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活动的案例思考
校本研修活动案例反思(一)
这学期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2)——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校本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经过两个多月的网上学习,可以说收获颇丰。对于我们这些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的老师来说,这的确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深刻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同时也要不断的梳理和反思自己,通过反思和提高来促进自己的不断成长。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自我反省,总结过去实践的得失。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给自己摆好位置,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博采众长,博采众长,慢慢走,慢慢教,在中学教,在教中学,在教研中出自己的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通过多听、多思、多练、多理解,以教学技巧和课例分析为重点,进一步培养基本功,创新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法,开发教具和设备,保证每节课的质量,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要学会真诚待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自己经营的,应该公平、平等地对待学生,而不是居高临下,有尊严,为学生树立榜样。也要学会“包容”一切,比如学生的表现和成绩。我觉得这是老师应该做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同时要充满爱心,懂得原谅,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第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教育家凯尔·连克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苛刻、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无知。”我们要教好,做学生喜欢的课,只有读,读,再读;学习,学习,再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课本只是工具。教师只有知识渊博,才能把死板的课本变成激发学生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有效途径。说实话,我平时工作在教学一线,上课很忙。我考虑的更多的是如何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顾及别人,也没有时间系统的学习。听了专家的讲座,我下定决心要纠正自己之前的想法,制定学习计划,挤时间,抽时间,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敢于在课堂上实践。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只有及时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面对竞争和压力,才能从容面对,不被社会淘汰。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读书是提高自我修养的良好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我想通过不断的学习成为一股流水。
第三,积极沟通,互相学习。学校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你最好的学习机会。说、听、教、研的教研形式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我通过活动听到过很多老师思维火花的碰撞,而且都是火花。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喜欢和其他老师交流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生情况,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饭后,几个同事坐在一起,同学们讨论最多。在这次培训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各种培训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可以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收获。
培训只是手段,培训只是开始。我要让训练的清泉永远流淌。将来,我会学以致用。我会尽快将在这次研讨班中学到的新知识内化,并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校本研修活动案例反思之二
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是保证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和推进的前提。目前,许多学校都加入了校本教研活动。各校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我校的校本研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认为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问题1:教师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自我提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应该怎么做才能形成老师自觉学习的局面?
反思与思考: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从繁杂的常规工作中解脱出来。
现在人们往往更关注如何给学生“减负”。殊不知,需要减负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老师。老师每天都很忙。他们必须做些什么吗?以老师的教案为例。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一定时间内必须写好多少份教案,很多老师为了迎接检查做足了准备,一次达到一定数量,学生的作业是随机抽取的,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但是每天做什么不可能说清楚。虽然我们学校没有硬性规定,但是在每次的常规考试和考核中,谁写得多,谁的教案详细,谁的考核分数就高,而不是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创新程度。为什么一定要指定作业的数量?你为了追求数量而花费大量精力,这个规则有什么意义?有的一线老师在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搞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有必要每天写详细的案例吗?我认为,这类老师应该在前几年教案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必要的改进和提升,多研究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做教研工作,而不是机械地写一些自己能倒背如流的所谓新教案。
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少一些无意义的检查,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和教学;不那么正式的东西会让老师从大量繁杂的常规工作中解脱出来,走上创作和研究的道路。学校只有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给予他们人文关怀,让他们敢于发表意见,分享智慧,才能真正把学校建成一个合作学习的组织。
问题2:目前教师事务多,压力大,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不高。如何调和生活与工作的矛盾,找回事业与生活的快乐?
自我反思:让教师尝到教研的甜头,引领他们走向教研的阳光大道。
校本教研必须由教师深入发掘。因此,不能随便评价教师的创新行为,而要突出教师在教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教师个体,使校本教研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教师真正进入研究状态,在教学中学习,在研究中生活。
当然,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是必要的,但绝不是校本教研的全部。所以动作量要有分寸,不要每个老师都参与各种活动。老师要展示自己的特长和研究成果。任何平台的建设都要针对一部分人,做出一部分人的特长,所以不能强迫所有人都参与进来(当然老师基本功除外),否则会把老师累死,教研的质量和力度也无从谈起。只有不过度干预教师的工作,提倡个人发挥,提倡创新研究,校园才能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才能让教师尝到研究本身的乐趣,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上教研的阳光大道。
问题三:如何将繁杂的日常教学工作与校本研修合理融合,如何在适当“减负”的前提下提高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自我反思:教研任务安排要适量,要有目标和方向,让教师轻松愉快地接受,远离离职。
校本教研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教师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宽松、和谐、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无形中给教师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教师朝着“完美人”甚至“神人”的方向努力,而现实必须是现实,与这种极端的完美主义观念有一定的距离,使教师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产生职业倦怠感。另外,素质教育虽然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应试教育并没有降低当年的威信。单元考试,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再加上各种活动的开展,学生和老师都疲惫不堪。在这种超负荷工作的沉重压力下,谁能对教学和科研保持一种开朗超然的态度?
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关注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和适度的教研任务,而不是仅仅对已经承受巨大压力的教师提出各种要求和更加模糊的任务。教师只有遇到一个可以开始、容易完成的任务,才会感到快乐,这样自己的生活才会快乐、幸福,才能把这种快乐带到工作中去。很难想象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老师会真诚地说:我工作,我快乐!
问题四:专业指导的缺失和主体的偏差束缚了校本教研的手脚。
自我反思:给老师必要的专业指导,放下校本研修。
教研部门很少来学校现场指导,教研内容形式不变,固定模式。内容仅限于教材教法介绍,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和教案设计,或者只是开展讲座和评课活动,总结类似经验。“校本教研”是在学校内部开展的,以解决学校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目的的校本教研。其研究的主体当然是全体教师。但是在学校里,由于传统教研模式的强大惯性,老师们基本上都是依靠所谓的专业研究者来进行教研。也就是说,从研究课题的选择到研究计划的制定,从研究活动的开展到研究课题的结论,甚至哪些老师会讲课,公开课,示范课等等。,谁来讲课后评价他们,谁来参加教研会等等。,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其他老师都成了配角或者旁观者。这样一些老师就认为教研是个别老师的事,自己做不了也没必要做,只要教好就行。在这种误解下,他们只习惯于借鉴别人的好做法,偏离了自己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
校本教研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个人发挥,也离不开教师的集体和专业研究者。其中,专业指导是关键。没有专家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专家可以是专业研究人员,也可以是学校的骨干教师。首先,学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第二,要把教师派出去轮流学习,从外面带回先进经验。第三,要加强理论学习。老师们的研究都得从理论开始,说一千个字就是一万个。这种校本研究不切合实际,也不局限于一般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而是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这种改变离不开大规模的教研活动,所以研究不能停留在听课、评课等方面,而是对某个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持久研究。第四,加强实践经验,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操作实践,探索研究。
校本研修活动案例反思之三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校本研修活动,即“先学后教,课内实训”的教学模式。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那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全方位体验教师基本功。体验过后,我感觉自己彻底转型了,不仅巩固了教学内容,教学能力也有了显著提升。我从几个方面说说自己的收获吧。
一、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学设计很重要。
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的系统规划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般来说,教学设计是指课堂教学的理念和计划,即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对教学的预测和规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为了发挥最佳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仔细思考和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设计的研究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准备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计划、分析确定教学任务、评价教学效果、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等整个教学过程。
第二,要讲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
这个活动的第一项是自学指导。自学辅导的设计要清晰、具体、可操作。自学指导的设计应该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要讲清楚学什么,怎么学,学多久。据此,我的教学设计从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进行分析。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不仅要关注怎么教,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怎么学,为什么学。其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使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明了。
第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把握“放手”的度?这里其实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在这个课堂上,我基本上是按照先学生体验,后教师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我会尽量少讲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体验可以掌握的东西,在关键环节做一些引导、补充和梳理,尽量让学生觉得自己在学习,而不是跟着老师学。
第四,管住你的嘴
想操作的时候尽量不要提醒学生。虽然这个时候你说的可能完全正确,但是学生听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你说的很重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全部广播出来,否则就不说了。老师的语言要尽可能与课堂相关,有时出去后需要绕过。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转向课堂主题。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今天的错误就是明天的延续。以上是我对参加这次活动的想法。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思考,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校本研修活动案例反思相关文章;
★校本研修活动的案例思考
★对校本研修活动的思考
★校本研修教师个人反思总结随笔
★对校本研修的理解
★体验最新的校本教研培训
★ 3篇关于校本研究和学习经验的论文
★ 4篇关于校本培训。
★校本教研心得5篇
★ 5篇关于最新校本培训经验的文章
★ 3小学校本研修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