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怎么写?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和应用数学充满信心。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尤其是在我们的小学数学中,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数学,学生身边很多熟悉的东西都是数学的“活”教材。德国著名思想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历史的,所以也是丰富的。作为教师,要合理利用生活素材,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建立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比如在教“百分比应用题”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本班男女生人数与组数的关系设计练习。六年级有60名学生,包括33名男生和27名女生。这个班男生占百分之多少?班上女生占百分之几?同学们也可以自由的出题。学生会就编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的话题。这样学生就觉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例如,学生很难区分几何图形。我们在教授对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理解时,可以先用幻灯片把平时看到的桌子、书、红领巾、球等实物展示出来,然后把实物去掉,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几何形状,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就在身边,感觉数学不再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