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提到生态文明建设,人们会想到一首《请来天涯海角,那里四季常在……》,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美歌曲,唱出了人们对海南优美环境的赞叹。自2000年9月起,海南省以“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题,推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截至2008年4月,* * *已建成7774个文明生态村,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33.4%。当地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增加,文明程度提高。琼岛开满了生态文明之花。海南省抓住良好生态环境的突出优势和长期支撑,坚持生态立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在发展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取得显著成绩。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生态问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事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不仅影响发展全局,也决定发展的可持续性;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态繁荣导致文明繁荣,生态衰落导致文明衰落。灿烂的中华文明与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条件密切相关,而印度河流域的宜居环境则塑造了古印度文明。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繁荣的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地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使文明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工业化的早中期,当代世界所有发达国家都走过一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那就是先污染后治理。今天的伦敦环境优美,却曾被称为“雾都”。65438+20世纪50年代,伦敦是一个被各种工厂包围的城市。烟尘笼罩着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体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特征。长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在人类物质生产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耗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已经超出了地球资源的合理范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越来越多地反思和理解自己与自然的关系。1972年,联合国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庄严宣告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相继出台,标志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成为世界知识。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中国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经过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6543.8+0.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正在逐步富裕起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生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匮乏,人均耕地、淡水和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人均占有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3970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水土流失土地总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7.1%;平均农田受旱面积近4亿亩,受涝面积654.38+0.5亿亩,粮食损失约654.38+0.00亿斤。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中国受到传统发展模式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在大部分经济指标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十五计划规定的环境指标没有如期完成。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资源环境相关规划目标任务艰巨。历史和现实都告诫我们,必须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给人民群众一个美好的生活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200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禁令一出,触动人心。曾几何时,塑料袋因其方便和便宜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它们日益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是应该继续依赖塑料袋的便利而忽视其危害,还是认真地为环保做出新的选择?“禁塑令”的实施,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保护环境的坚定立场和决心,也有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是我们党在实施科学发展观伟大工程过程中获得的新认识、新理念、新任务。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标志着当代中国生产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新贡献。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当务之急是解决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低水平”、“不完全”、“不平衡”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思路和方式,继续走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增长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道路,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资源供给不足、能源短缺严重、环境压力加大,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制约因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出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新路。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内在统一,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立足点和归宿。同时,生态文明的本质是科学发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既有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绿水青山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文明的生态,生产力的发展就无法持续;建设生态文明,正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在生机勃勃的绿水青山中不断追求和享受幸福,才能真正拥有厚重的“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沟通融合的状态。没有生态安全,人类将陷入最深刻的生存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全社会的认识和行动,五年间降低供电煤耗22.4克/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85万吨,节电24.3亿千瓦时,节约燃料38.5万吨,直接实现节能价值33.5亿元。同时,规模五年翻番,装机达到6302万千瓦,效益翻两番,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利润4000万元。这是中国华电集团在科技发展节能减排攻坚战中交出的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答卷。华电集团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清洁发展的成就表明,只有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先行。要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民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强化经济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观;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培养生产力的环境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子孙后代的意识,使生态文明理念成为654.38+0.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理念和自觉行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树立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观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逐步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坚定不移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要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作为两条“高压线”,运用先进技术加快改造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严格的制度是保障。要完成硬目标就要出硬招,不动真格就拿不到蓝天碧水。要像控制人口和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格的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和手段,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和考核制度,把降耗减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绩效监督制度和行政问责制,坚决惩治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的理念和责任。 当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们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自觉行动,青山不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光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