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培训后的体会和认识【两篇文章】
蒂希
微课——这种新的校本教研形式的产物,我觉得挺迷茫的。有空的时候会进入老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才会悟道。“微课”其实就是没有学生的课,就是老师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教学生。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增加了“讲课”和“答辩”。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正常的教研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者其他地方进行。它的观察和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状态只能猜测。该活动的目标是帮助教师改进他们的教学计划和训练他们的教学技能。
2.“微课”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参与学科组内的活动。每人上“课”和被评价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的由其他参与者(同一组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中,每一位老师不仅上台展示自己的一堂课的准备情况,还能以学生的身份向同行和专业人士学习,并参与教学效果的自评和其他评价,不断反思和修改自己的课前准备,总结经验,提高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有针对性。
因为短时间内集中的“无学生课堂”活动,参与者可以及时听到别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相对于正常的听课和评优活动,“现卖”立竿见影。因为是课前在小组里“预演”,大家一起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和评价的“得罪人”,会比正常的评价更客观。
真的觉得微课虽然是没有学生的课,但是上课的老师心里一定有学生。只有这样,老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展现出来。微课实际上是一种师生精神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心中有活,才能擅长微缩,才能提高教学技能。
偏激
这学期参加了学校的微课培训和学习,让我对微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微课,每个老师都可以简单快捷地把自己教学经验的精华传授给别人。下面说说制作微课的一些学习经验:
(1)录制时,将电脑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颜色位数调整为16。Ppt要尽量简洁优雅。(使文件尽可能小,以便于传输)
(2)时间应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精细化,要在五分钟内讲透,不要泛泛而谈。如果内容多,建议做一系列微课。
(D)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的思想,完全“逐条开导、释疑”。
(5)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上一定要准确。
(6)微课讲解时,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简单详细,没有“你”、“大家”、“同学”等大众化的受众用语。
(7)讲解中如果使用课件,会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单色,突出简洁干净之美)。
(8)视频质量清晰。
(9)建议看老师头像。在“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十)要有书名和书名,标明书名、作者、单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