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的经验

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建设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精选教育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选课1#

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265438+20世纪以来,儒家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世界各地兴起了“孔子热”、“汉语热”、“中国传统文化热”。目前,已有1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现阶段需要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中国在儒学在世界的传播和研究中始终保持充分的话语权。要把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

济宁作为孔子的故乡和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方面肩负着更大的责任,应该做出更大的成绩。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加强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孔子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专门从事儒家研究的机构。集文献收藏、信息交流、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博物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在儒学研究和对外文化交流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围绕落实“四个明确”的指示,孔子学院启动了孔子思想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历代儒学等一批重大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学者编撰出版了《正本清源谈孔子》、《中国传统道德解读》等一批学术著作。围绕把孔子学院打造成世界儒学研究交流中心、组织和引领国际儒学研究的发展目标,孔子学院启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中心”和“世界儒家文献收藏中心”项目,加快在孔子学院设立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积极申报山东省“儒学研究”和“孔子文化传播”重点学科,全面加强与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机构的联合合作。要扩大和提升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传播。如一年一度的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传统美德教育选课2#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中国文化就一直在熏陶着我们的成长。当时间的沙漏漏出最后一粒沙子,黄金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眼泪划过最后一刻,珍珠的颜色会是那么的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累积,毛竹的生命力才会如此旺盛。正是因为历史的洗礼,在长河中,终于诞生了中华儿女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在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中国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少,但是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祖先留下的许多传统节日已经被我们许多人遗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就是我们一直说的责任感吗?但是,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人在为我们树立榜样。他们可以坚持自己的信仰,鼓励人们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马寅初不是著名学者吗?他积极倡导我们青少年要多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现在的世界是多元化的,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因为我们有没有想过,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被其他文化取代?这个答案无非是用我们的行动来回答。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用行动来回答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保护和传承的使命...

传承中国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创造美丽中国。前世今生,要不是司马迁呕心沥血,怎么会有《史记》这样的传世之作?如果不是李时珍的游记,怎么会有《本草纲目》?如果不是曹雪芹的五稿,怎么会有石头的伤心落泪...看看现在,谁辛辛苦苦研究了十几年,最终也就两颗星。谁奋斗了十八年,最后拿了金牌?钱学森,申雪,赵宏博。正是因为他们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所以才能如此坚定和执着。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现在有些人就像吸血鬼一样,吸父母长辈的血。我觉得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东汉时黄翔才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寒冷的冬天,我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父母的被子,然后我让父母安心睡觉。夏天,我给父母扇扇子驱蚊...而孔融,四岁才知道把大梨给哥哥们,自己却吃小梨...这不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吗?

传承中华文化,虽然我们像一根小火柴,却能点亮一颗小星星;传承中华文化,我们虽如绿叶,却能装点整个春天;传承中华文化,我们虽如一叶扁舟,却能惊涛骇浪。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传承我们优秀的中国文化吧!

#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经验精选3#

10年6月2日,就在我离开大学一年多后,我再次走进三峡大学的校门,在这里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国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题培训。这一次对我来说是难忘的。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激起了一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年轻的心。

13上午,吴教授从“文化”的起源、国学热兴起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之光等方面为我们带来了“文化经典与人生智慧”的精彩讲座。吴教授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学者,贯通古今,举手投足间尽显儒者风范。他真是“满口诗情画意,自命不凡”。

下午,刘玉堂教授给我们做了一个关于“楚文化的正能量”的有趣讲座。刘教授妙语连珠,用生动的楚故事带领我们领略楚文化。

14上午,彭宏伟教授用幽默的方式给我们讲解了“家风传承与国风复兴”。

下午高伟教授以清平调为切入点,给我们带来了对古代有志之士“大我”境界的新认识。几位教授,学识渊博,学识渊博,用他们渊博的知识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虽然短短的讲座只能让我一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却点燃了我进一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几位教授通过生动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启发了我的思考。比如高玮教授讲唐诗宋词的审美功能,她以李白的《清平调》为例,问李白写这些诗有没有反讽意味,以此激发我们思考。本文通过对李白、唐太宗和杨贵妃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特征的综合分析,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几个人物形象:有豪情壮志的才子李白、痴情仁厚的国王唐太宗和聪明多才的妃子杨玉环。最后揭示出李白写《清平调》是一颗赤子之心,不带讽刺。在短短的三个小时里,我们从唐诗中谈到了唐朝的历史,从文人的心声中谈到了儒释道的精髓...内容详实,引用广泛,为我们以一种新颖的方式研究唐诗打开了大门。

在高教授的讲解中,我看到了精炼古诗词中的生动形象。我在厚重的古籍里看到了崇高理想的高尚情操,放弃了小我,保留了小我;我看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可以培养出一批仁人志士,而现在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这样的人物却凤毛麟角?我想,也许是因为外来腐朽文化的冲击,中国人失去了判断力和信仰,最后只能跟着直觉走,变成了利己主义者。现在网上有一个词叫“精致利己主义者”,就是衣着光鲜甚至乔装打扮,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人。他们情商极高,但他们的第一要务是满足自己的兴趣。他们是外来腐朽文化冲击的产物。所以,我觉得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小我”精神,教育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当务之急。毫无疑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诚信为本”、“为穷则乐”的精神,应该永远是我们社会的脊梁!

经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被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是文人写的唐宋诗词,经典画面浮现在我眼前。是千年前楚国的编钟,清脆的音乐在我耳边回响;他是经典和历史子集中的伟大人物,他高尚的人格激荡着我的心灵。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在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经验精选4#

最近学习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李成全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策略》讲座视频。我很受鼓舞,也收获了很多。我来说说我自己的经历。

第一,当前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现在的学生中,很多人在家里都是亲人疼爱的,就像家里的“小太阳”、“小公主”一样。

所以他们有很多问题,缺乏合作和奉献精神,缺乏“谦逊”“友善”等品质,所以很自私。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成长,使他们成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需要,是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需要。

第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应该进入现代学校,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中国现代教育应该具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风格和色彩。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第三,孔子教育思想在现代学校中的应用

孔子曾说“教有无类”,并将这句话付诸实践。孔子创办私塾,打破了政府和贵族垄断学校教育的特权,给了普罗大众学习的机会。今天中国的教育均衡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教育还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比如城乡差别,东西差别,沿海和内地的差别。

孔子说,“仁者爱人”。教师要用“仁”去爱学生,去影响学生,去启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从而受到良好的启蒙。关心学生是师德的要求。

子曰:“温柔,则君子”。今天的老师应该意识到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明白只有充满高雅文化的校园,才能造就温文尔雅的一代君子。教师要从孔子思想等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现代“四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孔子关于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言论启示我们,教师要告诉学生如何学习,学思结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原则。我们的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教而不厌”,对我们今天的师生仍有启发和指导意义。教师要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教师应该在自己辛苦的教学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更加热爱教育事业。

总之,学校和老师应该注意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育学生,使他们将来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中国传统美德教育经验选5#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风范。没有传统的延续,就没有今天灿烂的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以我们中华儿女应该继承中华文化,发扬传统美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汉字是其文化之根。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无声的诗,无痕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有一种古韵古香,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人对书法的欣赏其实是长在骨子里,溶在血液里的。字和人一样,是由心而生的,所以书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书法。

诸德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尊老之风真挚而深远。古人云:“孝为德之本。”孔子也说:“孝是立人之本。”这一切都意味着,孝是一切社会道德和生活的基础。千百年来,孝道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流淌不息,永不停息。“孝”的语境为中华民族注入活力。孝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孝。

书法是中国艺术文化的灵魂,孝是中国道德文化的根。

我们应该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没有根,参天大树不会生长,没有文化根,就没有社会文明。它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和世界文化的根。我们的国家只有观察人类文化的进步,才能用人文精神教育世界。“乱要以武为本,治要以养文为本。”所以,在传承文化,弘扬美德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才能化为人间。

是什么支撑着我们强大的祖国在五千年里熠熠生辉?我觉得应该是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深深地印在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里,因为这是我们的信仰,是我们心中涌动的力量。中华传统美德为我们的灵魂注入人文精神,使我们的国家走向世界文化之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注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或许,我们还在平凡的窗边舞动青春;也许,我们还在挑战人海战术中的艰辛;也许,我们还在成堆的文字资料中敲打着岁月...但不忘我们的初心,放眼人性,化为世界。我们要秉持传承中华文化的信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谱写历史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