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厉害的“病毒”大多来自非洲?
非洲消耗大量丛林肉,这些肉来自未驯服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鸟类,经常在热带森林中被猎杀作为食物。捕捉和交易丛林肉不仅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还为一些严重的热带疾病提供了从动物宿主传播到人类的途径,如艾滋病毒和埃博拉病毒。
上世纪90年代,刚果盆地和加蓬爆发的埃博拉病毒与猿类屠杀和猿类肉食有关。同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目前也存在于现代黑猩猩身上。现已确认是从丹顶蟒和斑犀牛体内存在的旧病毒株中变异分离出来的。艾滋病毒最初可能是通过接触受感染的丛林肉传播给人类的。西非和中非的丛林肉贸易量估计为每年300万至500万吨。对于这些地区的人们来说,丛林肉是饮食中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研究发现,当地市场上出售的肉类有一半以上是丛林肉,灵长类动物占丛林肉总量的20%。
尽管非法,但包括马达加斯加狐猴和猿在内的濒危物种经常被猎杀以获取丛林肉。但丛林肉这种动物源可能携带人和牲畜的各种疾病的病原体,如天花、水痘、结核病、麻疹、风疹、狂犬病、黄热病、雅西氏病等。很多情况下,猎人在割肉的过程中,经常会近距离接触动物的血液等液体,从而被感染。另一种感染途径是,一些肉可能在完全煮熟之前就被吃掉了。
另一个原因是,非洲主要由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组成,那里的医疗条件极差,没有办法阻止病毒的传播。在发达国家,传染病通常可以通过隔离和疫苗生产来预防。然而,非洲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是最薄弱的,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提供合格的非洲传染病相关专业人员至少需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非洲新传染病监测、研究和培训的基础设施和支持水平极其有限。在非洲,受过培训的传染病专家人数正在减少,从社区卫生工作者到实验室技术人员,再到病毒学、微生物学、医学昆虫学、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