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中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非常严峻,而且伴随着传统的春节,影响广泛。当疫情来临时,我们通常会感到恐慌和焦虑,尤其是我们在疫区的战友。这是特殊情况下的正常心理反应,随着疫情的控制会逐渐缓解。但如果过度反应、恐慌和焦虑持续存在,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导致非理性行为。
1,疑病症,担心被传染。有些低烧患者因为怕被落下,不敢去医院。一些人感觉被“新型冠状病毒”包围,听到各种疫情信息就莫名紧张,一些患有身体或精神疾病的患者病情加重。有人怀疑自己得了“肺炎”,多次去医院,要求医生尽快诊治。
2.紧张焦虑。如果你感到不安,坐立不安,情绪失控,容易发脾气,不受控制地关注各种相关信息。我总是担心“肺炎”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身上。特别是我们很多官兵的家属都在很远的地方,他们特别担心疫情要控制多久。
3.抑郁症。感觉悲观,打不起精神,容易哭,不开心,无聊,没兴趣,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有的还瘦了。
4、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睡眠模式紊乱,质量差。
5、强迫症症状。主要是反复洗手,很难控制自己。有些人有强迫症思维,反复思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严重后果,并为之感到痛苦。
6.身体症状。人在承受巨大压力时,不良情绪往往会转化为躯体症状,这些症状往往包括躯体疼痛、头晕、乏力、口干、低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表现。
7.与压力相关的身体疾病。持续的情绪压力会导致多个系统出现问题。比如呼吸系统表现为哮喘发作、气道异物感、胸闷、干咳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开始或恶化。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特点是代谢紊乱、血糖不稳定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心血管系统的特点是长期应激后血压升高,诱发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消化系统表现为各种胃肠道症状,如打嗝、腹泻、便秘、消化道溃疡等。
自我心理调节与干预的几点建议
1,提高认知。
了解重大疫情发生时正常心理反应与躯体反应、情绪与躯体症状的关系。积极调整心态,一方面会缓解躯体化症状,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不可分。规律的日常生活、健康的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规律的睡眠都有益于身心健康。
当不能分组训练,外出或被孤立时,相应调整生活,短假进行室内活动,如读书、做健美操、放松训练等。可以做一些平时没有时间或者机会做的事情,比如和家人聊天,下棋,和孩子做游戏等等。一家人在一起,有更深入的交流,促进家庭和睦。
3.调整情绪,接受现状,加强社会支持系统。
通过各种现代通讯手段,联系亲友、同事等。,倾诉感情,保持与社会的沟通,得到支持和鼓励。主动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生活在友好的社会环境中,不仅可以缓解负面情绪,还可以通过正面情绪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4.信息来源的简化。
主动避免信息过载,适当隔离负面信息和情绪。由于现代通讯手段和自媒体的发展,关于疫情的信息几乎铺天盖地。而个人识别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信息可能会自相矛盾,有的甚至是谣言,不仅导致信息过载,还会导致不确定性增加。所以要学会限制信息获取,只关注权威的科学信息,不阅读、不相信、不传播来源不明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