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的处理
国家图书馆古籍特藏部主任张志庆表示,根据目前的情况,全国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不足100人,按照比较快的工作进度,完成修复10万册古籍的任务需要近千年的时间。同时,古籍家底不清、古籍保护技术装备和科研水平落后等现有问题也对古籍保护和利用等基础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了解,我国现存古籍90%以上收藏在图书馆,与文物集中管理不同。虽然全国每年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达到3亿多元,但是古籍保护专项经费少得可怜,每年只有几十万元。建国以来,我国进行过两次全国文物普查,但从未进行过一次全国古籍普查。目前国家持有古籍数量的统计是从各个图书馆上报的数字中累加而来的。但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等问题,很多藏书单位并没有完成对古籍的详细清点和编目,也没有对分级和破损情况进行统计。即便如此,仍有3000多万册图书登记在公共馆藏中,几乎是其他类型文物数量的总和。其中,1%3以上的古籍需要修复,很多珍贵古籍甚至急需修复。
张志庆说,在20世纪60年代和前年,国家图书馆测试了稀有古籍的纸张酸度,结果显示PH值从平均7到7.5下降到平均6.6。即近40年来,郭图古籍纸张的酸性PH值降低了一个值,由弱碱性或中性变为酸性。“酸化”是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酸水解,表现为纸张发黄变脆,对古籍来说非常严重。根据实验计算,PH值低于5.0的文件会完全脆化,保存期限不会超过200年。张志庆举例说,国家地图的珍稀古籍大多藏在地下二三层,有恒温恒湿和空气过滤装置,保护得很好。然而,存放在地面上的《金文格斯Ku全书》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有些书页出现了明显的黄色斑点。他担心,如果现在不重视古籍酸化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过不了几年,不仅抢救投入成本成倍增加,效果也不容乐观。
国家图书馆现藏善本654.38+0万册,其中轻度损坏654.38+0.3万册,中度损坏26万册,严重损坏654.38+0.2万册,半数以上文献有待修复。而馆内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人——这个数字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虽然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能也比较高,但普遍学历不高,大部分都是大专水平,40多岁了,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庆说:“国图面临的问题,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在古籍修复中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无人。此外,综合素质低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师,都是专门负责运输的。”在他看来,中国的古籍修复行业基本还停留在手工和经验教学阶段,没有上升到理论和科学的层面。在国外,广泛使用计算机、工业机械等现代科技手段参与或协助古籍修复,还通过理化、生物实验室进行纤维监测和保护实验,积累科学数据,寻找更好的保护手段。因此,建立古籍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提高古籍保护的知识含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问题,张志庆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实现修复行业的社会化来稍微缓解,即通过社会企业来承担馆藏古籍的修复工作——图书馆系统之外的社会上有一些从事古籍修复的民间人才;一方面,他一直呼吁政府考虑在高校图书馆系或中文系培养“古籍整理与保护”方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高职、中专院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有计划地选派到国家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从事古籍保护工作。有关部门将设立奖学金,鼓励和吸引学生从事古籍保护工作。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图书馆处处长张小平表示,古籍修复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培训和运输环节。一方面,图书馆急需这样的人才,但新人数量是按照地方机构编制的(张志庆说目前国家地图引进的要求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一方面,高校没有设置相关专业,无法输出专业人才。
目前,文化部计划启动“中国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配套资金,分阶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分层次培养古籍修复人才,已决定在北京、上海、江苏三省开展古籍修复人才培养试点工作。但到目前为止,只有江苏省南京市莫愁职业中学从2001开始开展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的培养。迄今为止,已有数十名学生毕业并在南京图书馆和当地几所大学图书馆工作。
“中国古籍保护专项计划”启动后,旨在保护民族优秀文献遗产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全国珍贵古籍普查工作、保护修复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建立等工作将逐步开展,古籍保护的严峻形势有望得到改善,古籍保护事业有望走上良性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