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社会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的分类,肿瘤是澳门头号城市杀手疾病,其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根据2007年的统计,这三种疾病的死亡率分别占32.2%、23.9%和15.7%。教育史
由于澳门早期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教育在澳门最初并不被重视。1535后,由于外国传教士来澳传教著书,进行社会文化教育。近400年来,澳门出现了两个社会:一个是葡人社会,一个是华人社会。这两个社会用自己的语言形成自己的小学和中学教育。为葡萄牙儿童提供葡萄牙语教育的官方学校是由教会和社区团体组织的。用汉语或英语教学的私立学校是由中国社会组织的。
政府对官办学校的教师有一定的资格要求,即教师必须经过师范教育的培训,但对私立学校的教师是否经过培训没有要求。只是在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后,澳门政府才开始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教育也因此开始受到重视。
1991年前,澳门政府对教育一直采取“免费教育”的方式,直到1991年8月29日,才正式制定了一套关于教育制度的法规,以适应当地社会未来的需要和发展。随着澳门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发展教育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教师是推动教育的主体。因此,在澳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推动教师教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澳门新政府承担了一部分教育经费。除了资助教师培训之外,它还在大学里设立了一个教育学院,进一步发展了教师教育。
在澳门,非高等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预备班、初等和中等教育以及职业学校。澳门的教育机构可分为三类:官立学校、资助学校和私立学校。澳门大部分学校是私立或受资助的,而政府开办的公立学校包括戈麦斯中葡中学、中葡职业技术中学和二龙后中葡小学。至于中学教育,澳门目前有465,438+0所学校提供五年制中学课程和三分之二中学课程,包括28所中文中学、4所英文中学、65,438+0所葡萄牙中学和2所中葡中学。另外,四所中学既有中文系也有英语系,还有两所国际学校。
目前,澳门没有完全统一的教育体系。因此,学校根据需要和目标采取不同的学制,通常是三种学制之一,即英语(与香港教育衔接)、葡萄牙语和中国。澳门政府对纳入公共教育网络的学校实行15免费教育,对未纳入网络的学校提供财政资助。
高等教育机构
澳门的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迅速。最大的澳门科技大学成立于2000年,是澳门主权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成立的第一所私立大学,目前正蓬勃发展。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东亚大学”(即“澳门大学”)成立于1981。开设的课程中,旅游与酒店管理、赌博管理、体育与运动、中医、翻译等比较有特色。
12高等院校如下:
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澳门城市大学、澳门保安部队高等学校(仅面向澳门永久居民)、澳门镜湖护理学院、澳门校际学院、澳门管理学院、中西创新学院、欧洲研究院、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技术学院。澳门成功举办了2005年第四届澳门东亚运动会和2006年10年底葡语运动会,其中主会场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已于2005年7月启用。此外,澳门已有多项建设开工并竣工,如渔人码头、鹿城金光大道、科学馆、HelloKittyland主题公园、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旁正在讨论的酒店等。除了在2005年和2009年在澳门举办第四届东亚运动会和第一届葡语运动会外,澳门还将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别举办第二届亚洲室内运动会、中国人民运动会和初中生运动会。
此外,澳门每年还有许多其他节日活动,包括:
澳门艺术节:澳门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盛事。
澳门国际龙舟赛: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龙舟赛在南湾水上运动中心举行。
澳门国际马拉松:是澳门最大的田径赛事,路线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岛、路环岛。
澳门大奖赛:第一站比赛于1953,65438+10月30日-31。澳门大奖赛现在是澳门体育和汽车界的年度盛事,比赛在名为东汪洋的跑道上举行。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澳门文化是具有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为精华的西方文化的并行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主、葡萄牙文化为兼容的多元化融合文化。
数百年来,随着内地居民不断从中国向澳门移民,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被带入澳门,形成了澳门华人的主体文化。如果说妈祖文化在澳门广泛传播的话,澳门有超过65,438+00座庙宇只供奉天后。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已经融入佛教和道教,成为一种多元信仰。
澳门曾经是宗教文化的中心,有儒释道等中国古代宗教,也有后来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在澳门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妈祖都在这里有所保留。比如圣保罗牌楼,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精华,是东西方宗教相互包容的杰作。1982年,葡萄牙和澳大利亚当局成立了澳门文化协会,以协助当局制定和执行文化政策。澳门文化社改变了以往文化只为少数葡人社区服务的现象,逐渐与民间展开对话,积极支持各类文化艺术团体举办澳门艺术节,促进中葡文化交流。
澳门共有14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9个展览馆和18个体育场馆。澳门最大的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而南湾的阅报室是大型的中文图书馆。澳门的博物馆主要保存和收藏澳门的文物和资料。澳门最大的博物馆开馆1998。
很多文人学者都有作品出版,也出了很多书,是澳门有史以来书籍数量最多的时期。澳门报纸每天大量报道澳门、香港、中国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环保和科技发展。澳门的民间团体、文化机构和学术团体也出版了各种小报、刊物和论文,呈现出蓬勃的文化景象。澳门没有自己的通讯社,只有外国通讯社或驻澳记者设立的分社。澳门有两家广播电台。1984年,澳门电视台开播,但澳门居民主要收看香港电视台的节目。
由于澳门是中国人居住在外国和实行信仰自由的地方,其居民的宗教也是多样化的。由于大多数居民是中国人,他们的信仰主要是儒教、佛教、道教和民间神灵。澳门华人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每年孔子的圣诞节,澳门孔子学会都会带领社会各界和学校的华人举行纪念和祭祀仪式。在佛教方面,王霞村的普济寺是澳门早期的寺庙建筑之一。道教中的谭公、洪、文昌帝君、关帝、北帝、黄成等神灵在澳门都有崇拜。观音和妈祖崇拜在澳门尤为盛行,其建筑包括明代成化年间福建商人所建的妈祖阁庙。
基督教方面,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于6月23日,1576+65438,首任主教为贾(仁慈堂创始人)。第一位中国主教是林家俊主教。由于回归前大量葡籍土人离开澳门,信众以华人为主。新教也把澳门作为踏足中国的第一站。英国伦敦传教会传教士马礼逊于1807年来到澳门,开启了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传教史。澳门有两座最古老的华人新教教堂,分别是中华基督教会之道堂和澳门浸信会(又称白马巷浸信会),约有100年历史。圣公会维多利亚教区成立于1849,覆盖澳门,现已成为香港圣公会在澳门的传教区。
除了主流信仰,澳门还有不同种类的宗教。比如伊斯兰教,可能是明朝以前由波斯商人传入澳门的,其社团组织是澳门伊斯兰教社。在传教运动中,巴哈伊教也选择澳门作为传教地区之一。1935是美国加州的巴哈伊教信徒FlancesHeller夫人介绍的。现在它的社团组织是澳门巴哈伊总会。此外,新兴宗教国际基什内尔感知协会、日本神慈明秀学会和澳门创价学会都在澳门有活动,但规模相对小于主流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