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体会:1500字(三篇)
4月23日下午,根据县委政法委的统一安排,我局组织全局民警集中进行了省委党校社科部王庆教授的辅导和讲座。通过学习,我们对依法治国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要与法制紧密结合,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依法治国的理念内涵丰富,不会因为领导人的看法和关注点的变化而改变。其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非个人意志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法治而非人治;其核心是以宪法和法律确立最权威的治国标准,树立法高于人、法高于权的观念。法律权威是法律的尊严、力量和威望。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任何社会都必须建立有效的权威,没有权威就没有秩序。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权威。中国法律的权威是由法律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法律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法律的目的和宗旨要通过执法和司法来实现,法律的权威也要通过执法者的权威来体现。因为在社会普通人眼里,执法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律的化身,代表着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如果执法机关失去威信,司法机关没有权威,法律的权威就难以有效树立。树立执法部门的公信力需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有效克服我国社会公众普遍存在的“法不责众”、“有理有据”的传统观念,严格执法,严肃处理一切违法行为,包括一些他们认为“有理”的违法行为,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树立执法者的权威。另一方面,执法者要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让执法司法行为令人信服,以正义赢得权威。没有执法部门严格、公正、文明的执法,再好的法律也难以显示其权威性,难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执法如山,就能更好地维护法制的权威和尊严,就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法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严格执法的目的是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到某项法律的实施,检验我们执法行为合法性、正当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执法结果是否符合该法的立法目的。强调执法结果符合立法目的,就必须强调维护法制统一,特别是要克服当前执法环节中的部门保护、地方保护、只注重单位利益和个人主义的倾向。
模范遵守法律是政法干警的职责。政法干警模范守法,对培养全社会依法办事的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在普通大众眼里,执法者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法律的地位、权威和形象,执法者是法律的化身。如果执法者能够自觉尊重法律,以身作则,时刻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就会为全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给社会和广大公民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执法者不尊重、不遵守法律,甚至执法犯法,也会给整个社会树立不好的榜样,普通民众也会不尊重、不服从法律,导致对法律尊严的蔑视,对法律权威的怀疑。因为我们是执法者,法律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如果我们不带头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整个社会都会鄙视法律。最终,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职业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我们会失去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因此,每一名政法干警都应保持清醒的角色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克服特权思想,从我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时刻自觉遵守法律,努力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全面依法治国学习体会第二部分:
依法治国方略与法制建设目标。1999 3月15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治理国家,建设国家。”这标志着依法治国的理论日趋成熟,依法治国的实践进入了更高的阶段。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战略和法律文化,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国家是建立在市场经济相当发达的基础上,是民主政治相当完善的政治基础,是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的思想文化基础。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国在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实行,但正如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样,资本主义也不可能有彻底的法治。它不仅应该是一个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应该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而且应该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的、最高的历史类型的法治。实施依法治国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以科学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法律文化的逐步发展,全面确立依法治国方针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了邓小平同志民主法治思想,总结了国内外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愿,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从宪法的高度确立依法治国理念,标志着党和国家治国方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1)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和首要环节。有法可依不仅要求制定各种法律,更重要的是要求制定的法律是好的法律,即符合人民利益、社会需要和时代精神的法律。如果法律很烂或者漏洞很多,不仅给坏人提供了作恶的机会,也让好人无法依法办事。
(2)守法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必须遵守法律:
(1)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执政党作为国家的领导核心,能否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要求执政党不能随意干预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更不能代替国家权力为所欲为。相反,它应该始终与人民保持密切联系,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认真监督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严格执法,确保他们充分、正确、合理地行使职权。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法律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努力增强法治意识,掌握和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坚持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所有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代表国家制定、实施和执行法律的专门机关和人员。他们严格依法办事,这是贯彻和坚持法治的关键。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应当严格依法办事,切实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为人民守法作出表率。
(3)社会成员应依法行事。社会成员既要自觉以法律为行动指南,又要善于运用法律争取和捍卫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勇于同一切破坏法律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威严。这是依法治国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是依法治国真正实现的重要标志。
(3)执法必严。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是执法。执法必严。一是执法要严肃,即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对法律忠实的精神,认真细致地执行法律。第二是执法要严,即正确、合法、合理、公正、及时。
(4)违法必究,即严格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障,也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如果法律不追究,不仅被侵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和救济,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得不到恢复,还会损害法律的威严,使法律失去作用。
落实依法治国和建设治国方略,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这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将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作为基层司法人员,要切实从自身做起,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在司法工作中严格执法,违法必究。
学习全面依法治国经验第三部分:
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党的报告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对加快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未来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党的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构建系统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位置。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迫切要求。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对于坚持、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更是一场全面的制度创新。要勇于把思想从各种不适合科学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但观念的转变容易受到体制、机制、制度的影响和束缚,容易止步不前、反复甚至倒退;因此,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途径和有效载体,通过制度供给、制度引导和制度创新,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冲突,真正把科学发展建立在制度化基础上,纳入法治轨道。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越是从发展初期走向发展中后期,越是从粗放发展阶段走向科学发展阶段,越是需要通过法治克服发展过程中个人行为选择和政府决策行为选择的功利性、短期性和表面性现象, 纠正各种重速度轻效率、重总量轻质量、重效率轻公平、重局部轻全局、重当前轻长远的做法,建立健全一整套支撑、促进、保障科学的体系。
1.党员干部全面依法治国经验范文(三篇)
2 .基层司法人员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经验范文(二)
3.领导干部依法治国的亲身学习体会(五篇)
4.基层党员学习依法治国心得:400字范文(四篇)
5.领导干部依法治国的亲身学习体会(三篇)
6.依法治国,判刑。
7.2065438+2009全国人大依法治国最新消息和提案解读
8.2019关于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讲话全文。
9.2021年‘领导干部’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领导的经验(三篇)
10.2438+0党员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领导的体会(两篇)
(二)政治文明发展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人民民主是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一面光辉旗帜;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发展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在当代中国,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保障人民民主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扩大公民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政治发展道路,才有力保障了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确保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确保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顺利交接,确保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的基本方法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不断提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水平,努力打开政治文明建设的大门。
总之,只要我们在中国* * *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与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坚持自上而下强力推进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就一定能够开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取得加快建设新成效,创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