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

论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

导读:学习和运用正确的餐桌礼仪,不仅是自我形象的需要,也是提高双重效益和竞争力的需要,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学习其深层次的原因。下面简单分析一下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中国的餐桌礼仪

中国自古以来?礼仪之邦?、?食礼之地?。理解仪式、实践仪式、观察仪式、重视仪式的历史源远流长。《礼记》记载“夫礼之始,始于饮食。”最早的食礼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直接相关。关于这一点,《礼记》中有一个大概的描述,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在燃烧的石头上烤小米和猪肉块来供奉食物,在地上挖洞当酒瓶用手供奉饮料,用绑着茅草的长木槌敲打土鼓,以示对鬼神的崇敬和祭祀。后来的食礼从人与鬼的交流扩大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此来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渐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客礼、良礼?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仪的基石。

据文献记载,至少在周朝,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饮食礼仪体系。作为汉族传统的宴会礼仪,它有自己的一套程序:主人会在那时把客人请到门外。当客人到达时,他们互相问候,把他们介绍到客厅,并提供茶点。客人入座后,引导客人入座,左边为上,视为首席。相对于第一个座位有两个座位,第一个座位下面有三个座位,第二个座位下面有四个座位。客人落座,主人敬酒夹菜,客人以礼物互致谢意。席间上酒也有一定的讲究:先敬长辈和客人,最后才是主人。宴会结束后,引导客人在客厅就座,奉上茶水,直至告别。这种传统的宴会礼仪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如山东、香港和台湾省都保留了下来,并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有所体现。受清代西餐传入的影响,引进了一些西餐礼仪,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使饮食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餐桌礼仪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中国,餐桌不仅是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场所,也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甚至是提醒人们经历的场所。餐桌礼仪反映了一个人的教育和素质。因此,在中国遵守良好的餐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西方餐桌礼仪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塔姆嘉王朝,当时受拜占庭文化的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精心制作的礼仪。到了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礼仪更加复杂,甚至专制。皇帝必须坐在最高的椅子上,每当音乐响起,王公贵族都要把盘子递给皇帝。17世纪以前,传统习俗是戴着帽子吃饭。在帝国时代,餐桌礼仪复杂而严格,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用餐习惯。高卢人坐着吃饭;罗马人躺着吃;法国人从小就学会把手放在桌子上;英国人不吃饭的时候应该把手放在大腿上。欧洲餐桌礼仪是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的。12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变得更加优雅精致,教授礼仪的书籍相继问世。

今天,餐桌礼仪在欧洲国家继续传承。西方家庭有把餐桌当作教室的习惯。

庸俗。从孩子上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在西方,孩子们通常在四岁时学习所有的饮食习惯。五岁的孩子愿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饭前摆好所有的餐具,饭后收拾餐具。此外,他们还非常重视环境教育,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是可再生的。环保餐具?哪些是不可再生的?永久垃圾?。教育孩子尽量少用罐头等现成食品,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因为他们知道?滥用资源就意味着侵犯环保?。

第三,中西餐桌礼仪的差异

中美两国的餐桌礼仪差异很大,各有特色,体现出不同的餐桌礼仪。

(一)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一直是礼仪之邦,对饮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孔子在《礼记》中说?饮食男女,一个人的伟大愿望是存在的。?孔子的人生观:每一个人的生命都离不开两件大事:饮食和男女。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饮食。在招待客人时,中国主人通常会非常重视他们。桌上的菜一般都很精致珍贵,讲究荤素搭配和色彩。在地位或文化水平较高的家庭,连菜名都有特殊的含义。而西方国家更珍惜时间,以效率为原则工作,所以快餐店很受欢迎。甚至在招待客人的时候,主人的准备也和国内大不相同。主菜大概就是几样稀有但珍贵的蔬菜。

(二)表格语言差异

请客人吃饭也有很大的区别。在中国,就算桌子上的菜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主人也会说?菜少,招待不周,请多包涵?;而西方国家的主持人会随便说?请随便吃些蔬菜。看起来很自然很随意。同时,中国的主人还会时不时地给客人的碗里加新菜,往往客人的碗里都是主人夹的菜,但这在西方是很不礼貌的,主人的布菜会让客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中西方餐桌上的气氛完全不同。中国人讲究热闹,所以经常在饭桌上大声说话。虽然气氛很融洽,但在西方人看来很没教养。西方餐桌礼仪讲究礼仪和修养,整个用餐过程要非常安静优雅。

(3)座次不同

中西方都非常重视宴会活动过程中的座次安排,中国人喜爱传统思想中的八仙桌。宴会中,年长的长辈或主人,以及尊敬的人坐在主位,其他客人会依序而坐;在西方国家,招待客人时,习惯上使用长桌。主人将坐在桌子的两端,而客人将按顺序就座。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观念的差异。中国人喜欢快乐的感觉,所以他们选择圆桌。在桌子造型的采用上,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崇尚自我、个性、张扬,这符合西方的特点。

(四)餐具陈列和使用的不同。

筷子是中餐中最重要的餐具。使用时,吃饭前筷子必须整齐地放在饭碗的右侧,吃完后整齐地放在饭碗的中间。不管筷子上有没有食物,都不要去。

舔;与人交谈时,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垂直放在食物上。

脸;不会用筷子剔牙?抓抓食物以外的东西。勺子主要用来喝汤,有时也可以用来盛较小的菜。用勺子拿食物时,不要装得太满,以免洒出来弄脏餐桌或衣服。用勺子拿食物后,立即吃或放在自己的盘子里。如果

你拿的食物太热了,你可以把它放在你自己的碗里,等它凉了再吃。千万不要用嘴吹,也不要把勺子放进嘴里或者反复吮吸。

西餐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叉左刀右,刀尖朝上,刀口向内,勺子放在盘子前面,主食放在左边,餐具放在右边,其余器皿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从左到右排列,依次是烈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在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如果你需要在客人坐下之前在盘子里放东西,餐巾就放在盘子旁边。餐具要由外向内拿,切的时候可以用法式,即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边切边用;也可以用英美式,即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切完再用右手叉&;一般右手拿勺子和杯子,用餐具将食物送入口中,而不是举起盘子。用刀叉吃饭时,刀是用来切食物的,叉是用来把食物送入口中的。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刀叉的一端不可放在盘子上,另一端放在桌子上;吃饭时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要呈八字形,分别放在盘子边缘,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要继续吃;餐后将餐叉背面朝上,刀刃向内,餐叉并拢,放在盘子上,表示用餐结束。用肢体语言交谈或传递食物时,应放下刀叉,不要用手在空中挥舞。用过刀叉后,应横放在盘子中央,不要放在盘子边缘或餐桌上。

三,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原因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受不同文化内涵的影响,中西思维方式不同,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思维是全面的,在思维过程中注重集体利益,而西方人更喜欢分析型思维,在思维过程中注重个体,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注重个性的张扬。比如在中国的课堂上,对课文的解读被规范为对段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目的等。,而且同一篇文章得出的结论都差不多,而西方人会在文中寻找做人的哲学,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中国的学生在解读灰姑娘的时候,总是一致认为继母和姐姐都是坏人,灰姑娘是个善良的女孩,而西方的学生会得出各种结论:继母对孩子很好,是个好妈妈,灰姑娘在家人不在的时候偷偷去跳舞是不诚实的。

(二)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传播的核心,价值观是个体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传播形成的模式。他们是最深层的文化,所以我们的价值观反映了我们不同的行为和思维。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而个人主义在西方思想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主张努力调和各种矛盾,以达到双赢的结果。而西方则以个人兴趣为主,注重自我和人格的张扬。价值观的差异影响深远,不仅是思想上的,还有整个国家的制度。

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方餐桌礼仪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对跨文化交际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与西方人交流之前,了解对方的餐桌礼仪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