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笛的问题

长笛的介绍和分类

——苏州周万春琴行演奏管乐器。

长笛简介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竹笛是何时产生的,众说纷纭。浙江余姚河姆渡近几年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种骨笛与我们今天的六孔笛非常相似。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应该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此外,还有7支美国华侨收藏的战国铜笛。湖北省睢县出土的战国初曾侯乙墓中横吹的两支笛子;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公元前168年)出土的横吹长笛两支;广西桂县萝卜湾

一号墓出土的七支由两段竹子制成、按音孔横吹的笛子,证明笛子是最原始的乐器,比其他任何乐器都要早几代。

根据《吕春秋》、《玉海》等文献记载的黄帝命凌伦伐昆仑之竹为笛的传说,以及睢县出土的两支竹笛,推断中国最迟在黄帝时代(公元前2400年)就已有竹笛,而在汉晋时期,则根据音律理论制作长短不一的笛子。《晋书》载有笛子演奏家烈和的一段话:“凡乐合奏,随声清浊,箫声时长时短。装哑者,用三尺二笛,故称二尺九调。传说汉魏时期。这都是自然的……”。与此同时,蔡勋、梁武帝等人都制作了十二音长笛。笛子是有节奏的,所以是“八音、七音、无和”。到了晋代,已经有了“舜帝”(竖吹,管内有开槽的木块,吹起来会发出声音)和“手笛”(长九寸,类似于今天的高音笛)。隋朝以后,为了解决十二音笛过于复杂的问题,出现了一种可以演奏半音阶的笛子。在唐代的吕彩中,被制成“尺八”竖吹,当时很流行。它随着唐朝的雅乐传到了日本。同时,刘做了一个七星管,上面放了一个笛膜,帮助发声。他也是第一个讲笛子电影的人。宋代出现了中间有吹孔、两手交叉的“叉笛”。据《宋史》记载,此笛可作十二旋相宫,亦可作八十四调。它的系统小如优雅的笛子,长9英寸如黄色的钟管。它有六个戏法,四个左,两个右,由乐师执。当两只手交叉悬挂时,它有一个拱形。请叫它陈宫管。“这种笛子类似于今天的大嘴笛。宋代以后,竹笛的形制与现在的六孔竹笛一模一样。由于戏曲的盛行,竹笛成为戏曲伴奏的重要乐器。

竹笛的结构

竹笛是用竹筒做成的,里面是空心的,外面是圆柱形的。管体上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音孔,2个辅助音孔。笛身由竹筒制成,内部中空形成内室。由软木制成的塞子安装在喷水孔上端的管道中一定深度。吹孔:是笛身左端的第一个孔。笛子能发声,就是空气通过吹孔注入笛子管内,使笛膜和竹筒内的竹簧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于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到了改变音色的作用。笛子没有膜孔也能吹,但是有膜却得不到特有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的,搓后用小方块。气流振动笛膜后,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音孔:(按指孔)* * *一共有六个音孔。如果分别打开和关闭这些音孔,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音孔可用于调音,并在限定笛子的最低音域中起作用。

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以用来调节高音,美化音色,增加音量,也可以用来飘耳。

海底又称笛脑,是笛塞内缘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腔,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微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丝弦是用来把丝缠绕在笛身的,有21到24个通道,起到保护笛身不断裂的作用。

浮耳:系在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织而成。

入口:通常笛身左端(或两端)镶嵌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嵌。

竹笛的品种和规格

竹笛流传甚广,种类繁多。曲笛,邦迪和顶迪是最广泛使用的。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舜帝。

曲笛:因其为昆曲伴奏而得名,又称“板笛”、“城笛”或“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称“苏堤”。这种笛子多在C调或D调,管又粗又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留。音色丰富柔和,清新圆润。广泛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最适合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昆曲音乐等地方音乐中最具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

梆子:因梆子戏伴奏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被称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体比曲笛的更细更短,这可能是小侧吹的遗留物。高亢明亮的音色,是吹奏高音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于北方。多用于演唱音乐会、评剧、梆子(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在北方,也可以用来独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调音笛子:每支笛子都有固定的曲调,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笛子。适合演奏不同的曲调,最适合独奏或乐队演奏。给演奏者带来了方便,可以保持指法不变,只演奏音乐对应的笛子。在调音笛本体的吹孔和音孔之间安装有铜插座,以调节吹孔和音孔之间的距离。这种改进的调音笛可以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通过调节管的长度来控制音高。定音笛将对统一我国竹笛的名称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它不再分为曲笛和梆笛,而是以三孔的音高命名,既符合传统的民间演奏习惯,又解决了笛子高度调节的混乱,为记谱和演奏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它完全适用于传统的六孔长笛和各种改革长笛。

玉屏笛:产于贵州玉屏县。由当地竹子制成。笛身呈椭圆形,外部刻有山水、花鸟、动物、昆虫、鱼或诗词等。,工艺精细。成对的男女笛子更有名。公笛管略粗,刻有“龙腾”。女笛管略细,发音明亮,刻有“七彩风”。这种龙风笛子在工艺上相当独特。

短笛:也叫学生笛,笛子很短,一般没有音孔。有带膜和不带膜两种孔,用于练习或合奏。

低音长笛:近年来,随着乐器的改进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笛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比如:长低音管,弯低音笛等等。第三孔的音高低于b1,称为“低音笛”,如大A、大G、大F、大C等。

指压法

手指按孔法如下:分别在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指尖按第一、二、三声孔;拇指夹在笛身下方的第二孔和第三孔之间;小指轻轻贴在笛身或自然放置。分别按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指尖的第四、第五、第六音孔;将拇指握在六孔膜孔下;小指自然放在第三第四孔外。

正确的口型

演奏时,上下嘴唇微微向两边张开,像微笑时一样。嘴唇既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演奏前,将嘴对准喷水孔,并与喷水孔成直角。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正确的姿势,下面引用著名长笛演奏家赵松庭先生根据多年竹笛教学经验总结的一句话,如下:

风门直,笛身平,头要直,胸要直。

大拇指和小拇指互相支撑,不要让笛子晃金。

虎口之间有蛋的空间,关节舒服,手灵巧。

六根手指要紧压,手指要放松成弧形。

高低着陆都有规范,多余的动作扔掉。

劲松紧跟我,语气由心定。

张开双臂四十五个,龙虎白虎都行。

切忌打姿矫情,认真看真相。

油门、口力、语气、位置的含义和要点

(1)风门

指的是上下嘴唇之间的小孔。弹低音时,阻尼器要大,弹高音时,阻尼器要小;吹强音时,风门要大;声音弱的时候,油门要小。

(2)口腔力量

指控制嘴唇松紧的肌肉拉伸力。通过放松或收紧嘴部力量来达到控制音量、音色、音高的目的。初学者在使用一般口语力量时,随着练习的进展,可以逐渐提高控制能力。

(3)口风

指吹气的力度和气体的流量。

(4)设置

指风门与吹风孔之间形成的角度。

各种音阶的演奏方法

正常情况下与井眼成直角。将笛子的六个音孔全部关闭所发出的声音就是这种笛子的鼓声。笛子有很多种,比如c . d . E . F . G . A . b .的笛子,现在以一个有桶音的笛子为例来说一下如何演奏音阶。如果把鼓音A取为“5 '”,就可以演奏1: d的音阶。准时播放声音。打开第一个音孔,就能发出“6”1的声音。第一个和第二个孔(也就是开第二个孔)是“7”音。第三孔是“1”音;开四孔是“2”音;第五孔是“3”音;开六孔方便吹气。我们可以先把六个音孔都打开,吹出的声音是“4”。然后在最后一个孔上按“3”,向下做“3 ^ 2 1 ^ 7”的练习。

呼吸和通风方法

呼吸,首先要有正确的姿势,让呼吸器官处于自然状态。目前广泛使用的是胸腹式呼吸,即通过胸膜和腹肌的活动来控制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要求腰要直,胸要直,肩要平。深呼吸胸部周围的肌肉和胸肋逐渐扩张,用小腹和横膈膜控制呼吸,然后均匀呼吸。这时候可以感觉到肌肉和胸肋逐渐收缩。例如,日常生活中有两种常见的情况:

(a)在1米外点燃蜡烛,吹灭。通常情况下,你会下意识地深呼吸。这时候吸气往往很用力,必须胸腹结合。

你可以试着跑500米,然后突然停下来。此时你的呼气相当迅速,频率加快,吸气位置会比平时更深。这是胸腹结合,不仅仅是胸部运动。日常生活中的这些吸气呼气动作,和吹笛子时的呼吸动作非常相似。不同的脚吸气要快,呼气要有控制。在此,我引用赵松庭先生总结的呼吸要领如下:

肩膀不要上下移动,胸腹要同时扩张。

慢吸平吹放松全身,腹肌也不用忙了。

突如其来的吸力和吹力都是向下的,田单鼓的力量很强。

根据需要使用口鼻,不要大声呼吸。

没有空气之前不要吸气,均匀呼气。

采用急性吸气的方法,即通过口鼻同时吸入空气,吸气迅速,呼气时气流集中;另一种是循环通风。可以不借助乐器开始练习,但一定要保证正确的口型。吸气后可以利用嘴的收缩挤出空气,同时通过鼻子吸气保持空气流动,然后用笛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