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霍尔:心理咨询中的阻抗

1

阻抗是心理咨询的伴随现象。

阻抗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他把阻抗定义为患者在自由联想过程中对那些焦虑的记忆和认知的抑制。所以阻抗的意义是传统精神分析中所有精神防御机制的总和。罗杰斯将阻抗视为个体对自我暴露和情绪体验的抵抗,其目的不是威胁个体的自知和自尊。有行为心理学学者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或者是因为个人对心理咨询有疑虑;或者是由于缺乏个体行为改变的环境条件。所有这些理论都表明,阻抗对心理咨询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只有主动了解和控制,人们才能达到预期的咨询效果。反之,如果忽视阻抗现象或处理不当,就会阻碍咨询的进度和效果。

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有烦恼前来求助的正常人和因精神疾病前来治疗的来访者,虽然一开始都是主动前来求助,口头上希望心理咨询师帮助其分析烦恼的原因,解除烦恼,消除痛苦的症状,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往往以各种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心理咨询师的分析,抵制心理咨询师的治疗。这种现象被称为“阻抗”。

影响心理咨询顺利进行的因素很多,包括心理咨询师。当帮助者表示不愿意接受某些建议或方法时,不能视为阻抗的表现。那些从心理咨询师自身原因出发阻碍心理咨询顺利进行的因素,不能称为阻抗。比如心理咨询师不具备必要的条件,或者没有很好的遵守咨询原则,或者对来访者有正反共情,不能妥善解决。

有时来访者的一些人格特征,如攻击性、易怒或防御心态、退缩等,不仅在平时的人际关系中充分表现出来,在咨询访谈中也会有所体现。这种阻抗不是心理咨询本身产生的阻抗,也不是心理咨询意义的阻抗。

阻抗本质上是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的抵抗。只要是深入的心理咨询,只要是触及内心感受的心理治疗,都会遇到来访者不同程度的抵触。所以可以说阻抗是一种深入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伴随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心理咨询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阻抗产生和突破的过程。

2

阻抗性能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访者对咨询的阻抗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

求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避免咨询师深入探究。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一些强迫症来访者抱怨自己被强迫动作折磨,他们迫切希望心理咨询师给他一剂“灵丹妙药”,或者教他们一些具体的方法,让他们增加控制力。有些社交恐惧症的人不敢看别人,让心理咨询师想一个具体的办法,让他们更有勇气。当心理咨询师告诉他们,只控制那些症状是不可能的,其实他们也控制不了,但是他们要深入思考,找出自己内心深处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用理性的态度重新评估,那些症状自然就消失了。他们往往不相信咨询师的话,坚持给他们具体的方法,而不是深入思考。

02

多余的话,重复的抱怨,让心理咨询师无法解释。

多余的话表现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滔滔不绝的发言。积极回答咨询师问题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动机,比如减少咨询师发言的机会,回避一些核心问题,转移注意力。反复主诉多见于神经衰弱患者。每次遇到心理咨询师,他们都会反复说自己的症状。当心理咨询师向他们询问导致这种疾病的心理因素时,他们往往会保持沉默,或者不顾咨询师的提问继续抱怨,以控制面试的话题。他们迫切的要求心理咨询师快点治好他们的病,却不想触及他们心理生活上的困难。正是这些心理上的困难,让他们的心理疾病挥之不去。

03

态度不积极,经常以沉默的方式回应咨询师。

这种形式的阻抗常见于需要治疗的神经症患者。他们都有一定的疾病感。他们口头上呼吁被“病”折磨,迫切要求治愈心理疾病,但行动上并不积极,往往以沉默的方式回应心理咨询师。他们听不进去咨询师的解释,或者当时就同意了,认为符合他们的情况,好像很有经验。但在接下来的面试中,我忘记了大部分对咨询师的解释,也没有按照咨询师的指示写书面作业。这些来访者的家属经常向心理咨询师反映,患者每次接受心理咨询师的访谈后,似乎感觉好多了,有时症状确实减轻了,但并不联系自己去思考。

04

进行理论对话或直接辩论来为症状辩护。

理论交谈是指来访者尽力用心理或心身的术语与咨询师交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回避自己的情绪问题,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是一种直接的反抗方式。例如,强迫症患者抱怨无休止的重复动作困扰着他们,恳求心理咨询师治好他们的“病”,但当心理咨询师分析了疾病的本质,指出他们的强迫性动作应该放弃时,他们又说这些动作并非完全没有必要。来访者表面上是想摆脱症状,但内心认为症状的心理和行为是合理的、必要的,只是走得太远了。这些来访者不仅从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中解释症状的合理性,还从书中寻找证据。根据以上观点,他们委婉地与心理咨询师争论,仿佛是在与心理咨询师进行学术上的争论,而不是咨询。

05

把原因归咎于别人,自己就是受害者。

这种阻抗形式主要表现在深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很多有烦恼的来访者常常抱怨,自己烦恼的原因来自客观环境,是上级领导,是丈夫或妻子,甚至是孩子,自己苦恼的责任完全在别人。根据他们的想法,只有改变态度和客观情况,他们的烦恼才能得到缓解。但是,如果我们多了解一下,就可以知道,大部分游客的烦恼,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自身。当心理咨询师通过了解和分析指出自己烦恼的内在原因时,往往会否认。这时候咨询师需要引导他们反复讨论,他们可能会有所了解。如果过早要求他们承认责任,往往会引起更大的抵触情绪。

以上,我们分析了心理咨询过程中阻抗的表现。这些表现背后都有消极的共情成分。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来访者所表现出来的阻抗形式不仅仅是以上几种,还可能在一个人身上有以上所有的表现。无论哪种形式的阻抗,都是个体的自我保护,是对自己痛苦经历的心理防御。

阻抗产生的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大多数患者在抵制精神分析时,并不是故意拒绝与心理咨询师合作,因为他们是自己来找心理咨询师帮忙的,只是不自觉地堵住了潜意识的症结,没有使之有意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症结是指童年时未得到满足和妥善解决的恋母情结。后来各派心理动力治疗师对少年症结理论进行了修正,认为少年症结不仅仅是性的成分,尤其是恋母情结。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耐药性。很多心理咨询师在咨询正常人时,只要触及内心深处,也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抵触。从这个角度来看,阻抗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

迈克尔·卡瓦纳格认为求助者的抵制有三个主要原因。一个是成长必然会带来一些痛苦;另一种是因为行为的紊乱是功能性的;另一个原因是求助者可能有抵制心理咨询的动机。根据钟优滨的研究,在导致咨询抗拒的原因中,“成长带来的痛苦”在要求咨询的正常人群中更常见,而其他的则在神经症和性变态患者中更常见。

分析来访者在咨询实践中的情况,我们认为阻抗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01

阻抗是来访者不愿意否定自己,害怕面对困难造成的。

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会有一些变化。成长中的改变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总是伴随着消除旧的行为习惯,建立新的行为习惯的痛苦。在咨询的过程中,寻求帮助的人往往会毫不费力地期待奇迹般的变化。在这种心理控制下,他们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对成长带来的痛苦没有心理准备。这时,帮助者可能想放慢改变的步伐,或者停止改变旧行为和建立新行为的行动。来访者一方面感到心理冲突和痛苦,要求改变,另一方面又不自觉地拒绝放弃和否定旧的自己,不自觉地抵制促进改变的建议。这是来访者在深入心理咨询过程中表现出抵触情绪的深层原因。

面对曾经信仰的瓦解是痛苦的,建立新的信仰和价值观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即使是心理最强大的人,改变旧行为,建立新行为的过程,也会给他带来心理冲突和焦虑。对于一些心理不平衡的人来说,这个过程的痛苦会更严重。

02

阻抗是由于来访者不愿意放弃各种既得利益,试图用不适应的行为来掩盖深层的心理冲突。

来访者一方面对不适应的行为感到焦虑,另一方面求助热情不高。似乎阻抗来自于失调行为,它填补了某种心理需求的缺口,即求助者从中获得了某种利益。求助者因为症状的出现,缓解了内心的冲突,症状让患者受益。弗洛伊德称这种利益为“一等利益”。这种不愿放弃的好处,病人自己也体会不到。神经症患者患病后,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和照顾,甚至获得经济利益,弗洛伊德称之为“次级利益”。患者并不是完全不知道这种好处。如果病治好了,症状消失了,他就失去了这个好处,要面对充满矛盾冲突的现实社会。当然,游客会自觉不自觉地抵制这种待遇。

阻抗之所以更隐蔽,是因为求助者试图用不适应的行为来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冲突。比如一些被称为酗酒者的人,他们的过度饮酒只是表面的行为问题。他喝酒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无法摆脱的心理矛盾,比如工作上的失败,婚姻上的不幸,对过去行为的愧疚和后悔,等等。如果协商只从表面问题入手,不触及根本问题,协商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

03

阻抗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来访者反对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不同。

来访者有各种寻求帮助的动机,其中一部分会有抗拒咨询或对抗咨询师的动机。第一,有些来访者只是想得到心理咨询师的某种认可,或者不是为了改变自己或者解决存在的问题,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另一些来访者则应该受到批评或者惩罚。他们把心理咨询当成声讨某些人的法庭。其次,有些来访者只是想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或者咨询师对他们无能为力。因为反复咨询,一些客户、一些医生或咨询师认为他“无药可救”,从而产生不再尝试的动机。这种情况下,每当心理咨询师从各种角度提出建议或咨询时,都会说有些希望只是暂时的,或者说有些可能性别人有,自己没有,或者说自己已经知道了一些道理,等等。也有求助的,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的目的不是改变自己,解决自己面临的一些问题,而是反驳咨询师,从咨询师那里得到一些满足。这类求助者在咨询上有很多困难。第三,一些来访者没有寻求治疗的衷心动机。他们不是自愿来的。他们可能只是和他们有重要关系的人,比如老板、父母、配偶等。,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应该去心理咨询的。他们顶着各种压力来看病。因为如果他们不来心理咨询,结果可能会更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会“自愿”来,但对协商有着深深的抵触。这时候咨询往往很难或者只是表面的。

一种消除阻抗的有效方法

阻抗分为有意识阻抗和无意识阻抗。有意识的抗拒,比如对咨询师的不信任,或者因为害怕说不合适的话而拒绝交往。这种有意识的抗拒,经过咨询师的劝说,可以得到缓解。方法是指出来访者的阻抗表现,并分析阻抗的可能原因和幼稚,告诉来访者对咨询的无意识阻抗不利于其心理成长,阻碍了疾病的迅速好转,要求来访者正确对待咨询者的帮助。无意识阻抗在个体心理咨询中更有意义,也更难解决。因为来访者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阻抗,没有承认这是一个阻抗,即使心理咨询师指出它的阻抗,他也觉得委屈或者不理解。所以征服阻抗是精神分析咨询过程中最辛苦的工作。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不想谈论的东西,他们不能向自己或他人承认的东西,可能比他们谈论的东西更有治疗作用和意义。如果病人能认识到自己的阻抗并承认,那将是治疗的一大进步。我们也意识到克服阻力是心理咨询,尤其是心理治疗成功的关键。

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克服阻力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患者无法放弃对咨询的阻力往往是停止咨询的重要原因。根据我们的经验,以下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克服来访者的阻抗。

01

做出正确的诊断

咨询师的正确诊断有助于降低来访者的阻抗。寻求者最初谈到的问题可能只是表面的。面对深层次的问题,咨询者尽早把握会有所帮助。作为咨询师,要善于理解来访者的不信任与咨询阻抗的区别,也要善于理解来访者暴躁退缩等人格特征与咨询阻抗的区别,从而做出正确的阻抗诊断。

02

以真诚和乐于助人的态度应对抵制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一旦确认来访者有抵触情绪,咨询师要把这个信息反馈给求助者。反馈的时候一定要从帮助来访者的角度出发,以互相讨论问题的态度提出来访者对对方的阻抗。千万不要把访客的阻抗当成故意的干扰。

03

调动游客的积极性,积极面对阻力。

处理阻抗的主要目的是解释阻抗,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从而最终超越开裂阻抗,在咨询中取得实质性的进步。这里的关键是调动对方的积极性,让他们和咨询师一起找到阻抗的来源,认清阻抗的本质。

04

辅导员应该放松警惕

解除武装的心理学意味着咨询师不必把阻抗问题看得太重。咨询面试好像处处都有阻抗。如果咨询师采取这种态度,可能会对求助者产生不信任,从而影响面试的气氛和咨询关系;一方面,咨询师要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以便在阻抗真正出现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和治疗;另一方面,也不需要“草木皆兵”,让协商气氛过于紧张。由于过分强调抵抗,申请人在咨询中可能被视为竞争对手。这样一来,咨询师的“成长动机”和应聘者的“反抗动机”就会把面试变成一场输赢的对抗。

05

将消除阻抗与处理同理心结合起来

有意识的直接阻抗很容易克服,而间接阻抗往往用共情来表达,阻抗的去除必须与共情相结合。消极共情是阻抗的表现之一,没有共情的辅导不会有好的辅导效果。只有妥善处理共情,才能最终打破抗拒,让患者理解,症状消失。

阻抗是阻碍心理咨询和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现象。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突破阻抗的过程,心理咨询中存在阻抗与逆阻抗的较量。由于阻抗本身的复杂性,需要不断实践总结,才能有效解决来访者的阻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