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引领者——我的阅读主张
第一,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学者。
1.老师可以通过读书让自己更专业。老师,这个职业其实是一个很专业的职业。以前常说“教孩子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老师要有一桶水来滋养孩子强烈的求知欲,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源源不断的活水,来自于教师的日积月累的阅读,来自于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地阅读和学习,才能了解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发现各个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点,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和教育,才能在复杂的教育教学中有的放矢,真正实现德育!
2.做孩子和家长阅读的榜样。就像阅读手册上说的,只有真正热爱阅读,才能影响被感染的学生。就像你真的感冒了才会传染给别人一样。老师只有每天沉浸在书本中,才能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分享给更多的人。只有老师天天捧着书,孩子才能模仿,老师才能成为孩子阅读的跟随者。
第二,教师在引导阅读时要注意方法。
成为阅读者只是带领学生阅读的第一步,还需要一系列的专业指导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1.根据一年的特点,明确阅读任务。因为孩子的年龄特点,每个年龄段的阅读任务都不一样。只有科学的指导,才能让孩子在最合适的时间读最好的书,养成最好的阅读习惯。比如一二年级,主要任务是识字,为海量阅读扫清障碍。所以这个时期不是不读书,更多的是为了识字而读书。看了很多绘本,绘本,桥段书。如果孩子识字不多,还可以实践魏志远老师倡导的“长作文挑战”活动,在一二年级实施后,可以帮助孩子大量阅读。
三四年级的任务是海量阅读。按照魏志远老师的说法,这是让学生自动读写的关键。所以这期间老师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大量阅读,这与课标要求的几百万字相差甚远。学生完全有潜力在这两三年内读上千万字。只有海量阅读,学生感受语言的能力才能形成,才能为高水平的经典精读做好准备。
五六年级需要精读经典书籍,评价书中人物,进行专题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联系学生的生活成长。此外,高层次的阅读也要从中间的故事阅读逐渐转向文学阅读和广谱阅读,从而扩大阅读面,深化阅读收获。
2.丰富活动形式,深化阅读收获。
好书推荐。在带领孩子阅读一本书之前,一定要上一堂“好书推荐课”或者“阅读指导课”,可以从书的封面开始,介绍作者,了解目录,分享精彩片段等。,激发孩子阅读这本书的欲望,形成阅读预期。
阅读进步。有些书比较长,当孩子不习惯读完整本书的时候,很可能就不想读到中间了。这时候老师一定要上好“阅读提升课”。教师可以就学生读过的内容进行知识竞赛,或者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让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他们还可以把后面精彩内容的一小部分糟蹋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带领孩子饶有兴趣地读完整本书。
读后感交流。学生读完一本书,不能就此打住。他们还应该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交流会,引导孩子深入阅读,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收获。比如可以举办“我最喜欢的人物”演讲,举办“我的阅读分享会”,与书中人物对话,还可以举办“阅读体验手抄报大赛”、“书中人物思维导图”、“读后感写作大赛”等一系列阅读活动,加深学生对书中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对作者和文本进行深度思考。
大声朗读经典。根据阅读手册发现,给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读故事,都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李镇西老师每天坚持为中学生“读经典”,孩子们在老师的阅读中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从而走进经典。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要通过我们的声音向学生传达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喜爱。这几年给学生朗读《爱的教育》《夏洛特的网》《一千零一夜》《细菌游记》等作品,发现了神奇的力量。读了没几天,班里的孩子已经自发买好了书,正在看。阅读手册上说,“你可能拥有无限的财富,成箱的珠宝和成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个给我读书的妈妈。”我想,我们老师为什么不能做这样一个给孩子读书的老师呢?对于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儿童来说是多么重要的角色啊!
故事家长(爷爷、奶奶)进教室。除了老师给孩子讲故事,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家长来教室给孩子讲故事,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还能促进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 * *读* *写活动。老师必须读要求学生先读的书,或者和学生一起读。看完之后,和同学们一起写下自己的感受,既是整理自己的思路,也是为和同学们交流做准备。师生* * *读* * *和写* * *才能形成相同的语言代码,在与* * *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阅读和写作中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3.以课堂实践为基础,做实用的主题阅读。
语文学科承担着促进阅读的重头戏。教师应该依靠这些教材的例子,向多方面拓展阅读。可以围绕单元主题看主题,比如三四年级的童话主题,五年级的历史故事主题。可以拓展相关作者的系列作品阅读,比如六年级进鲁迅的单位,可以阅读大量鲁迅的文章。也可以从一篇文章看全书,比如《三国演义》学草船借箭,《呼兰河传》学祖父园。
其他科目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提前阅读相关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扩大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两套教学大纲”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广泛的知识背景。比如,数学学科在学习距离问题时,可以提前推荐相关文章和书籍给学生阅读。学生学了这个内容,就容易了。
4.摸清阅读情况,优化阅读指导。
老师要详细了解班里孩子的阅读情况,哪些孩子已经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这类孩子,不仅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还要引导他们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教他们如何深度阅读,推荐难的书给他们读。哪些孩子还处于阅读初期,没有形成牢固的阅读习惯?对待这类孩子,要注意加强他们愉快的阅读体验,给他们分享阅读故事的机会,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得成就感,让他们成为阅读的长期居住者。哪些孩子根本不喜欢读书?对待这类孩子,需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书入手,不要求什么阅读,只要他们能拿起书就行。此外,老师必须给他们读更多的故事,让他们在听故事的同时不自觉地享受阅读。
第三,教师要多管齐下,形成家长联盟。
我们都知道家校合作能够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方面。但是很多家长观念跟不上,留守儿童很多。很多家长认为国家教材读得好就好,对读书无动于衷。更有甚者,说到给孩子买书,就去上访,说老师卖书什么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下大力气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力量,为我们的阅读推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开好家长会。
家长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宣传老师的想法,获得家长的信任。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比如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们可以围绕“阅读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来阐述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名人故事到身边的优秀同学,从犹太人的阅读习惯到中国人的人均阅读量,从高考改革到编写教材的特点,一点一滴地和家长们聊聊,让他们有一次关于阅读的思想洗礼。然后,要教会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比如,父母首先要成为一个读书人,全家人每天固定时间一起读书,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父母每天都要给孩子读书,让父母不仅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解除孩子的后顾之忧。这样,他们自然就成了我们的盟友。此外,还可以举办“家庭好书展”等活动,让父母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深受感染,让父母影响父母。
2.总是从家里和学校写信。
“家校信”是教师和家长之间一种方便、直接的沟通方式。新教育实验模范教师:郭、俞玉萍、何丽萍等老师,都坚持给家长写信,与家长交流教育理念,带领家长共同成长,为孩子的教育出谋划策。我们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给家长写信,向家长宣讲“读书的重要性”,用方法渗透家长,引导孩子读书。一次又一次,水滴石穿,更何况是爱孩子的父母。我想,只要家长意识到我们老师是为孩子着想的,就一定会认可我们的主动性,重视孩子和我们一起读书。
3.全面家访。
“家访”这种传统但往往被遗忘的家校联系方式,在促进学生阅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走进每个学生的家里,首先可以关注家里有多少本书。发现满满一书架的书,可以拍照发到班级群里好赞。当你发现家里书少的时候,你可以和父母面对面真诚地谈谈读书的重要性。家长会和家校信都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有些家长还是觉得不重要,但是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但是当你走进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家长进行一对一的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也许他真的会觉得这真的很重要。
4.利用好微信群
微信已经进入每个家庭,班级微信群是宣传教育思想的主要阵地。我们可以经常转发一些关于“读书”的文章,让家长知道这不仅仅是老师一句话,全国各地的人都在说“读书的重要性”,还有人因为“爱读书”而优秀,所以我的孩子不能落后于别人。同时也可以利用微信群给孩子推荐好书,组织“读书交流会”,让孩子每天坚持读书打卡。就这样,家长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理念,并和老师一起行动起来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5.让父母阅读。如果孩子的父母是读书人,孩子不爱读书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不仅要告诉他们孩子读书的重要性,还要让他们的父母读书成长。我们老师可以给家长推荐一些阅读书籍,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或者组建一个阅读小组,让家长在一定的氛围和鼓励下慢慢阅读。
朱永信教授曾经说过,“家庭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链条的基础,关键。”而我们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的老师应该以“培养家长”为己任,通过“家长会”、“家校信”、“微信群”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改变家长的思想,让他们成为我们教育的真正盟友。只有这样,我们老师的很多教育行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教师应该成为社会的读者。
我们的老师不仅要在学校推广阅读,更要走出学校,在社区推广阅读,为建设书香之城贡献力量。比如定期在社区举办读书会,推荐各种读物,给社区的孩子和老师做经典读物,让学校安排的儿童剧在社区演出等等。,以多种形式展示阅读成果,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让阅读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总之,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实现全民阅读,老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的老师与千家万户相连,我们要用自己的职业去引导,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我相信,每一个热爱阅读,积极倡导阅读的老师背后,都会有一个热爱阅读的班级,一个书香满堂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