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已经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智能交通已经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智能交通是在智能交通调度系统的基础上,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IT技术,通过信息技术采集和处理交通信息,提供实时交通数据服务。在政策牵引和技术推动的背景下,智能交通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一方面,在技术领域,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的技术创新迭代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在政策制定方面,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交通电力、新型基础设施、数字交通等方面的政策,都为智慧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引导。

交通运输业是中国三大排放源之一。根据交通部的数据,我国每年因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城市人口可支配收入的20%。2020年,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量将达到9.3亿吨,占全国终端碳排放量的15%,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道路交通碳排放量将占到90%。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中国智慧交通开启了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实时监控交通流量、拥堵指数、延误指数,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减少碳排放。

近年来,中国智慧交通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慧交通科技支出约503亿元,同比增长16.4%。预计2022年,中国智慧交通科技支出接近650亿元。

从智慧交通市场规模来看,我国交通行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不断向智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市场规模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2016到2020年,中国智能交通市场总规模将从973亿元增长到1658亿元。随着我国智能交通应用的不断推进,智能交通的市场规模将继续快速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133亿元,未来将持续增长。

中国智慧交通领域的产品应用和解决方案,逐渐成为交通运输面向公众推进科技减排的重要阵地。数据显示,中国智慧交通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及大数据服务提供商钱芳科技,市场份额17.1%占据主导地位;专注城市大脑运营的银江以1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海信网络分公司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的流量管理云大脑解决方案为核心,占据近1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

此外,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交通领域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建设绿色、有益的交通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并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需求进行多层次的差异化布局。智能化建设是优化乘客体验、提高出行效率的重要手段,发展空间更大。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的技术和政策已经比较成熟,智能交通的建设在一些城市已经初见成效。没有荒野向下沉市场的不断推进,没有自动驾驶等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交通行业整体将迎来一波快速增长,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