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传统戏剧之一: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语区,港澳台地区,东南亚闽南华侨聚居区。高甲戏改变了以幕代戏的习惯,开始进入新剧目和现代戏剧的新时代。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泉州文化。

高甲戏又称“葛佳戏”、“九角戏”、“大盘戏”、“土板戏”,发源于福建泉州[1]。它最初起源于明末清初在闽南农村举行的一次装扮梁山好汉、表演武术技艺的盛装游行。是闽南各种剧种中播出区域最广、观众人数最多的地方戏。它的足迹遍布泉州、厦门、漳州、台湾省等闽语区,也传播到华侨聚居的南洋。

高甲戏的剧目可分为大气剧(宫廷剧、武侠剧)、绣房剧、丑剧三类,武侠剧、丑剧、公案剧居多,圣旦剧最少。传统剧目有900多部,大部分来源于京剧、木偶戏、木偶戏,少数吸收了梨园戏,还有一些是艺术家根据历史小说和民间传说创作的。高甲戏的角色本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加了网、糊、外、端、北(网)、杂两种颜色,让演员可以跟着剧情走。唱歌也比较自由,没有一定的舞台,表演时间可长可短。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用的是“南曲”、“布袋戏”和民间小调,而南曲是主旋律。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可分为文学和军乐两种。伴奏乐器主要是管乐和唢呐(解放后主要是琵琶),此外还有笛子、二弦和三弦。打击乐器及其打击方法与京剧中的“拳”、“长锤”、“骤风”相同,但“三通”、“出将”与京剧中的不同。双铃、响铃灯等。被添加到丑陋的场景或轻松的场景中。解放后,1951成立泉州通俗剧社(1957改为泉州高家戏班),1954参加华东戏曲展演,《过桃花》《扫秦》获剧本奖、表演奖。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