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BIM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BIM学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理论学习、软件学习和现场实践。

关于BIM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5个优点。

1,减少纠纷

传统上,建筑师和业主在设计图纸上讨论建筑设计方案,这可能会导致沟通和理解的盲点。至于BIM生成的三维信息模型,所有的设计条件都是参数化的,不同的参数内容可以形成另一个备选方案。建筑师和业主可以充分讨论并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这将使他们的立场从反对转变为合作,使沟通更加清晰透明,减少中期修改或推翻案例的机会。

2、工作区域跨越。

以前工作内容总是分工明确。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之间的工作内容总是划分得很清楚,而且总是在一个阶段之后才讨论。无法随时随地讨论修改,相互连接的接口也不容易区分清楚,导致建筑师的图纸和结构工程师的图纸可能都没问题,但是放在一起后却无法组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修改。但如果用BIM的概念,建筑师和土木工程师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交流,使用同一个模型,用共同的语言进行双向讨论。这种工作就像一个团队,可以做到良好的沟通,明确各专业之间的接口重叠,减少设计内容冲突的现象。

3、建筑信息集成。

以前数据量大,各种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都在不同的文件里。如果要修改的话,总是会单独修改文件,修改后可能还是会有一些轻微的误差。需要多次修改和检查,以确保图纸的正确性。但是,如果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所有信息都在同一个模型中。如果改变设计,所有的信息都会随着改变而自动改变,各种平面图和立面图也会相继改变。

4.实时更新消息。

有了这个界面,更新信息就更方便了。监理单位可以直接用ipad或手机对比工程是否按图纸施工。如果有不兼容的地方,会立即标记出来,整个消息会传到BIM的集成接口。结构工程师会检查是否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并考虑是否更改设计,这样会缩短沟通时间。传统上,支票是错误的。需要拿着施工图去找结构工程师问,在图上标注,讨论是否修改设计,必要的话可能还要去找建筑师。过程相当琐碎,可见平台的重要性。

5.解决不清楚的死角。

以往用二维图形来描述设计图纸,一些视觉死角难以沟通甚至造成误解,导致施工后现场与图纸有出入。如果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BIM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三维空间可以清晰地解释设计图纸,减少沟通中的误解,并在设计时间内轻松发现冲突路段,如管线冲突和钢筋冲突,并加以改进,从而在施工后不发现问题,明确责任。

5大应用

1,碰撞检查

BIM最直观的特点就是三维可视化,减少了图纸识别的误差。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直观地解决空间关系的冲突,优化工程设计,减少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返工,优化净空和管线布置方案。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优化后的碰撞方案进行施工交底和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和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2.模拟建筑

三维可视化功能和时间维度的有效配合可以用来模拟施工进度。随时随地直观快捷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同时有效配合。施工方,监理,甚至不是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和领导,对工程的各种问题和情况都了如指掌。这样将BIM技术与施工方案、施工模拟、现场视频监控相结合,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3.3D渲染

三维渲染动画的宣传展示,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给客户以代入感,给人以逼真直接的视觉冲击,配合投标论证和施工阶段调整实施方案。建成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3D渲染效果的准确性和效率,给业主更直观的宣传和介绍,提高中标几率。

4.享受数据* * *

因为施工过程的数据是未来几十年经营管理最有价值的数据。仿真模型和数据可以与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共享。有了BIM这样的信息交换平台,业主、管理公司、施工单位、施工队等众多单位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享受数据,沟通更便捷,协作更紧密,管理更有效。

5.积累经验

保存信息的模拟过程可以获得施工中不易积累的知识和技能。

四大音符

1.公司和项目之间的合作

从接触的BIM项目来看,大部分企业都是引入BIM,然后进入项目应用。那么就要解决企业和项目的矛盾。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需要在公司内推广新技术,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项目的目标非常明确,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增加收入。两个目标是继承的,需要解决公司和项目的关系。企业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在计算机硬件、人力等方面为项目提供支持,并制定项目BIM工程师免费培训、奖金等政策。等同于项目部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通过BIM的三维可视化和丰富的信息优势,提供公司的应用经验和成果。

2、人员协调

事实上,BIM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项目部门,甚至分支机构,因此很难保证人员的工作时间并协调他们。BIM负责人最好对人员有充分的领导权,保证主要人员的时间。

3.避免与生产脱节。

项目期间,阶段性成果需要及时沟通。有些BIM应用和项目施工是分离的,施工管理人员很少进BIM办公室,而是问BIM,BIM工程师也在忙着建模,BIM为了BIM变成了BIM。

4.保持BIM工程师的热情。

只有每个阶段都有成绩和进步,才能保持人员的积极性。

五大误区

1.BIM技术没有被列为企业战略。

很多企业只是被动的完成业主或者招标的要求,没有意识到这是行业革命的开始,被动的应用BIM并不能获得很好的回报。一些自私的管理者甚至害怕透明度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当这两种心理在管理中占多数时,BIM应用一旦遇到阻力,就无法克服。

2.BIM就是建模。

客观来说,目前国内BIM的应用是从设计院开始的。起初设计院采用的BIM的一个核心功能确实是建模。然而,BIM的最终目标是基于设计阶段创建一个基本模型。随着建设进程的深入,不同阶段会逐步加载相应的数据和信息,达到协同使用的目的。所以建模只是BIM的一个功能,但绝不能等同于建模。

3.对BIM的期望太高。

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都会让大家在短时间内兴奋起来,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软件是万能的,系统是万能的,信息是万能的。很多施工企业基础管理差,项目管理差,成本流失严重。认为引入BIM可以脱胎换骨,瞬间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这显然是一个逻辑错误。事实上,BIM,或者说其他信息技术手段,毕竟是一种技术工具和管理工具,最终还是要靠人来控制和使用。所以BIM对于企业管理的完善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因管理不善而雪中送炭。

4.将BIM技术作为成本引入,投入不足。

领导对BIM一直没有深入的了解,只是回应业主和招标的要求。从一开始,BIM技术就被视为一种成本投资,而不是一种提升竞争力和效率的投资。投入不足导致BIM技术方案选择落后,无法聘请好的应用顾问,无法获得正确的实施经验,导致失败。

5.还没有找到好的实现方法。

很多企业只是被动的完成业主或者招标的要求,没有意识到这是行业革命的开始,被动的应用BIM并不能获得很好的回报。一些自私的管理者甚至害怕透明度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当这两种心理在管理中占多数时,BIM应用一旦遇到阻力,就无法克服。

关于BIM软件,你需要知道学什么软件,怎么学最有效:

Revit软件是BIM系列软件的核心。学习Revit可以创建三维模型,这是基础建模阶段。在Revit建模的基础上,用Navisworks做碰撞检测(敲黑板画重点的功能在工作中非常非常实用);用Fuzor,Lumion等渲染漫游。这些都是BIM应用阶段,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BIM实用技术。

Revit软件是BIM系列软件的核心。学习Revit可以创建三维模型,这是基础建模阶段。在Revit建模的基础上,用Navisworks做碰撞检测(敲黑板画重点的功能在工作中非常非常实用);用Fuzor,Lumion等渲染漫游。这些都是BIM应用阶段,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BIM实用技术。

最后强调,BIM的自学离不开现场实践。

以BIM为核心技术,无论是进入施工单位还是BIM咨询单位,都需要了解现场施工。

因为即使建模再精确,施工中还是会有偏差。如果不了解施工的具体情况,那么建模和施工是相互割裂的,BIM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

所以,学习BIM技术后,前期一定要经常去现场,和现场工作做比较。如果遇到不一致的地方,要考虑是调整模型参数还是调整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