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东山再起,使战略方向不偏离?

人类潜在动机的集大成者、时间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斯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说: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的,先在头脑中,后在物质中。在制定任何计划时,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都必须首先拟定自己的愿景和目标,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从结束开始,如果我们想要创造高度的一致性,我们需要不断地回顾和总结经验。因为复盘是为了更好地向前推进,可以防止我们在执行过程中重蹈覆辙,避免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实际行动偏离了原定目标。

在职场十几年,我领导、参与、观摩过很多复盘会。有很多会议效果很好,大家都能执行。也有很多会议花了很多会议时间做复盘,但是会后一点改善都没有。仔细分析,导致复牌失败的原因不叫这样的景观:个别批评会,员工互相指责抱怨,老板说教员工敷衍了事。

这种漫无目的的会议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主义。也就是浪费时间,没有意义。员工没有参与感,没有兴趣。他们要么抱着帮会精神,要么拿着手机打发时间。最后老板就成了舞台上的独角戏。

没有参与,会议如何改进?显然不可能。

近两年来,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两年在团队中推广的经验,我发现将“事前尸检”的方法与复试四步曲结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在复试会上的自由发挥。

什么是“事前尸检”方法?大型企业常用的验证防范风险策略的方法,考虑到本文的受众是新管理者,我们先普及一下概念。

“事前尸检”的方法类似于沙盘推演,是一种事先思考失败的可能性和原因的方法,可以在对行动方案做出初步决定之后,采取行动之前使用。它要求参与的每个人都假定拟议的行动计划已经实施,但不幸失败了。

《直击本质》一书中记载,“事后检讨”的会议通常是这样的:想象一下,我们在一年后的今天实施了现有的计划,结果却是惨败。请在5到10分钟内写下这次惨败的原因。然后,仔细考虑大家提出的失败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原因调整行动计划。?

简单了解完事后检查,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宋的四步曲:回顾目标——分析结果——总结经验——行动计划。因子这个工具是普通人都知道的,不是本次讲座的重点。我附上三节课学的管理工具的模板——交易员课程,不懂的同学可以自己补课。

如果你在主持复会时发现会场失控,陷入了批评会议或者老板说教的模式,通常是因为你应用了这样一种方式:分析结果时的利弊。

在这里我想说,复盘会也是一个关键的对话,其中有一个双核的工具:对话氛围和对话内容。如果会议气氛紧张,多半是因为你作为管理者,无视气氛,直奔主题。

举个栗子:我一次都不会在不同的复盘会上看到我们的团队。主持人一直在问:你觉得缺点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有什么建议或问题吗?当谈话气氛不安全时,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参与者的谈话压力,他们会不自觉地启动自我防御系统,或者坚持说一些不疼不痒不会给他们带来麻烦的话,或者保持沉默。

如果这时候借用逆向思维法中的事前尸检方法,把大家带入一个假设的场景,会更有趣,让老板从失败的项目中抽离出来,保持客观;让员工摆脱条件反射的自我保护模式,积极参与。

因为这是一个假设性的“游戏”,可以让会议主持人和与会者保持良好的交流氛围,不用担心被批评和胆怯。下面是头脑风暴和头脑风暴的恢复。

?如何做一个高效的项目复盘会,今天我从会前、会中、会后三个方面来分享一下:

确认会议流程,提前两天发给参会人员。一个会议目标,一个会议过程。

时间就是金钱,复会往往会聚集很多参议员。在我看来,没有目标的会议就是耍流氓;一屋子没有时间概念的边缘讨论,简直是浪费生命。高效的会议最好不要超过90分钟,30-60分钟为宜。会议目标不要太多,围绕一个目标讨论就够了。

会议邀请必须包括四个要素:会议时间和地点、会议主题、会议目标和会议过程。目的是让与会者提前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也是利用会议过程来克制会议中的跑题或拖延。

复会时有四点需要注意:

1.带您回到会议目标。

回顾会议目标,有没有偏离计划目标,有没有按计划进行,这个复盘会议是基于当前策略失败的假设,分析当前形势。这是为了防范风险,防患于未然。据说马云马爸爸经常用事前尸检来提前检验策略的正确性。

比如这次见面,主要是针对目标XX。假设这个策略失败了,请花5分钟时间写下你认为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项目/计划X的失败?在这里,我们会通过演绎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录员会把收集到的问题记录在白板上,展示给大家。(在这里,即使有离谱的因素,管理者也不要定性和批判,要尊重和倾听每个角度的问题。)

2.总结所有失败的因素。

全体工作人员参与发表意见,记录员标注。白板上的问题被组合成三个主要因素,并按优先顺序排列。最后大家选择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个人建议:1。最重要的和决定性的,2。改变X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

3.集思广益,找出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重新归因后,我们可以尽量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并以此有效地抓住问题的核心,以解决这个核心问题为新的目标,从而找到最重要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这个环节也可以借助GROW模型激发个人潜能。)

4.总结新的行动计划。

比如再来一次,怎么做才能让X变得更好?只有叫出参与者,每个人才能采取具体的、可执行的行动或措施来结束这次复会。任何计划和路线都必须亲自执行,有具体的时间节点才能更好地实现。让大家知道哪些行为应该保持,哪些行为应该及时停止,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最后,别忘了,行动计划必须是可执行的,要有人执行,要有时间点。这也是很多会议没有下文就结束的原因,因为大家都习惯总结情况,不呼吁行动。

1.会议结束后,记录员会将会议纪要发给与会人员,并抄送给领导。背包扔过墙,也像是军令状,既有信息同步的作用,又有相互监督的约束力。

2.经理将不定期跟踪行动计划和计划的进展。

3.对会上没有解决的问题重新安排,寻找解决方案。

很多组织,包括家庭,都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成员不认同集体目标。我见过很多会议,也有很多人参加过,但真正认同并落实到决策中的人并不多。

因为员工没有参与感,会议就是领导的讲堂,讲自己的观点,无视员工的意见加上自己的主观判断,没有遵循客观事实的发展。这种还价是无效的,不仅看不到显著的效果,还会让员工对工作失去热情和信心,绩效只会越来越不符合高层的期望,这只会为高层原来的认识提供有力的证据:看,这些员工执行力差。

没有参与就没有责任,只有参与才有认同。这是一个值得再次强调的原则。借助复检工具,养成良好的复检习惯,远离主观判断,尊重客户事实,时刻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从而达到复检目标,减少重复错误,确保上下工作目标一致,不偏移。

查理·芒格说:“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就永远不会去那里。”这句简单的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的本质是:要想得到X,就要先研究如何避免X的反面,所以,要想成功,就要先研究如何避免失败。

这套复检方法是我培训组长时固定的复检流程。实验表明,它可以帮助主管高效、有目的地进行会议,还可以将员工聚集在一起,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执行力。

任何一个优秀目标的达成:都源于一个想法,在行动中实现,在复盘中达成,最终在迭代中完成。俗话说:人生不东山再起,哪里能东山再起?欢迎有较好经验的同志互相探讨交流。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