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还需要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课程吗?
“5+3”住院医师培训制是指2015以后新招聘的住院医师,参加工作后进行带薪培训。
2015,各省(区、市)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进入新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一、什么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对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生,即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学生,在医学院校毕业五年后作为住院医师接收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按照内科、外科、全科、儿科、精神科等不同专业方向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教育,主要模式为“5+3”,即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五年后,进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在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具有良好临床医疗和教育培训条件的培训基地进行,主要在相关临床科室轮岗。受训者在经验丰富的上级医师指导下从事临床诊疗工作,接受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育培训,重点培养和提高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能力,使其能够独立、正确、规范地处理临床常见问题,为今后处理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临床实践技能,完成培训并通过过程考核和毕业考核者,可获得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
二、为什么要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国内外长期的医疗卫生实践证明,高校医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医学毕业生,医学毕业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生需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毕业后医学教育。目前世界各国一般将医学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即终身教育)三个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萌芽于19年底,实施于五六十年代。目前,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省、香港、澳门已经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需要对招生对象、培训模式、培训招生、培训基地、培训内容和考核认证等医学教育措施做出规范的制度安排,还需要
明确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改革等相关政策保障。此次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统一设计,做出了基本制度安排,有利于实现我国医师培训的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为654.38+0.3亿人提供安全、有效、高水平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特别是有利于实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从人才培养角度为实施分级诊疗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是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务实之举,是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有益探索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学教育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