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中植物的系统分类是什么?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变化。打造优美的天篷线条,打破建筑群体的单调和刻板。注意选择塔形、圆柱形、球形、垂枝形等不同树形的植物,如雪松、水杉、柏树、香樟、广玉兰、银杏、国槐、垂桃等。,形成变化强烈的林冠线;不同高度的植物形成变化适中的冠层线;利用地形高差的变化,布置不同的植物,获得相应的冠层线变化。通过在边缘附近种植花灌木,利用海棠、海桐、杜鹃、金丝桃等矮密植物形成自然曲线。
在种植上,可采用常规与自然植物配置相结合的方法。总的来说,区内道路两侧种植1至2排行道树,可规则排列一些耐荫灌木,裸露地面用草坪或地被植物覆盖。其他绿地可采用自然植物配置手法,组合成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随季节变化。
在种植设计上,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调色和协调,根据一年四季叶、花、果、枝、干皮所表现出的色彩变化来布置植物,营造季节性景观。做一季,或者一季,或者一组,一季。如迎春花、桃花、丁香组成的春景;紫薇、合欢、石榴组成的夏季景观;桂花、红枫、银杏组成的秋季景观;蜡梅、金银花、南天竹组成的冬季景观。
园林水景植物的配置设计
水是园林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最具魅力的园林元素,古人把水称为园林中的“血液”和“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都非常重视水体的利用。在各种园林中,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水就成为中国园林游乐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几乎没有没有水的园林。有了水,花园将增添更多活泼的活力,也增添了波光粼粼和水影摇曳之美。因此,在园林的规划建设中,注重水体的造景功能,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仅能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还能体现真善美的魅力。
水在风景园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山、石、水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形式是山水园林。“一池三山”和“山水相依”都成为中国风景园林的基本法则。昆明湖,大到颐和园,依万寿山,小到“一勺园”,必有山石衬托。所谓“山溪里的水晶石”,也是因为山水相依而成的景观。所以古人说风景必称山川,李清照说:“山水近人。”花园的水可以享受,游泳和可乐。大的水体有助于空气流通。哪怕一桶清水倒映蓝天,也能让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官上拓展空间。园林中的各种水体,无论是主景还是园中风景,都是用植物来丰富景观。园林植物在水中和水边的姿态、色彩和倒影都增强了水的美感。
圣贤们把对水的本性的拟人化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廉。孔子认为水对万物无私,“如德”;所到之处,皆有生命成长,“如仁”;龌龊曲折循其逻辑,“似义”;浅者人心,深者莫测,“似智”;去百里幽谷毫无疑问,“像勇气”;它的万折一定是东方的“象意”。同时,水可以“清者不清,清者出”,洗去污秽,善待人;水量均匀才是最“公平”的。不同的水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水状态;有水的周边建筑,可以产生“流水绕屋”的味道;亭子浮在水面上,如亭中仙境;当建筑小品和雕塑立于水中,可以感同身受;当水流动时,它摩擦岩石、河岸和池塘,发出各种声音。“山石中有清音”是一种愉悦的美感;“沧浪卷千堆雪”气势磅礴。水声增加了自然的节奏和韵律,在空间中表现出音乐之美。
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感的重要因素。纵观当今的景观设计和建设,无一不是依靠自然或人工水景来提高景观的档次,增加实用功能。各类水体的植物配置,无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离不开花草树木来营造意境。
1.滨水植物配置应注重艺术构成。在中国园林中,垂柳自古就种在水边,使软条刷水。同时,在水边种植空气根下垂的油松、赤松、水杉、榕树,可以起到行构图的作用。但水边植物的布置不宜等距种植、造型或修剪,以免失去绘画的意义。在构图中,注意运用探索水面的树枝和树干,尤其是水边那些看似已经倒下的大树,以增加水面的层次,富有野趣。
2.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为土堤、石堤和混凝土堤,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与水融为一体,又能在水面的空间景观中起主导作用。土堤上植物的布置要结合地形、道路、海岸线的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间歇有连续,有曲折有自然趣味。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的原则是露美,遮丑,使其柔和多变。一般在堤上布置柳树和春花,使细长柔软的枝条垂向水面覆盖石堤,同时用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翻白草、菖蒲、燕子花、爬山虎等局部覆盖(避免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热闹气氛。
3.水面上的植物排列整齐。水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相呼应,水中的倒影最适合观赏。水中植物配以荷花,以体现“荷叶在天空中无限鲜艳,荷花在反射阳光时颜色各异”的意境。但如果岸边有亭、台、楼、榭、塔等园林建筑,或者设计树姿优美、色彩艳丽的花草观叶树时,水中的植物配置不宜拥堵,要留有足够的空水面以显出倒影。
4.堤岛植物配置在水体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体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岛之间往往以桥相连。堤岛植物配置既增加了水空间的层次,又丰富了水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有许多类型和大小的岛屿。环岛以柳树为主,侧柏、合欢、紫藤、紫薇等乔灌木交替种植,疏密有序,增加层次,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此外,一池清水可以用来拓展空间,打破封闭的环境,营造自然活泼的景观。比如可以在公园的一些景点、居住区的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的花园、大型酒店的花园等地方建造小型水景花园。和水生植物一起创造出清澈的水池和满月的画面。
园林植物配置
种植安排
作者/朱俊珍
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的要求,园林中的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等。)应合理配置,发挥其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木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和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岩石、水体、建筑、园路等其他园林元素之间的配置。
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是有生命的,不同的园林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和形态特征。它们的茎、叶、花、果的姿态、大小、形状、质地、颜色、物候都不一样。它们(主要是树)在童年、成熟期、老年期和一年四季都有截然不同的景观。在布置植物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使植物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特性。园林植物的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保证园林植物有正常的生长发育条件,体现各地区的植物风格。同时,也不能忽视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驯化。
工厂配置模式
植物配置模式自然界中的丘陵和河湖旁的植物群落具有自然的植物构成和自然景观,是自然植物配置艺术创作的源泉。在中国的古典园林和较大的公园、景点中,植物通常是自然排列的,但在某些区域,尤其是主体建筑附近和主要道路沿线,也有规律的排列。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主要有孤植、对植、行植、丛植、群植。
孤立种植
主要表现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要场景。对孤树的要求是:体态婀娜,颜色鲜艳,体型略大,寿命长,特征鲜明。周围应布置其他树木,并保持合适的观赏距离。珍贵古树名木周围不应种植其他树木和灌木,以保持其独特魅力。用于遮荫的孤树要求树冠宽,枝叶密,叶片大,病虫害少,球形和伞状树冠较好。
对生种植
即对称种植大致相同数量的树木,多用于花园大门两侧、建筑入口、广场或桥梁。自然种植中,不要求绝对对称,种植时也要保持形态平衡。
条播
又称带植,是将树木成行成带地种植,多用于街道两侧、高速公路或规则广场周围。如果作为园林景物的背景或隔离措施,要密植,形成树屏。
群体种植
三种以上不同树种的组合是园林中广泛使用的方式。可以作为主景或布景,也可以作为背景或隔离措施。排列要自然,符合艺术构图规律,这样既能表现植物的群体美,又能看到树种的个体美。
群体种植
同一树种的群体组合,树木数量多,主要表现群体之美,有“成林”之趣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园林空间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无论是植物为主景,还是植物与其他园林元素同构为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方法的采用上都要强调主体,做到主次分明,从而展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对比和对比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度、姿态、叶形与色彩、花形与色彩的对比手法,可以表达一定的艺术思想,烘托出优美的植物景观。树木组合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协调,不宜将造型、美观差异较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动态势和平衡
各类植物姿态各异,有的比较规整,如石楠、臭椿;有些有动态趋势,如松树、榆树、刺槐。在配置时,要强调植物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元素之间的和谐;同时也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至于造成不平衡的局面。
波动和节奏
在道路两侧和狭长地带的植物布置上,要注意竖向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高低起伏,产生节奏感和节奏感,避免死板的布局。
等级和背景
为了克服景观的单调,应多层次地配置乔木、灌木、花卉和地被植物。不同颜色和花期的植物分层排列,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一般背景树要高于前景树,种植密度要大,最好能形成绿色屏障,颜色要深,或者与前景在颜色和色度上有较大差异,以增强衬托效果。
颜色和季节
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都非常丰富多彩。园林景物的色彩构成可以通过单色表现、多色搭配、对比色处理、色调与色度的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法来实现。对叶色和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美丽的植物色彩构成。要体现春夏秋冬的植物季节,尤其是春秋两季。在同一个植物空间中,一般体现一两个季节的季相,效果更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彩叶变化期通常只有一两个月,所以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因此,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布置,延长花期;或不同花期的花木与呈现季相的花木混种;或者用植被花(尤其是宿根花)来弥补木本花花期短的缺点。
大型园林和景区往往表现出一个季节的特点,给游客强烈的季节性感觉。中国人民有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欣赏某种花的传统,如“灵峰探梅”和“西山红叶”,非常受欢迎。在小花园里,还有樱花林、玉兰林,产生具有季节特色的艺术效果。
园林植物空间
园林植物空间园林以植物为主体,通过艺术化的布局,形成符合园林功能和优美植物景观要求的空间环境。
设计
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是根据地形地貌条件,以植物划分空间,营造一定的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氛围。这种创作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把想法放在第一位”。平面构成上的林缘线和林冠线的设计是实现园林意境的必要手段。
通过森林边缘线的设计,将面积相同的地段分割成或大或小的空间,供植物形成;或在大空间中分割小空间,或组织透视线,增加空间的景深。通过天篷线的设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立体轮廓线;在树冠线起伏不大的树上,比如突出一棵超高的孤立树,可以起到标志和导向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的枝干有高有低,在树冠线的设计上,也可以根据人体的高度来营造开放或封闭的植物空间。
设计的植物空间通常以景观为主,多为观赏价值较高的乔木或灌木。以树木为主要景观时,一般单独种植,成丛或成行,以灌木为主要景观时,一般成组或成丛种植。还有建筑和岩石结合的天然花坛。在植物空间中,用草皮铺地面可以统一整个空间的基调。耐荫地被植物可以种植在当地或树下。
植物空间边缘植物的排列要疏密相间,迂回曲折,高低错落,色彩适宜。常绿树木和落叶树塔可以使冬季和夏季的风景相当可观。当需要形成安静封闭的空间时,常青树和灌木多层排列,密植,起到隔离作用。在较大的植物空间里,为了增加植物的趣味性,可以适当设置各种园林小品。比如在地势稍有起伏的草坪上,半埋石块或立起一块雕刻精美的太湖石;在平淡的季节,可以布置盆花,形成各种图案。
例子
中国杭州华钢观鱼公园的一处园林植物空间,占地2150平方米,地势向东南倾斜,树木环绕。主要场景是五棵自由种植的洋槐,位于空间的最高处。主景观树对面的坡下有九棵悬铃木,悬铃木后面有一片柏树林。空间南部是樱花,北部是各种春花灌木。合欢西侧是一片三角枫林。春天,南方有樱花,北方有各种春花灌木。夏天,周围的绿树中,红花主景的相思树格外鲜艳夺目;深秋合欢落叶,三角枫林的红叶与悬铃木的黄叶遥相辉映。冬天,一片碧绿的柏树林前,映衬着九根白绿相间的梧桐树干,不凋谢。精心设计的植物配置让这个空间一年四季都有美丽的风景。
景观和植物配置
水景植物的配置
园内湖、河、池、溪、枝等各种水体的植物配置要符合水生态环境的要求,水景的营造要注意堤、岛对水面的分割和增加景深的作用。滨水植物应选择耐水湿、体态婀娜、色彩鲜艳的乔木和灌木,或构成主要景物,或以花草湖石装饰护岸。选择花草树木或彩叶树木,丰富水景。在大型水体旁种植高大树木时,要注意树冠线条的起伏和景观线条的开阔。不宜在有风景的水面上种植水生植物,以扩大空间感,形成远山近树建筑的“水下画”。
路边植物配置
要注意营造不同的园路景观,如山路、竹路、花道、野路等。在自然园路中,要打破常见行道树的种植模式,两侧可以不种植同一树种,但一定要达到平衡的效果。植物间距应与路边景物相结合,留一条透明线,为“移景”创造条件。路口可以种植颜色鲜艳的孤树或灌木丛,也可以作为景点或标志,起到导游的作用。在次级园路或小径铺装中,可嵌入草皮,以丰富园路景观。正规的园路也要有两三种乔木或灌木交替出现,形成高低起伏感。
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
首先要符合建筑的性质和要表达的主题。比如杭州“平湖秋月”的亭子旁,种着一棵树冠如盖的大秋树;“闻桂花香轩”旁边,是桂花树环绕。其次,要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如果建筑对象量过大,建筑形式死板,或者位置不当,可以用植物来覆盖或弥补。再次,要加强建筑的地基种植,在墙基上种植花卉或灌木,使建筑与地面之间有一个过渡空间,或起到稳固地基的作用。房子的角落用一种花和树装饰,可以克服建筑外观单调的感觉。墙上可种植攀缘植物,雕像旁应密植适当高度的常青树作为背景。椅子旁边要种上荫凉芳香的花草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