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学校文化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1.师德教育的新内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文化的交融,师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围绕师德建设,学校多次召开教育讨论,带领广大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义务教育法》,先后出台了《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党员考核条例》、《优秀教育工作者考核条例》、《班主任工作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教育党员干部时刻廉洁自律,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增强教育神圣感和责任感,增强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意识,努力建设一支胸怀大志、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求实、与时俱进的教师队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引路人。
2.发挥榜样的力量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默默奉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在全社会呼吁加强师德建设的今天,开展向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也是不可替代的。学校经常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职工学习,努力营造向先进学习的氛围。每次学校组织这样的学习讨论,全校教职工的内心都受到强烈的震撼。先后开展了向全国道德之星孟二东同志选人、感动中国等学习活动。以孟二东为代表的新时期楷模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再次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为新时期师德建设提供了生动、实用的范本和借鉴。
第二,要学会凝练学校特色
这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燕化公司改制,燕山地区关闭了4所技校和1所中专。为了满足燕化职工子女上高中的愿望,我校主动承担起普及高中教育的重任,为燕山地区首次普及高中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1.意识到学者有他们的位置
起初,学校扩招这一重要举措并不被教职工所理解,甚至有抱怨和畏难情绪。在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的同时,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要统一全校教职工的思想,深化办学理念,进一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真正实现“士有其位”、“低进高出”的办学目标。“服务燕化公司、服务燕山社区、服务师生”是我们秉承吴仪副总理“燕化的希望”题词的办学宗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的具体体现。随着学习的深入,新的办学理念不仅得到了师生的理解和认可,而且成为师生立足于世界,从教学中学习的教育理念。
2.实现“低进高出”
生源变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要变。面对基础差的学生,如何教学,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老师们的困惑,学校引进了九五国家课题的研究成果,即“诱导思维、探究教学”理论,彻底打破了以往老师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们被教得很美,“变教为诱导,学为思考,诱导人思考,育人”, 诱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引导学生变“难学”为“乐学”党委还出台了“创先争优”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不用尺子量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昂着头走路”的教育理念,引导党员做教书育人的积极实践者。 “不要怕讲低,要讲高”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全校教职工信守的诺言,是教育实践的准则。这也是我校申办北京市示范性高中的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
第三,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
学习型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在校园中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组织和个人的学习能力,使学校和个人的潜能同时得到发展。
1.提供机会,发展自己
学习型组织强调学习和激励,关注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学校长期坚持为教职工订阅报刊杂志,开展读书交流或沙龙活动;坚持派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学术论坛;选派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到北师大攻读硕士学位或出国深造;选派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坚持参加城市教研活动;坚持听课评课制度。为教师提供机会,让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活出生命的意义。
2.加强科研,提升自己。
科学研究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基础环节。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不仅能逐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还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目前,我校有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区级6项,校级8项。学校已出版优秀论文7篇,教师个人专著3部。仅在2006-2007年,教师们就在国家或省级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在北师大附中系统教学年会论文评比中,我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名列前茅。多年来,学校还坚持办好各种刊物,如教研杂志《教育研究》、《心理学期刊观察》、《教育论坛艺术海拾贝壳》等,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有了更多的参与机会,他们的学习意识也更加积极主动。
3.专家引领并超越自己
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需要学习和吸收新鲜的养分,学校领导尽力为教师创造这样的机会。学校充分利用北京师范大学、市级教研中心等基础教育资源,在燕山教委和教研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多次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与专家零距离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每年花很多钱在培训上。在专家的指导下,不仅在教师中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实践、反思、探索的良好氛围,教育教学也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教师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有了很大提高。
4.搭建平台,突破自我
体验成功,享受快乐,为每一位老师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是我们每一位管理者的责任。每学期学校要开展有自己特色的竞赛活动,如论文评比、评优示范课、青年教师岗位成长演讲、课件评比、案例分析、经验交流、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展览等。特别是广泛组织教师编写校本课程,为教师展示才华、突破自我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截至目前,* * *已开发出36门校本课程,如历史组编写的《我们身边的历史——访古燕山》、数学组编写的《初高中数学思维方法的连接》、计算机老师编写的《3D动画设计3ds Max 7的应用与设计》、化学组、生物组、地理组编写的《生活中的化学》、点击地球描绘心中经纬度。再者,语文教研组在写作教学中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快乐写作”的教学理念,“语文个性化阅读与作文个性化相结合的横向研究”展览受到了当地语文教师和中央教育学院专家的好评,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全国作文组织先进单位;学校多名教师获国家级或市级一、二、三等奖。更可喜的是,一大批青年教师通过各种技术培训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第四,整合学习资源,突出教育功能
爱因斯坦说,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的人。让学生明白价值,有温暖的感情,这是最基本的。
1.培养责任感
当一个学生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学校给他最大最长久的影响不是某一门学科或者某一门知识,而是一种文化。清华、北大、北师大等百年名校积淀的文化,燕化公司大型国企的企业家精神,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可多得的可再生资源。北师大陶伟教授、刘教授亲自给学生做专题报告,与他们畅谈理想、人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燕化公司劳动模范和燕化公司领导走进学校,向学生讲述艰苦奋斗、创业的历史和燕化改革的发展史,坚定学生热爱燕化、建设家乡的决心。每学年开学时,学校领导要亲自带学生参观清华、北大等名校,以此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每学期,团委都会组织成员分批到福利院送去关怀和温暖,与打工子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让真情在学生心中传递,让爱心永驻人间。
2.拓宽教育环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充分利用周边环境和教育资源,建设实习基地。通过开设选修课、开辟第二课堂等多种方式和形式,营造富有创意的高雅教育环境。学校每年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劳动课程,在燕山现代企业从事环境测量和水质分析;参加燕山社区的公益活动;去韩村河做社会调查;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周口店猿人遗址等教育基地。这些社会实践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了他们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他们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感受成功的快乐,品味实践的快乐,尝试创新理念,展望美好未来。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学习场所、实践基地、创新乐园”的育人功能。
3.关注学生的未来
未来的世界是技术发展的时代。普及科学知识,是对学生的未来和人生负责。学校经常利用科普宣传窗口、学校广播电台等向学生介绍有关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科技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用科学知识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五,精心设计校园环境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学习型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楼的每一栋建筑都要融入人文内涵,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舒适、富有时代气息、文化品位高的学习型校园。我们在学习型校园文化建设中遵循“文明、和谐、协调、进步”的方针,耐心管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师生与顽石对话,与花草树木交流,让墙壁说话,处处育人。
在“校园文化就在我身边”征文活动中,同学们写道:“坐落在学校门口的海燕雕塑,依坡而建,迎风而立,就像我们未来的路,一步步成长。红色的基座象征着坚实的基础,象征着昂扬的海燕,象征着我们坚毅的性格,象征着飞翔的希望。如果我们注定要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风雨,那就让我们做勇敢的海燕,带着钢铁的意志,带着放飞的金色梦想。因为我们是燕化的希望。”
校园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育功能明显。今后,我们将继续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建设学习型校园文化,使之对全体师生的道德人格、伦理规范、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积极影响,不断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升华他们的道德境界,提升他们的办学品位,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