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件你熟悉的艺术品。
高考中,作文是语文的重头戏。虽然作文只占语文科目的五分之二,也就是60分。但它的分数总是占中文分数的一半。要想考好语文,必须重视作文,研究高考作文的规律和特点。
高考作文的特殊性在于它有很强的时效性。150分钟考试,作文只有60分钟左右。阅读作文从开头、构思、提出到800多字的写作,用时不到一个小时,“急”的特点非常明显。此外,由于特殊的应试心态,经常会出现平时不该出现、永远不会出现的错误,影响正常发挥水平,从而影响发挥。
这里,笔者从阅卷老师的角度,谈谈高考作文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考生如果能避免失误,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好成绩并不难。
一,易错试题及对策
始于1999年的话题作文以其篇幅大、角度广、立意广、难辩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形式。无论从提问者还是考生的角度,对这种作文形式都有很高的认同度。今年的作文题目还是话题作文。不同的是可能会增加考试难度,在题目的多概念上做文章,在开放的前提下增加限制。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让考生拉开成绩,在考试过程中淘汰一部分人。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审题。从阅卷的角度来说,阅卷老师首先审核的内容是看你的人品是否符合题意,也就是不相关。
有的考生拿到作文题不认真审题,没有完全理解题意就开始动笔。结果他们“写一千字,离题万里”。作为一篇无关的文章,一般会被评为不及格,损失非常惨重。比如“答案丰富多彩”理解为“生活丰富多彩”。近年来,作文中出现了许多概念。比如以“现实与梦想”为题,文章就不能忽略两者之间的关系。只在“梦想”、“理想”、“现实”这些概念上做文章是无关紧要的。省自适应试题以“过程与习得”为题,作文只谈“过程”,不提“习得”,或只提“习得”,不谈“过程”,甚至两者兼而有之;“遭受挫折,放大痛苦”,只提其中一个概念,往往会被判定为无关成分。
对策:
1,认真阅读作文题,看清每一个字,不理解题意,不构思,不知道要求,不写,不思考清楚。
2、认真分析话题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选好角度,下定决心不计较这个或那个。
3.注意文章中“关心”主题中的词语。比如上面提到的2002年的心智与选择,2003年的亲情与认知,2004年的挫折与痛苦。有些考生对题目中的词语只字不提或避而不谈,尤其是在叙述风格中避而不谈这些词语是不明智的。在平时的文学文章中,作者的观点越隐晦越好。高考作文不一样,作者观点越明显。阅卷老师时间紧,任务重。一般情况下,完成一篇作文不到一分钟,平均时间只有70-90秒。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你的文章。虽然高考评判作文分数有很多过程,但一开始评判的分数非常关键。如果你通篇都找不到题目中的单词,很可能会被判定为跑题。
4.注意“回头看”。在写作中,有时我会遵循一个临时的思路,我可能会出错。所以,写作时要“回头看”,有没有偏离题目的意思,有没有忘记“关心”的题目,有没有在最显眼的地方“突出”自己的观点或中心(记叙文、杂文一般在“文眼”上)。
第二,注意文章的“眼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很多考生不重视或者很少重视这个问题,随意在文章上加一个题目,严重影响文章质量。
阅卷老师首先接触到的是文章的标题。“好的题目是一半的文字”,好的题目,好的印象;不好的话题,不好的感觉。第一印象对你文章的定位影响很大。
考生自拟题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标题与风格不符。议论文文体是记叙文文体或散文文体,记叙文文体或散文文体是议论文文体。
2.题目太大了。一篇千字文可以写一本书。比如说谈孩子的教育,就是《论教育》这样的大题目。
3.使用神秘的问题。为了标新立异,使用与文章无关的话题。2000年的题目作文是“答案丰富多彩”,我省一考生用的题目是“谁在空中舞着五颜六色的习题”,很玄乎。这篇文章一开始被判37分无关紧要,后来因为立意好,内容好,文采好,改成了54分。如果题目没有问题,可以判断为58分。
4.以题为题。让阅卷老师觉得你知识差。
5.没有问题。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原因就是粗心大意。刚开始没拟好标题,打算写完文章再加。结果因为时间紧,我没能赶着把论文补上。文章再好,除了硬扣,也很难进入“发展水平”。
对策:
1,标题要符合风格。
2.论述题要生动形象。如上所述,为了孩子的教育,不如用“花该怎么开?”有同学以“云开见明月”为题“月亮怎么会给星星”?这些题目生动而有意义,很受阅卷老师的欣赏。
3.以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成语为题,这些句子往往富有哲理,意味深长,能增加文章的厚度,让人回味无穷。
4、改旧题目是新题目。我们看过很多文章,把这些文章的标题改成自己的文章,会产生新的想法。比如《荷塘月色》变成《荷塘春色》,《阿q正传》改成《阿q正传》和《阿q别传》..
拟题目的方法有很多,如“数法”(用数做题目:1+1≠2)、“变态法”(如“少爱”、“让药不再苦”)。
第三,讲究“凤头”和“豹尾”
把一篇好文章的开头称为“凤头”,把一篇好文章的结尾称为“豹尾”,是恰当的。“凤头”玲珑有致,统领全身,“豹尾”威武有爱心。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精心建设。
如上所述,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子,阅卷老师要在极短的时间内给你打分。除了题目,就看你的开篇和结尾了。如果你的开场很好,结尾很非凡,你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在你落笔的那一刻,文章的“亮点”会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有的考生不精心创作第一段,或抄袭题目,或喊一些空洞的口号,或病句错别字;末了,表明决心,或者喊口号,随便敷衍几句。有的考生不注意结构安排,比如首段和段尾臃肿。这是对文章的严重伤害,会严重影响表现。
对策:
1,整篇文章只能背下来打,最好在开头和结尾打个草稿,反复推敲斟酌后再抄到试卷里。
2.学习几种打开和关闭的方法,然后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它们。
这并不是说文章主体不重要,而是让文章尽可能的完美。这里强调的“凤头”和“豹尾”是文章中容易被忽略和重要的部分。
四、“深刻”、“创新”和“文采”
短短的千字文章,一定要有深度,要有创新,要有文采,一定要长期积累。如果我们有目的地去做、思考和准备,并不难做到。
有了哲学,你才能深入思考,理性思考,辩证表达,这才会让你的文章与众不同。我们有些考生不认真思考问题,不从多角度仔细发掘作文题所给出的信息,不考虑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甚至可逆性,头脑扁平,观点片面,理解肤浅,缺乏新意,只能在基层骨头里得低分。
对策:
平时养成多思考的习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具备“相当批判”的能力;分析问题时,要历史地、全面地、有点全面地去把握。学会结合实际去把握和证明自己的观点,学会用不同的眼光和不同寻常的内功去表达不同的观点,达到别人达不到的高度和深度。这是大纲中强调的深度和创新。
关于“文采”一篇作文应该是艺术作品,有了文采才能拿高分。没有优美语言的支撑,好的作文是不可能的,而“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语言的表达来衡量的。有些考生,语言干巴巴,一口学生腔,满嘴的话,句式死板,分段单一,缺乏文采,无论如何都不会是一篇好作文。
对策:
1,巧用修辞。有意识地锤炼自己的语言,用修辞的形式表达出来,或比喻,或比喻,或拟人,或夸张,或引用,使语言变得生动、出彩。
2.联想和想象的巧妙运用。联想和想象是创造新境界的基本方法。可以让文章丰富生动,充满灵气。
3.巧妙的引用。巧妙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不仅能增加文采,还能增强文章的厚度,丰富文章的内涵,让阅卷老师对你刮目相看。
4.熟练运用句型。现代汉语中有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倒装句、疑问句、反问句等句型。在不同的地方恰当地运用不同的句式,会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加文采。
动词 (verb的缩写)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文章缺乏情感。“无情无义,目不识丁。”有些考生写的都是假话、空话、套话、谎言,没有自己的真实感受,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对策:
说实话,说实话,在写作中激发真情,写出真实的文章。
2.使用旧材料。考生很多,思路、结构、文采都不错,但是用的材料太老了。写记叙文无非是他们的家庭成员和家庭生活。写议论文总是让人耳熟能详,让人觉得陈腐,也会影响成绩。
对策:
我们要关注现实生活,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有意识地储存一些新鲜的素材。有些材料也可以自己加工,只要合理,不一定是真的。
3、脸色不好。有一张像人一样的脸太重要了。有的同学写得很好,但是字潦草,乱涂乱画,随意勾画。微电脑打字代替不了你的书写能力,而且有些考生平时用电脑书写能力很差,这让他们在高考中吃了不少苦头。
对策:
注意尽量让自己的脸干净整洁。临近毕业,练就一手好字是不可能的,但是写得工整清晰却很容易。注意细节,很多大问题可能就在于细节。不要用太淡的墨水,不要用走笔不好的笔,不要写“爬字”(斜字),不要写“蚁字”(太小的字),不要写拖尾字(长尾笔)。字如其词,词如其人。工整的字迹和清晰的字迹是一篇文章成功的要素之一。
写好高考作文有很多因素。以上仅从文章的某些组成部分谈及特殊情况下会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作文也是。要重视,要讨论,要认真处理,要认真积累。只要你做好了准备,你就会对优异的成绩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