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010-04-13 10:37:50 |分类:继续教育计划|申报|按店铺名称订阅

下载LOFTER客户端

校本培训和学习计划(2007-2008年)

在市教研组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我们下大力气研究了“语文课堂如何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一课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和经验。下面简单总结一下。

1.学习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理论为了使学生在课内和课后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积极提升自己,更好地把学习语文和学习做人结合起来。主要学习了以下理论:1,自主学习理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中的作品和价值观只能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而生成的。2.合作学习理论。前苏联的教育家莫纳什·威利和萨塔洛夫认为,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教师和学生可以建立相互合作、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以生动多样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多元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人物形象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针对这种情况,尤其需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取长补短,变得更加博学多才,全面发展。3.探索学习的理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一种研究的态度”。同一语言的探究性学习应以文本、自然、社会、自我为探究对象,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社会调查、实地观察、人物访谈、体验式学习、课堂讨论、查阅资料等。这种探究式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在更高的水平上学习。

二、研究特色课堂教学模式为了实现以教学实践丰富和发展学科的预期目标,为教学特色建设提供教育资源和有力支持,我们积极整合各教学环节有效实施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的途径和一般流程,构建了“引激→自主创造→合作互动→导探释疑→迁移实践”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框架。1,借助信息技术,导入令人兴奋的兴趣,创造场景。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将图、文、声、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内涵转化为情景交融、图文并茂的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和理解,为语文教学创造了一个新的互动空间,仿佛身临其境,见其人,闻其声,见其形。比如下载大量的动植物化石图片和侏罗纪的图片,可以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图像的视觉感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个人情操,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体验,塑造独立的人格。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提升。2.自主创建电子阅览室和网络教室供学生上网,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老师的要求自主进行网上学习。比如初一两个信息班进行的“四个一”活动竞赛,以教材为例模仿学习,进行创新。整个比赛大力倡导一个口号:“像学者一样认真阅读,像作者一样创造性写作,像书法家一样正确书写,像工程师一样灵活运用……”,加强了独立性的培养,增加了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创建一个“励志格言”电子标签和一个寓言的过程中,学生们首先在网上搜索和学习著名和伟大人物的励志格言,然后在网上学习伊索寓言,然后开动脑筋,用精美的文字和插图创建自己的励志格言和寓言故事。效果很好。3.在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提倡“师生合作互动”和“生生合作互动”。目的是以多媒体教学环境和网上资源为单位,相互辩论,相互启发,共同努力,取长补短,思想碰撞。浅的得浅的,深的得深的。通常在小组学习时,会展开小组间的挑战比赛,从而增强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比如教四个寓言——蚊子和狮子、赫尔墨斯和雕像制作者、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你可以即时上网看这些寓言的VCD片,看图模仿角色进行讲故事比赛。再比如10的皇帝新装漫画图片下载,引来学生的阵阵笑声。在将这些漫画图片与情感音乐搭配后,学生们被要求分组复述故事。这种效果当然是无法形容的。这不仅改变了许多语文教师只用录音机播放示范朗读录音的固有形式,而且在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中,积极努力加强“说”能力的训练,做到“促学生想说,教学生说”。4.探疑解惑的过程是以问答式思维问题为基础的。学生先学,先探索,教师后讲,再帮助,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索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学习新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比如在教“两首诗”的时候,要求学生第一次自己读,感受和探究:这首诗写了什么?第二遍自己读,探究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哪些情绪?第三遍自己读,探索感受:纸船和金花表达感受有什么好处?每次自己看书,老师都不急着让学生回答,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和探索。有些学生在探索和思考方面不太理想。老师让学生多读几遍,有时要求默读,有时抓住关键情节一起读,示范阅读。因为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时间,所以很多学生在交流报告中都有话要说,就连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学生也经常会问一些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引导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究不自觉或流于表面的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我,发展了个性,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探究的成果和收获,逐渐消除部分学生的顺从感、自卑和自卑感。5.把练习册上的知识转移过来只是一个例子,多学点知识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特别注重学生的迁移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有的同学擅长文字处理,有的同学擅长绘画,有的同学擅长制作网页。比如,根据实验班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开展了以下“多一活动竞赛”:(1)设计“励志格言”电子书签名赛;设计一个自由命题的电子手抄报比赛;创建一个电子寓言;设计一个以关爱我们的母亲河为主题的广告;.....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竞赛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谦虚好学、乐于助人、新颖精致、自我超越的良好品质。我们在构建这样一个模型的时候,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一定要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怎么讲。模型中提到的各个环节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灵活把握,教学才能丰富多彩。

第三,探索有价值的课堂教学策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要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基于此,我们在实验中研究优化教学策略的选择,探索常规可行的教学策略优化方法。比如作文《艰难的全运会与英雄的公民》的教学策略优化方法是:“看完了解作者和背景;二读把握声调,带着感情大声朗读;三读明确重点,梳理结构;四、读味词,挖掘内涵;第五遍阅读概括主旨,抓住中心;第六读联系实际,提高认识。”所谓“一本书读百遍,其意不言而喻”,其中选取了“小组阅读”、“集体阅读”、“倾听阅读”、“欣赏河山画卷”等形式,并配以“文、声、画、像”等媒体信息,教学效果良好。比如寓言《赫尔墨斯与雕像制作者》和《蚊子与狮子》的教学策略选择是:1。热情的介绍图片;2.介绍入选作品;3.速度感知内容;4.总结寓言的要旨;5.研究分析难点;6.总结文体特征;7.口头创新的寓言;8.课后可选阅读。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策略选择必须把握的目的。比如《天上的市场》这首诗的优化教学策略是:1。看漫画《星空》——文字引起兴趣,引诗(听);2.看灯,伴着音乐朗读——把握音调,动情地朗读(朗读);3.看“郭沫若”的相关图片——了解作者,了解背景(说);4.网上找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复述故事,理解主题(说读);5.观看《牛郎织女》画面,随音乐朗读——品味特色,再现意境(说和读)。第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通过近两年的实验,经历了准备、试运行、可持续发展三个研究阶段。实验班从最初的1语文教学班扩大到高一所有语文教学班。通过师生互学,把学文学、写作、做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明显增强。本学期初,学校配备了近30台高配置的新电脑。在完善的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日俱增。学生创作的部分作品具有教学演示功能,如“保卫我们的母亲河——黄河”PPT广告标语制作、电子励志格言等。参与研究性实验的教师真诚、团结、合作、互动。继续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文的科学教学模式,继续研究相关的语文优化教学策略,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校多次举办的汉语公开课得到了市教研室和其他兄弟学校的好评。其中,我校参与实验的青年教师在市教研室举办的“三新”优质课竞赛暨教案评优中获得一等奖。参加项目实验的教师撰写了多篇教学教育论文,其中一篇获市级一等奖、二等奖。被辅导过的学生发表或获奖的作品也很多。

四、研究反思通过研究和实践,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我们发现现实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我们提出了下一阶段研究的五个重点,以进一步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新课程实施的水平:1,进一步引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改革,并以此为导向,有效地实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2、立足“自主”,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格和情感态度,切实提高自主学习和自主习得的能力。3.要不断改变“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在学习中享受与他人合作的快乐。3.要积极调整“引导探究”的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努力达到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状态,培养真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