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德班的深层思考
“面对困惑,大家从传统中选择资源来回答问题,是一个非常方便和自然的趋势。”任峰解释道,“我们首先要关注和面对这样一个选择。女性的社会道德、家庭道德、社区道德,是从这个群体的社会角色出发,表达自身道德要求的社会现象。男性也有这种需求,而教师、医生等其他特定群体也有道德和医德——所有的社会角色都有道德重建和价值重建的积极需求。”
青年学者、中央财经大学讲师苗尹稚认为,对女德班的评价应该具体分析。以“辞职”为关键词的女德班新闻一曝光,意外地引起了很多人的批评,尤其是那些尊重女权、主张男女平等的人。但是,这件事好像有些标题党。毕竟女德班遍地开花,参与者也不像网瘾少年训练营那样是被迫加入的。
女德班的崛起确实反映了某种现实。苗尹稚进一步解释说,客观地说,这只是传统文化热、个人修养热这一宏观背景的一部分。即便单挑女性会让一些人觉得眼花缭乱,但男女本身毕竟是有差异的,没必要把差异简单的当成虐待。
其实女德班和成功学、外语、海外辅导培训班没有本质区别。生活在市场经济中,如果我们想防止被欺骗,我们就必须睁大眼睛识别自己,并经常反思和评估自己。
总之,没必要对女德班太过“仇视”。说到底是民间业余教育或者个人身心塑造的一种方式。既然不是统一授权经营,那质量参差不齐也是正常的。即使整体趋势保守,也不会在当今高度视听刺激的消费文化中造成社会风气的大逆转。我们不必笼统地把女德班捧上天,也不必一棍子打死。误入歧途的传统只是一门精明的生意。
任峰提到,面对这种道德重建的社会需求,首先要客观看待,在追逐和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果出现问题,需要仔细鉴别,理性选择。比如媒体报道的女德班的16字“原则”,就属于追求传统过程中的某种偏差。
针对此案,评论员江晶晶表示,这是赤裸裸的鼓吹“女性服从”,可能会给人一种时空混乱感。需要注意的是,在男女平等成为主流价值的当下,任何强调女性“隐忍”的观点,都势必面临“道德不正”的挑战。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出现一个欣欣向荣的女德学派呢?
江晶晶解释,或者这只能说明民众的逻辑思维训练还是有限的,所以很容易被极具煽动性的“女性教育”所说服。今天,仍有太多的人醉心于“神秘莫测的传教方式”,不习惯于基于理性精神和方法论的思考和判断。
女德学派和女学教育在本质上仍然属于“经验主义”的范畴。一方面自我意识强,高度依赖观众的经验和感悟;另一方面,缺乏内部秩序和统一标准,往往花样繁多,说法不一。如此极不完善的理论体系却赢得了无数粉丝,这当然与观众缺乏自我辨别能力有关。
此外,江晶晶认为,所谓的女德班流行浪潮,反映了部分现代女性在面对家庭危机时的无助和不知所措的困境。他们解决不了真正的威胁,于是求助于洗脑和女性道德之类的说教来催眠自己。
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危机,也可能助推这个女德班的市场繁荣。夫妻关系和家庭结构的脆弱,让部分女性迫切寻找应对策略。恰在此时,女子道德学校之类的机构以极其坚定的语气兜售着最便捷的解决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女德派与国学复兴无关,只是一桩精明的生意。女德复辟,让一部分人赚得盆满钵满,却让另一部分人越走越远。每个人都知道,试图应用有缺陷的理论来解决自己的具体困难是徒劳的。民间学者和官方需要沟通互动。
Xi安工业大学讲师费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其优秀文化可以作为德班女性的一课,但更好地为女性树立自强、自尊、自信才是根本,绝对不能一概而论。美德,本来就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需要客观做事的,怎么会是一个“忍”字呢?
如何让女性群体健康科学地树立自尊自信,确实是今后需要关注的问题。跳出这个新闻,我们就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人们在试图解决所遇到的道德困境时,如何获得一种理性有效的启发或指导?
任峰解释道:“我在这里经常看到一个表情。什么是糟粕?本质是什么?如何区分糟粕和精华?如何与现代价值观、人的生活、认知形成良性关系?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和挑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只能靠我们在实践中的探索,用实践来回答。而实践过程中是否有很大的空间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任峰根据现实情况,建议社会各界分层次推进此事。
首先要有一个以人民为主体的群体去长期探索和积累。每个人都要做这个探索,过程中要有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有评价,判断,规范。这是其中一个层面,这个层面的社会空间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包容。
真正的困境是,相对于这个层面民众的强烈需求,另一个层面,也就是与儒家、儒家等传统文化相关的精英层面,却跟不上。比如学院里的研究要和人民群众有互动,而且是更好的互动。目前有两张皮:人民群众的兴奋程度在学院里不得而知。如何让这两股力量互动,是未来需要探索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