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是高管,你只是员工?

作者斯宾塞

除了专业资质和行业经验,还有哪些因素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本文作者从业多年。他观察到普通员工和一流员工在思维和行为模式上有很多不同。建议大家认真阅读,自我审视。

今年,我公司的业务规模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对我来说,寻找优质的合作伙伴,招聘优秀的员工,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最近采访了很多职场人士和刚毕业的研究生,也和很多企业高管聊天,渐渐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我发现,同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任务,高管和普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都不一样。人的职场素养真的不一样。

我不禁感慨,为什么有的人只能做员工,有的人却能成为高管。除了职业资历和行业经验,按照他们的行为模式,职业前景几乎是注定的。

我总结了两个明显的区别,分享给大家。

当然,这并不仅限于高管和员工的定义。有些员工虽然目前不是高管,但是职场素质很好,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所以更广义的说,应该是普通员工和一流专业人士的区别。

01

一流人才的自尊

不需要关心

最近和vipabc公关副总裁Ruby谈了长期合作的事情,见了几次面。我发现,短发的她,站在高高的细高跟鞋上,化着精致的妆容,总是一副干脆利落的职业形象,语速很快,逻辑清晰。无论是电话交谈还是面对面面试,她一直保持着专业的职场标准,不犯错误,不犯错,不犯错。

私底下吃饭,我问她每天操心那么多事,怎么能在职场上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她笑着回答:专业是我们的底线。

然后他摆出一副高管的姿态——“要么专业点,要么滚蛋。”

所以不要低估职场状态。人在职场,你的心理行为不仅代表了你的职场素质,也反映了公司形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你未来的发展。

在职场中,脱敏很重要。

我的一个助理,花式,我比较欣赏的是她能很好的隔离工作和个人情绪。因为职场更多的是利益而不是感情,无论老板还是员工,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不应该花在不必要的情绪上。

作为助理,有时候她工作不符合我的要求,我会批评她,甚至有时候她言辞激烈,但无论她是承认错误还是向我解释,她都能保持情绪平静,不丢面子。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我告诉她一件事的时候,我可以毫无负担的完整表达我想说的话,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

甚至有时候我自己都觉得太过分了。问完她你还好吗,她会整理思路,分析我说的对,我说的可能不对。“虽然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安排,但我相信你有你的理由。放心,我理解。”

如果是普通员工,可能的反应是,天哪,老板怎么这么偏心!老板怎么能这样说我!为什么,呜呜呜?

一流人才的自尊是不需要在意的。他们有自己稳定的自信,知道如何从批评中改进和升级。

这样的下属加薪升职只是时间问题。

从老板的角度来说,付钱让你干活是帮他赚钱,或者节省他的时间。对下属的态度一般是事,不是人。今天骂你,明天花时间哄你,照顾你的情绪,这是巨大的时间浪费。

要知道,职场的江湖就像一场战役。大家一起努力,很难占领市场份额。团队士气很重要。

结果你一个人在那里情绪化,不仅降低了你的工作效率,也影响了整个团队的精神和其他人的积极性。这不仅会引起其他同事的反感,也是老板绝对不能容忍的。

blx的人在家里搞文艺创作还可以,但是真的不适合出去闲逛。

万箭穿心,习惯就好。

早些年有个流行词叫“纽约客”,指的是那些外表看起来很冷,内心却很温暖的人。但这并没有教会我们做一个冷漠的人,而是在职场中,要专注于事件的核心,不要被自己的情绪所干扰。

总有人说自己在职场几年都没有进步,很努力但是就是不升职。所以你不妨问问自己:你做事是认真的吗?犯错误的时候头脑清醒吗?该谈利益的时候,谈感情。你不掉链子,谁掉?

你最好把你的钥匙留着下班后用。

02

更深层次的执行

是我们的通行证。

青山资本副总裁李倩曾和我分享说,一个人的“思考能力”非常重要。很多人做事情在做之前没有想够,做了之后又犹豫不决。

思维决定行动,缺乏思维导致要么不作为,要么拖延,总是一次次走漏风声,对别人的成绩垂涎三尺。

众所周知,近两年由于人民币贬值,港币保险产品在内地高净值人群中特别受欢迎。很多在香港读完研究生的职场新人,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甚至企业高管,都拿到了牌照,加入了海外资产配置的行业潮流。

我们公司今年也招了很多这样的人。我给他们培训的时候,明显感受到了职场普通人和高管的区别。

大多数人经常会犹豫。我能做好这个行业吗?如果这个通风口通了呢?考试不及格怎么办?不要多花时间复习。

而高管基本都在想,他们会马上投入,安排一个详细的时间表,什么时候复习,什么时候考试,什么时候入职,什么时候培训等等。,而且各个环节都很紧凑。

普通人带着材料来会议室,让我们培训流程,高管会提前看要讲解的内容,做笔记,我们可以现场答疑。

随之而来的现象是,有些入行早的人没生意,有些入行晚的人已经开始签单了。

我的秘书告诉我,有这样的高管团队,真的是五强,能力强,没有后顾之忧。我笑着说,不然他们怎么能当高管?职场质量摆在那里。

在职场上做事,我的态度是:你先去想明白,要么做,要么不做,果断一点。最忌讳的就是想投资又怕亏损,注定失败,浪费时间。

要知道,在市场上,你可能根本不会成功,更别说三心二意了。

再比如,有朋友介绍了一家机构,是做海外课程和香港游学的。几乎所有的队伍都来自名校。创始人琳达·布朗(Linda Brown)毕业,希望了解我关于海外留学和游学的情况。

那天我们在中环置地广场的咖啡厅聊天,感觉调性不错。然后她邀请我一月底去美国西部体验这个为期两周的项目。我说了一些关于这个项目的想法和建议,说你要拿出一个方案来。

两天后,我收到了项目计划的复印件。说实话,很有效率,也很惊喜,计划很符合我的调性。我问朋友是怎么做的,朋友说Linda的团队回去分析了我的文章风格,看了我的书,所以就做了这个符合我微信官方账号平台调性的文案。

在市场上,我们遇到了太多所谓的项目合作、资源对接的人。聊得不错,但合作计划迟迟未能达成,最后变成了“无解的头脑风暴”,浪费了彼此的心血。

有些方案是拿出来了,但也明显是功课没做好,诚意不够。市场上像琳达团队这样省心又专业的人真的不多。

先抛开更高质量的眼光,格局,魄力。就职场入门素质而言,很多人是不合格的。

那么,自尊重要吗?重要。但职场上的批评只是为了鼓励,而不是践踏。执行力是否过大?不要太多。每个高薪员工的背后,都是你想象不到的价值创造。

不管你是大学生还是职场小白,不管你是几年磨一枪还是早就油嘴滑舌。另一方面,每一个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都具备这两个基本的通用素质,然后才有发挥创意和行业知识等技能的空间。

抓紧时间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尽量等到下次看到类似文章的时候,你已经领先于高管了。

最新好文章推荐:

领导最被认可的工作方式是什么?不解释,请看图片。"

“Boss选拔,别废话,就看这5分!》

工作7年的老员工离职,留下这些话,值得深思!》

“领导的真谛,就这两句话!》

掌握有效工具,使管理有效。

关注实际问题,让知识创造价值。

练习学习提高,快速提高成绩。

培养骨干,让企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