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的艺术特色
广东汉剧的基本唱腔属于板腔,分为黄儿、西皮、大班、曲牌四类。黄皮板包括倒导板、头板、二板、三板、二六板、马龙头、叠板、哭板(滚板)、叫头(或哭段)等。,又分为“正向指”和“反向指”两种调节阀门。黄儿曲调流畅、宽广大方、优雅审慎,善于表达真实而悲凉的情感。西皮的曲调灵活、高亢、激昂、流畅悠扬,并婉转多腔,讲的是表达欢乐和感情。大班,原名“黄儿板”,轻松活泼,悠扬别致,宜喜不宜悲,常作为黄儿板情调不足的补充。曲牌杂腔包括一些曲牌、民间曲牌和一些梆子、昆曲。有100多首成套的锣鼓、唢呐曲牌、100多首民间曲调、400多首丝弦乐曲,可以用来烘托剧情的气氛,配合人物的表演。
伴奏乐器可分为文场和武场。文昌乐器包括头弦、二胡、三弦、肖珩、大唢呐、小唢呐、扬琴、笛胡、秦琴、月琴、椰胡、琵琶、古筝、芦笙和大提琴。有战鼓、大鼓、边鼓、大苏锣(又称“铜锣”)、小锣、碗锣、铜金、檀板、小号、大钹、小钹等。头弦、大苏锣、圆号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第一弦是导弦,适合伴奏成人假声。《大苏功》音色柔和、深沉、庄重,伴奏缓慢而平稳。号角声高亢、雄壮、暴力,在开阖中经常使用,声音有一种刺骨的恐怖感。所以在两军激战、朝廷死战的场面中,更能烘托出一种紧张、悲伤、恐怖的气氛。自清同治年间,广东汉剧逐渐盛行于省内梅州及客家地区,省内各大客家地区均成立了汉剧团:韶关汉剧团解放后,1960在韶关成立了粤北汉剧团,其前身是曾活跃于汕头的粤北业余汉剧团。贝约汉剧团的主要演出地点在粤北的曲江、翁源、英德、仁化、乐昌、乳源等县,以及李安平、和平、龙川、河源地区,还曾赴湖南郴州进行交流演出。和平汉剧团,和平县解放后的第一个剧种,成立于1961春节前。其主要演员和音乐人曾赴潮汕、梅州等地学习和培训。该剧团在山城和平县首次演出,一炮而红。后来又带着《血手印》、《窦娥袁》、《孟姜女》、《闹屋》等国剧节目在江西龙南、定南、全南、赣州等地演出,演出场场爆满,好评如潮。东江汉剧团龙川县汉剧团是粤北韶关地区的汉剧团。1963年,粤北汉剧团在龙川县新成立,定名为东江汉剧团。1963年,李安平汉剧团脱离原和平县,迁至连平县,划归惠阳区管辖。同时,李安平汉剧团成立。1965年3月,连平县汉剧团与惠州市汉剧团合并,更名为惠阳区汉剧团,现有艺人80余人。惠州汉剧团1963年恢复惠阳建制,辖河源、东莞、惠州、宝安、海陆丰等12个县区。这一年,第一个国营文化团体——汉剧团在惠阳成立。1964年初,东江汉剧团到惠州市区加入春节慰问部队,后在惠州市区设团址,取名惠州汉剧团。惠州汉剧团成立后,先后选派***20名学员分两组到梅州剧院学习,还邀请了广东汉剧院著名丑人罗恒宝、湖北汉剧院著名元老陈辉龙、广州乐团指挥杨伯平等加入。人才济济,阵容强大,表演完备,文武双全,唱功优美,相貌英俊,武艺精湛,伴奏精湛,圆满完成了惠阳地区12县市下乡演出任务,受到全区人民的好评。如1978年,剧团在惠州人民大会堂(现花都剧院)演出国剧《秦香莲》43天,演出47场,场场爆满,观众达54000余人,打破了惠州有史以来的最高演出纪录。剧团还赴梅州、潮州、汕头等地演出《瑶山春》等中国戏剧,座无虚席,轰动“中国戏剧之乡”。许多“汉剧迷”称赞该团演员阵容庞大,音乐人多,艺术造诣积累丰富,是一个堪比广东汉剧院的汉剧团。
该剧团不仅在惠州市演出时打破了历史纪录,下乡时也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比如有一次团在龙川演出的时候,一大群人在剧场附近的厨房里挑着米,端着菜做饭,等着看中戏。和平和六合演出期间,很多陌生人带着水果和食物来到后台,向演员和音乐人表示慰问。博罗县龙华镇委书记代表全镇送两头猪到惠州汉剧团慰问。这种情况真的很感人。
据统计,5月份从1965到1984,近19,* *制作上演了41部剧,其中古装剧17部,现代戏24部。中国戏曲、中国音乐成为东江人喜闻乐见的“乡村剧”和“雅乐”。河源评剧有着传统戏曲艺术的优良传统。李安平和平县很早就成立了汉剧团。龙川县是著名的客家地区的杂技之乡,紫金县是花朝戏的故乡。花朝戏用客家话演唱,流行于紫金、五华、揭西、兴宁四县,由客家村落的“沈超”仪式演变而来。河源的查剧吸收了汉剧、花朝戏戏、粤剧的长处,以河源市方言(注意不是沱城调)为演唱语言,故称查剧。
1984年5月,河源茶剧团被勒令注销。查查剧团原来的艺人几乎都转行了,分散在西部和东部。然而,这些致力于推广客家传统艺术的艺术家们从未改变他们对茶戏的热爱。老一辈著名演员:黄、黄一川、罗恒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曾谋、林、范开生、黄顺泰、、谢仁昌;著名音乐家:饶、罗旋、关世銮、钟开强。目前,广东汉剧学院在职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34人,初级职称25人。李(第二部《梅花》)和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主要演员有钟丽君、张光武、黄小北、、左雪芹、江、李、、苗、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