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经济概况
2008年,宾阳县国内生产总值(GDP)8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85.8亿元,比2007年增长20.1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85%。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扩大,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76亿元,比上年增长35.7%。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县财政收入达到5.02亿元,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22.03%。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03元,比上年增长24.18%。农民人均纯收入4169元,比上年增长19.49%。城乡消费品市场十分活跃,全县城乡市场同步增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3%。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41.8亿元,同比增长15.1%;工业总产值6543.8+053亿元,同比增长27.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37.62%;财政收入6543.8+0.26亿元,同比增长26.83%;农民人均纯收入61,21元,同比增长17.5%。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1亿元,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43.8+07亿元,达到6543.8+07.29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8亿元,同比增长1.4%;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501亿元,增长9.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94亿元,增长30.81%;财政收入6543.8+0.267亿元,增长23.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79亿元,增长13.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93亿元,增长5.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3亿元,增长1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21元,增长12.94%;农民人均纯收入7187元,增长16.3%。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152948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分行业数据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6284万元,增长5.1%,比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557479万元,增长13.2%,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65765438+90万元,增长7.2%,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结构为26.56: 36.45: 36.99。与2012相比,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5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15%、61.79%和26.05%,分别拉动GDP增长1.13、5.76和2.43个百分点。该县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较多,日照充足,对发展农业生产相当有利。农作物主要是粮食。从1950到1985的36年间,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03%。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占耕地面积的64.47%。其次是玉米、大豆等。经济作物包括甘蔗、花生、黄麻、烟草、木薯、桑树、茶叶、水果、甜瓜和药材。1949年粮食亩产137斤,总产量125398600斤,总产值(按1980不变价格计算,下同)25005400元;1983年亩产523斤,总产量68968.08万斤,总产值21018.53万元。与1949相比,分别增长了2.96倍、5.50倍和7.41倍。1985年由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等原因,亩产487斤,总产量53177.08万斤,总产值283.675万元,比1984年增长2.51%,总产量下降2.09%,增长65438。
2013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98.15万亩,比上年增长0.83%,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616万亩,比上年增长1.44%;花生种植面积8.67万亩,比上年增长2.05%;甘蔗种植面积33.22万亩,比上年减少9.17%。蔬菜种植面积38.52万亩,比上年增长8.13%。全年粮食总产量37965438万吨,比上年增长6.32%。蔬菜产量达到50.39万吨,比上年增长4.81%。畜禽生产保持稳定。上半年受H7N9疫情影响,生猪、家禽市场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生产受到一定影响。7月份以来,禽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家禽市场价格回升,家禽生产明显恢复。三季度末,全县肉类总产量6.42万吨,同比增长2.04%;蚕茧产量2.03万吨,比上年增长2.78%。2013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据初步统计,2013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655852万元,比上年增长4.16%,其中农业产值35.69亿元,增长4.76%;林业产值27009万元,增长5.14%;畜牧业产值227442万元,增长2.25%;渔业产值3665438+90万元,增长10.0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321万元,增长4.8%。民国时期,县政府建设局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所,有技术员2名,从事林业育苗工作,为每年的“植树节”供应苗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于1949、12设立工业处,分工负责林业。林业部成立于1955。2月,1956在高田、太守、武陵、古拉、甘棠、理塘等6个山区设立林业工作站,每个站配备3-4名林业干部,协助区办事处编制年度林业生产计划,指导群众采种、育苗、造林、护林、防火,培训农民林业技术人员。同时,在徐璐和武陵平田、黎塘新港建立三个国营苗圃,每个苗圃有1名技术干部和3至5名工人,负责为群众采种、育苗和造林。1958年2月,县林业厅、区林业工作站撤销,林业、农业、水利并入农林水利局。1959成立林业局,33个公社有林业干部2人,林业专员1人。1962,林业局改为林业部,技术干部3名,继续经营鲁西、新埠苗圃。1964年林业厅改为林业局,技术干部8人,道路绿化员10人,各区林业助理员12人。1968年3月,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成立农林队。除1林业技术干部外,其余均于5438+00年6月调入五七干校。1973年农林分离,成立林业局。1977 165438+10月,县成立林业科学研究所。从65438人增加到0979人,林业技术干部增加到20人。1983建立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配备技术干部5名,高田、斯隆、甘棠公社建立林业技术推广站,每个站配备1至2名干部,全县林业技术干部增至24名,其中工程师1名,助理工程师12名,技术员4名。1985年全县林业干部22人,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65438人。宾阳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县,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21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0%。全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民族风情独特,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氛围。除了传统的春节等节日外,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清明节、端午节、万元节、关公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冬季的至日节、灶台节和三月三。在民间和传统节日里,除了鞭炮,人们还舞龙、舞狮、舞马。此外,宾阳的民间舞蹈和戏剧丰富多彩,包括:粤剧、教师戏、丝弦戏、采茶戏;歌舞有:仙马彩凤舞、鹰歌饮舞、团鼓励等;音乐上有八音、民歌、马歌、农歌以及各种形式的音乐表演。同时,宾阳人民还创造了剪纸、刺绣、织锦、竹编、木工、制陶、雕刻和绘画等传统工艺。这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是宾阳独特文化积淀的精华,流传至今。
枪龙节
枪龙节:枪震后千山醒,龙兴旺。跑龙节是宾阳一个非常热闹盛大的具有独特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在中国是不多见的(即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舞龙)。
跑龙节有150年的历史。炮龙比常见的七彩龙大,挂载简单,7短节,11长节。龙长30-40米,龙头龙尾用竹签扎好,用砂纸裱好,龙身用彩布拼装。舞会开始前,组织单位一般会启动龙道的捐赠、筹备、张贴工作(即向全市各单位、各户发出请柬、请柬),请大家为当天的焰火增光添彩。那是一天,黄昏时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开放点,兴奋地等待着开放的时刻。举办舞会时,主办方首先举行开光仪式(开光可分多个点)。灯一亮,总指挥准时发出三颗照明弹,各照明点的几十条龙同时向天地几拜。突然,所有的枪都燃起了火焰,龙狂舞着,快乐地打雷。整个县城都被雕成了炮龙之城,荣耀之城。开幕式后,龙、锣鼓、八度等打击乐器(唢呐、京胡、二胡、胡大、秦琴等大小锣鼓、钹、木鱼等弦乐器)开道,卡兰、火把高举,龙道逐步提前布置。舞龙的人可以分成多组,轮流跳舞。他们戴着藤帽,系着皮带,都赤膊上阵,让尽可能多的鞭炮爆炸。炮龙每到一户一单位,都提前准备好足够的鞭炮迎接。炮龙所到之处,鞭炮齐鸣,烟花缤纷,人山人海,鼓乐齐鸣,热闹非凡。每次鞭炮到了,都要等鞭炮停了,才能往前舞。有的住户放几千个鞭炮,有的放几十万个。舞龙必须沿着原来邀请的街巷进行,直到所有的街道都跳完为止。一般烟花日夜不停地跳,鞭炮声长鸣,可持续两天两夜。舞龙人(马)不怕疲劳,彻夜不眠,坚持下去。如果一条炮龙被一门炮消灭了,不管有多少龙全被无视。在烟花龙舟节,人们看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人群欢呼,鞭炮轰鸣,雾气升腾,竹灯映红全城,街道上全是鞭炮和火药的沙尘。
宾阳跑龙的长久繁荣在于当地人认为跳舞跑龙可以带来好运和繁荣。舞龙之夜,很多人抱着儿孙钻“龙肚子”以求好运;请炮龙在自己家里跳舞更吉利。有些人渴望生儿育女,为了发大财,已经私下决定带着“龙珠”跟龙队走。20世纪80年代后,宾阳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烟花龙舟节的规模也变得更加盛大。1993宾阳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烟花大会招待会,邀请各厅、司、委、办、局、银行、公司、军分区等领导及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外国驻华专家教授200余人出席。今年的烟花大会是有史以来最盛大最隆重的。烟火龙28条,游遍全市12街道,热闹非凡。2007年,为展示宾阳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而浓郁的民俗风情,打响具有跑龙文化特色的品牌,宾阳县委、县政府决定举办白龙舞宾西法尼亚跑龙节。广西宾阳县被称为“中国鞭炮之乡”,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赋予了宾阳独特的文化资源。清末民初,县、县市场都有民营中药店(店)。一些农村地区有草药医生。6年(1917)县成立官医局。24年(1935)县设诊所。26年(1937)8月,在徐璐、安民、吴中、茶山、罗曼、镇滨、高田、和田、太守、洋桥、唐三、大仙、邹圩等地设立诊所,每所设一至二名医生。30年(1941年)65438+1年2月,建立县医院和理塘、武陵、新桥分院。38年(1949)全县医生护士20人。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接管县卫生院,成立县人民医院;接纳黎塘、武陵、新桥卫生分院,设立区医院。1954年新增县妇幼保健站和154乡镇卫生院,使区(镇)乡卫生院总数达到160个。1955年撤销138个乡镇卫生院,保留充实22个区镇卫生院。全县有医务人员177人。1956成立县人民医院黎塘分院和县防疫站、血吸虫病防治站。1959恢复乡镇卫生院70所,1960恢复乡镇卫生院73所。全县有5个县医院和站,155个区和社区卫生中心,633名医务人员。之后随着区、社区(镇)行政机关的增减而增减。1985:有1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防疫站、血吸虫病防治站、皮肤科防治站,18乡(镇)卫生院,1646医务人员。从65438到0969,农村地区建立了合作医疗组织。1970,大队合作医疗161,乡村医生(赤脚医生)513,生产队卫生员1985,农村助产士200人。1979年,大队合作医疗173人,乡村医生607人,生产队卫生员3159人,乡村助产士511人。1985全县乡村医疗网点449个,其中乡村医生198个,卫生员367人,助产士3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