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的一生
文革结束后,第一个来访的美国经济学家代表团由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克莱因于1979年率领。想不到,吴因为参加这次招待会与克莱因和计量经济学建立了如此深远的联系和缘分。值得注意的是,克莱恩一行甚至比来自东欧国家的布鲁斯和太田植更早来到中国。克莱恩是一个伟大的演员。中美一正常化,他就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搭建了东西方的桥梁,其意义远远超过了他主持的世界经济模型链接项目。1980对于克莱恩和吴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克莱因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在这个辉煌的夏天,他再次来到北京,举办了计量经济学暑期研习班,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计量经济学人才。吴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第一位访问学者,被马洪派遣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克莱因教授门下学习。无疑,吴是幸运的。但是,这不是孤立的运气,而是一系列的运气,凝聚了几位前辈的心血。1949之后,中国经济学家主要阐述经典和政策,只有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事实上,有些人不仅想进行定量研究,而且有计划和行动。东北财经大学统计系65438-0955毕业的吴,既有红色背景,又有特殊才能。他被孙选中,成为最早的经济数学方法研究者之一。1958 65438+2月孙在布拉格参加“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学术合作会议”后于1959 1-2月访问苏联。看到苏联同行在搞经济数学化,孙也打算引进,于是派吴和田光去苏联学习。为此,吴首先被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数学两年。1965中共宣传部科学部主任于光远请数学家华讨论建立经济学家与数学家联盟时,吴也在场。风起云涌的“文革”后,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于光远给吴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召开“开展数量经济研究,成立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的座谈会。会后,于光远做了决定,确定了“数量经济学”的学科名称。据说这个词在50年代的美国也用过。1980年除夕,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吴等五位访问学者抵达美国。1980 10得知我工作的经济研究所所长带了一个中国的经济学家代表团来美国,吴赶到威斯康星大学参加他们与诺奖经济学奖得主Lewis等经济学家的交流。1981年3月,各国经济学家代表在纽约联合国召开了一次链接预测大会。当他于1982年回到中国时,吴已经50岁了。他受命筹建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董福珍共同主持“六五国力预测”、“宏观经济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等重大项目,出版了《投入产出法在中国的应用》(1984)、《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研究》(1986)、《计量经济学方法在中国的应用》。1982国家计委成立经济预测中心。五年后,国家信息中心成立。吴一直担任中心首席经济师兼副主任。1985年,国务院领导批准中国参与克莱因世界经济预测模型体系。吴、樊慕蓉、郑绍廉等领导有关单位对LINK项目中使用的中国模式进行了研究。一年后,中国宏观经济模式终于正式与世界经济模式体系挂钩。如果说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融合是在公元21世纪才完成的,那么模拟的融合则始于公元1980年代。LINK打造平台:连接中国与世界。1992,被聘为国家信息中心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