求,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对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同龄的孩子,发育也不一样。我们在数学角设计了“数字蛋宝宝”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孩子可以按照规则根据数字找图,所以我们针对这样的差异做了调整。我们认为图片和数字是一个“旋转”的游戏。当卡片以相同点数排列时,我们可以将相同点数对应到同一张图片上。改变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孩子也想到了“数学角”游戏。

10.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结怎么写?

新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我们试图将教育评价与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协调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过程。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变统一的、定期的、标准化的评价为个性化的、发展性的评价,促使教师的视角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每个孩子如何发展,从而真正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促进其生动、活泼、个性化的发展。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重视对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评价。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建构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新大纲精神的指引下,努力改变区域活动中儿童的评价方式,实现有效观察为区域儿童评价提供基础,多角度多维度评价促进儿童个性发展,评价结果为儿童学习提供新平台。儿童和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儿童是区域活动的主人,也是实施区域活动有效性的主体。因此,生态幼儿园区域活动也要关注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情况,教师要引导他们相应地调整行为。评估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情况,主要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一、孩子的兴趣基础是什么?

区域性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等特征。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动探索学习。兴趣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要求。但在现实中的很多区域性活动中,有些孩子的兴趣是短暂的、容易转移的,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在某项活动上,导致很多活动都是浅尝辄止,比如主题活动“蚂蚁王国”。刚开始我们只是在美术区放上蚂蚁图案,让孩子画画、剪纸(蚂蚁图案)。刚开始孩子的兴趣比较高,第二天因此和班主任沟通,重新调整这方面的材料。材料之间有递进关系,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在小组活动中,孩子们经常被引导介绍和交流他们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知道如何使用所有的材料来装饰蚂蚁,包括搭配什么图案和颜色,以及如何使用泥瓦匠和手工制作的蚂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活动充满热情,从而实现幼儿与区域活动的良性互动。感兴趣的老师主要是判断孩子是否对区域活动感兴趣,要看孩子是否喜欢活动,在活动区域持续多长时间,因为只有孩子感兴趣,才会在这个过程中集中精力,积极探索。

第二,孩子能按计划开展活动吗?

区域活动不是孩子随心所欲的活动,也不是活动区无所事事的活动,更不是孩子在活动区闲逛的活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强调幼儿要按计划开展活动。所以制定计划是孩子活动的开始(当然没有老师的指导)。要让孩子能够决定选择什么区域,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在区域内度过时间,也就是要让孩子在头脑中形成明确的活动意向。在活动过程中,按照活动意图进行并完成活动。每天下午离园前,老师指导孩子制定计划,让孩子有一个明显的目标方向,明天入园时可以有条不紊、有规律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