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简介
杨,9月出生,1941,山东招远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现代汉语语法,现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73年2月至1974年7月就读于天津财经大学外贸系,1974年9月至1978年9月在天津市虹桥中学任教,1978年6月至今在天津大学语言学院工作。北京语言学会副秘书长。
1981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硕士。1981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语法理论、自然语言理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师从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将逻辑学引入汉语语法系统研究,以研究员身份出版专著《汉语语法理论研究》1996。
杨先生学术活动广泛。除语言学外,他还在文学艺术、目录编辑、古籍整理等领域撰写和出版了著作,大部分署名为林·。他还与朋友、朋友合作,引进二十世纪西方著名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的艺术理论著作,翻译、修订《艺术与幻觉》、《艺术故事》等名著。特别是他以致力于中国古代文献的收藏和研究而闻名,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2013,杨病重。有一次,他对朋友说:“我要休息一年,写完《语法理论体系》、《人间词话》、《华》和《版本学》。”这无疑意味着他将继续以举鼎之力推石。幸运的是,《与外界对话》的手稿终于完成了,程凯先生看到了这本书的出版。
2014 10 18、杨写的《倾诉衷肠诗六首》:“不辜负春,万物将新,人群中满是朋友。许多庸俗的人跳着跳着,都羞于步邯郸的后尘。”(1)“我在西方流浪了半辈子,我的血是不卖的。”趁着钓鳌的兴致(后来改成你别笑),吐珠吹走了九天的风。" (2). "秃鹰寂寞时,世界冷暖。宏图在飞,未必伊拉克人不会迷失自我。”(5)“心血来潮”是指高考后恢复考研,而他在中学时似乎已经休学了。他所有语言学专业以外的知识都是靠自学,包括外语。
2015年8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第二,语言学研究
在1978期间,杨先生申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生的研究生学位,并提交了一篇关于乔姆斯基的论文。后来他对语法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他的志向是创造一个全新的汉语语法体系,其理论基础是公理化,也就是演绎。1996出版的《汉语语法理论研究》是他实现自己想法的第一步。他在书中极力突出假设的力量,强调公理的重要性。他讨论了元语言,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优缺点。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为佳作,特别是语言学家王宗炎先生为他写了书评,更激励了他。
杨先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多年。在《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一书中,杨先生认为,每一部语法书,不管上面包括什么,只要是试图从哪些方面勾画一种语言的面貌,都是在从侧面描述那种语言的结构模式。用这本书的话来说,就是在给那种语言一个模型,从某些方面模拟那种语言的活动方式。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如果我们对语法的范围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语法书的内容就会不一样,甚至差别很大。所以我们在评论一本语法书的时候,不能不先看它说的语法包括了什么,因为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内容,可能会影响它对一些问题的处理。
在《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一书中,杨先生强调:“当我们试图用一种语法模式来描述一种语言,或者写一本关于语法的书时,无非是看得清楚,知道得明白。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我们要描述的语言是什么,看清它的脸,然后我们需要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来模拟它的活动模式,反映它的脸。具体来说,就是收集能代表语言的语言材料,用一种通用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可以为任何一批有些* * *,在不需要准确理解那些事物个性的时候,它可以作为它们的代表,在需要准确理解那些事物个性的时候,它可以作为准确描述它们的出发点。”杨逻辑研究的特点是先弄清对象是什么。
在语言学研究的工作中,杨先生有一个始终如一的想法,就是要调和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之间的紧张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要用理念世界永恒的数学规律来驾驭现象世界瞬息万变的语言。恐怕就连杨都不知道这个作品是否能够完全实现。即便如此,他也一直在试错中摸索,一直伏案写作,不断变化,就像陈景润先生计算哥德巴赫猜想一样,不知道论文堆了多高,却想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在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建树。这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写作语法。它不仅涉及语言的规则、句型和结构,还涉及哲学思辨的公式、定理和假设。这是思想家的作品。他似乎是一个人,随着日月的游荡,沉浸在个人想象和大量卡片琐碎信息的交互反馈中。十几年了,有点像《西西弗斯》里常年推石头上山。
杨先生语言学研究的代表作主要有《现代汉语法学研究》(单篇著作)、《广义谓语宾语类型研究》(论文)、《现代汉语语法元理论研究综述》(论文)、《社会科学新方法系列》(语言学与符号学主编)、《主谓式句法范畴的逻辑分析与话题概念》(论文)。
第三,古籍研究
《在休闲自习室读秘书》是杨先生的第一本关于古籍的书。先生,这本书语言简洁,他对古书一一放轻松。收录的文章有孔子自学、古籍考证、专业书籍书评、版本宏观总结等。看字,书既从容又广博,闲适二字名副其实。
从小受古书影响,又因为许下修改歌词的誓言,杨先生收集了一部词集,走上了不归古书的道路。杨先生除研究语言学外,还特别重视古籍,尤其是词学古籍,广泛搜集和学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杨先生在《读书》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有“关于从这本书的序言中可以看出,杨先生沉浸于古籍的主要原因是他的个人生活和阅读经历,这一点在1996出版的《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一书中已略有揭示。在这部纯理论的作品中,尽管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试图构建一个宏大的语言学元理论结构,但也透露出作者的乡愁。在《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简介》中,作者仔细回忆了当年买先生语言学书籍的故事,也流露出对华先生作为数学家自学成才的钦佩之情。这本书进一步呈现自己:第一册的四篇文章,是作者对古籍的个人感受和理性思考,也是怀旧与逻辑交织的素材。如果说语言学理论是一种玄学,那么古籍版本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实学。杨先生近30年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在两者之间从容游走。这也是杨先生研究古籍与其他学者的不同之处。
杨先生对古籍的研究,不仅着眼于古籍的内容、形式、存世,而且特别注重古籍个案研究与模型综合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方面,作者写了十讲,讲了古籍版本的知识,古籍版本的价值,古籍版本的各个方面。很遗憾,以上文章在本书中找不到,可能是因为收集的都是闲言碎语,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本书包含了对明代雕版初版残迹的简要分析,通过对碎片的理性思考,将古籍版本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而促进了人们对古籍的认识。
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现问题。对于同一本书的版本与印本的关系,学术界往往关注版本,而不关注同一版本的不同印本。作者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臧刻宋诗300首,初版印本中有不同语言的不正确用词,如“如何”为“忽”,将“去”为“活”,但后来的印本有所改动。但在后来的印本中有补遗,增加了新的错误,如将“展”误为“顾”,将“迟”误为“和”。又如清光绪二十五年王四印本梦窗词甲、乙、丙、丁,校对有异。刚开始印刷版16处校对,9处不变,白版6个字不变,黄版2个字不变。这些细微的差别,不仔细比较是无法理解清楚的。
对此,乔秀燕和杨先生的看法一致。乔说:“尽量多接触同一个版本,也尽量多读不同的版画。通过观察不同版画之间的差异和变化,形成版本概念。一个版本出版以来,每次的印刷条件都不一样,修订版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要想全面理解,只能多读不同的版画。比如,要了解一个人,就需要尽可能多的接触。”作为一个学者,杨先生通过自己阅读和藏书的亲身经历,提出古籍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读书。他写道:“除了多读古籍目录和碑文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多接触实物,仔细观察,逐步积累经验...,而最重要的是‘多读书,慎思其余’...,无论欣赏还是收藏,都要读书,通过读书才能获得真正的乐趣。比较同一本书不同版本的差异,你会对古籍版本有更深的了解。”这是杨先生的亲身经历,值得从事古籍版本研究的同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