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后期调色的方法和步骤

影视后期调色的方法和步骤

为什么要上色?答案很简单,为了在形式上更好的配合电影内容的表达。

一部电影的表达语言基本上是由画面、音效、同步声音和配音组成的。其中,画面是最重要的基本元素,画面的表达方式不同,会极大地改变影片的内容。为了使影片的内容充实到位,画面的色调、构图、曝光、视角等细节都要精心安排,形成适合主题的完美表现力。

以色相为例,简单了解一下它在电影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原始视频素材中,画面主要以中性的所谓“标准”原色为主。前期拍摄主要控制画面的曝光、白平衡、构图、视角、运动等基本指标。至于色调,往往前期没有调整和设定。前期尽量提供“标准”的拍摄,因为后期不同的场景和氛围可能会用到不同的画面素材,不可能在前期就判断出后期处理的所有要求和操作。所以后期比较难处理的环节,比如构图、曝光等,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只有白平衡准确,才能提供色调。当然,夜景模拟、晚霞渲染等白平衡也算前期工作,可以适当改变色相的色温,使其大致满足后期的要求。前期量力而行,但不要改变太多,因为这样会给后期带来麻烦。

前期素材拍摄完成后,在后期的机房里,制片人会理解导演的意图,根据影片风格确定色调风格,对前期素材进行主次校色,目的是把这些“菜”做成不同口味的“菜”,这完全取决于“厨师”的厨艺。如果说一道菜是由色、香、味组成的,那么影视后期的色彩搭配就是视觉元素之一,而影片的节奏和蒙太奇剪辑手法就是影片的味道。色彩搭配能激起观众的观影情绪,甚至改变一部电影的风格,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颜色的物理属性

如果一部电影没有调色,或者调色不正确,那么视觉上会大打折扣,原本可以影响观众情绪的画面也会因为色彩的平淡而达不到目的。

或者,配色过于夸张随意,反而让本该平和的画面显得突兀做作,这也是不允许的。

合格的配色要完全符合影片的主题,不温不火,不夸张不炫耀。

没有配色的胶片是粗糙的半成品,配色不正确的胶片是半个废物,配色也是一把双刃剑。过犹不及,恰到好处。

配色的第一步就是要对颜色的属性有深刻的理解。

颜色是光在不同介质上的反射结果。不同的材料对光的色谱吸收不同,导致颜色表现不同。本质上,除了太阳、灯光等发光体,一般物体都是无色的,正是光的不同反射能力产生了各种色彩感受,而这些色彩的物理性质也会随着光的强度和角度而发生变化。

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白平衡偏移来改变颜色,但这不是一个好办法。白平衡的变化是通过机器不正确的还原颜色而获得的,其副作用是在真实环境下某些颜色的还原偏差可能过大,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噪点。应尽量在光照前期合理安排色彩分布,通过光的不同照射角度和强度、增减不同色温滤光片等手段改变光的物理性质。,使相机能在标准主色温度范围内。

光是由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整体决定的。

色调是区分颜色和其他颜色的属性。虽然自然界中的色彩极其丰富,但是我们看电影的媒介却远远不能还原那么多的色彩。前期相机可以记录很高的色域,而电视等媒介只能接受8-8bit的色彩,也就是说前期的色相很丰富,但后期只提供了更多可控的范围,真正能被观众欣赏的色域被压缩了很多。

饱和度,简单理解就是色彩密度的大小。饱和度太小,色彩暗淡,缺乏足够的色彩冲击力。如果饱和度过大,会表现出明显的色彩视觉刺激,使人更加醒目地感受到色彩的力量。但如果饱和度过高,会对深色产生明显的噪点。这种噪声干扰是视频配色的底线。在处理饱和度的过程中,既要保持一定的饱和度,又要接近不能出现噪声的阈值。

亮度是颜色的一种纯度和透明度。高明度使颜色干净准确,低明度使颜色有些混乱。在色彩搭配上,没有必要追求所有明度高的颜色。当需要表现的主体需要高亮度时,就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辅助物体的低亮度进行对比。光线对色彩亮度起关键作用,有强光、高亮度、弱光、低亮度。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布光,改变亮度。

色彩的主观功能

除了它的物理属性,色彩的主观作用在视频制作中更为重要。

所谓主观作用,就是一种颜色在画面中能对观众的视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影响观众的心理。色彩有时是一种心理错觉,是视觉刺激后对观众更深层次的影响。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同的商业环境,不同的色调,类似于影视制作。比如,我们会觉得大部分酒店、餐厅都是用暖色照明来营造一种安全、温馨、轻松的感觉。在酒店里,可以刺激食客的食欲。在冷饮店等环境中,大多采用冷色,强调清爽、沉稳的主观感受。

一般来说,暖色会宣告画面厚重、可靠、饱满、沉稳。冷色会呈现出安静、空旷、悠远、清晰的视觉体验。这样,在色彩搭配上,就要根据影片的风格采用适当的冷暖色调,甚至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和对比,进一步强化主观视觉体验,让观众潜移默化地受到影片色调的影响,从而有效地传达影片的思想。

比如寒夜静,风雪夜归人。突然,画面中出现了暖暖的光。暖色再小,在大面积的冷色中依然非常显眼,观众会立刻被吸引。这样暖色就会不断扩大。最后,当进入一个完全暖色的房间时,一个家庭的温暖、吸引和渴望会大大增强,冷暖色的作用也会大大增强。

一定要善于运用冷暖色,一般新闻之类的,可以用标准客观的自然色彩来还原,而不是主观的人工色彩,这样才能更好的再现真实。纪录片和故事片可以根据影片的整体风格,采用基于一种色调的配色,无论是暖色系的怀旧还是冷色系的观察,都要在后期制作前确定,适当加入冷暖对比可以突出表现主题,但还是要以一种色调为主,冷暖色不要反复出现,那样就来不及了, 而且一定不能用一种手段反复应用,这样主题基调作为全片统帅的作用就丧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