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应遵循的原则:疫情防控应遵循的十项原则。

1.坚持科学防控,强调防控的理性和专业性,让专业人员和知识在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疫情防控科学由公共卫生科学、流行病学、治理科学、心理科学等组成。为了使防控政策科学化,需要发挥多学科的作用。比如不建立社区层面的消毒通道,把工作重点放在当地社区管理的落实和执行上,做好“最后一公里”防控。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尽快成立公共卫生决策咨询委员会,使防控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

2、坚持法治防控,强调防控要按照法律规则和精神进行,做到防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防控政策必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如《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以及地方性的规章制度,使整个疫情防控在法治的限度内运行。上级政府也需要进行法律审查,对一些不符合国家法律精神的措施进行“法律审查”。比如有的地方高速公路的业主不准下车,有的小区不准租客或医务工作者返回,这些都需要及时纠正。

3.坚持人性化防控。

(1)强调防控要体现对人的生命健康的真正关怀,从关爱人、关爱他人入手做好各项防控工作。防控不仅要讲科学和法治,更要讲情感和温度。要在防控中体现人类的大爱,避免以邻为壑。比如一家三口打麻将被处理,男主人被扇耳光,这是违法的,没有体现人文关怀。疫情防控要激发人类的利他主义,真正实现“同舟共济”,而不是自私自利。

(2)坚持信息公开、因地制宜、全场景防控原则:任何防控政策都是在一定的信息基础上,在一定的环境下,结合特定的场景制定的。这使得防控政策需要考虑信息、情景、情景等因素,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信息是防控政策的基础,情景是防控政策发挥作用的时空基础,情景是防控政策的对象。在这里,场景可以是个人、单位或公共空间。没有现场,防控政策就没有载体和对象。因此,防控政策需要坚持信息公开、因地制宜、全场景防控的原则。

4.坚持信息公开,强调第一时间向社会传递权威、可靠、真实的信息,动员全社会的智慧进行防控。只有疫情信息全面、充分、真实地传递给社会,社会才能更好地理解各项政策的出发点,让个人更好地采取防护措施,降低政策遵从的交易成本。更多的信息也将促进社会参与政策制定,并为出台更科学的政策提供建议。信息越公开透明,防控政策的公信力和有效性就越强,因为政策本身就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信息成为检验政策的重要标准。

5.坚持因地制宜,强调各地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疫情采取比例防控措施,需要根据情况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因地制宜首先是分类管理,要区分重点疫情防控区和一般地区。对于重点防控区域,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进行控制,实现对外防御输出,防止对内扩散,避免疫情扩散。如湖北省和武汉市、浙江省温州市等地。对于一般地区,在采取严格防控的同时,要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努力向正常社会过渡。当然,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也不能掉以轻心,做好基础工作。

6、坚持全现场防控。

(1)强调要根据人们的生产、生活、运动等不同场景,为全场景设计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越接近战时防控措施,场景越少,需要的防控措施越少,但对社会运行的影响越大。越接近正常社会的防控措施,场景越多,越需要防控措施,但更有利于恢复社会的正常运转。无论决策者采取哪种策略,全场景的防控原则都有助于减少防控的不足和漏洞,有利于防控的精细化。比如大连的一家日企复工的时候,对工厂的现场制定了非常详细的防控措施。因此,场景是一个多尺度的概念。

(2)坚持个人、社区、合作防控原则:无论是在正常社会状态还是紧急社会状态,仅靠政府是无法运行社会状态的。整个社会的运行仍然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和个体机制的作用。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有效协调运行,可以帮助人类克服困难,回归正常的社会状态。为此,我们认为疫情防控需要坚持个人负责、社区主体、协同防控的原则。

7、坚持防控个人责任,强调个人是防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个人在防控中承担主体责任。个人在防控中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个人要做好自己的保障,也就是为社会做贡献;

(2)个人应避免对社会造成负外部性,如有疫情感染风险,应及时处理,以免成为流动传染源;

(三)个人应当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为疫情防控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4)个人应遵循政府的疫情防控政策,降低政策执行的交易成本。

8.坚持社区防控。

(1)强调社区是防控的最后一公里,要避免社区感染,切断疫情传播的社区通道。当一个社会的整体运行受到制约时,各种压力和活动就会集中在基层,社区就是基层治理的空间和载体。

(2)农村社会是熟人社会,防控相对容易。只要没有输入性病例,其防控就能有效开展。城市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其社区防控难度更大。现在很多地方都实现了封闭式的社区管理,这是意识到社区防控的重要性。目前,社区防控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各方的重视。湖北省2020年2月16日发布的防控公告中,提出了最严格的社区管控措施。

9.坚持协同防控。

(1)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社会组织、自愿机制、自主治理等多元组织力量,实现政府与社会在疫情防控中的合作。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在疫情严重的武汉,快递小哥也解决了金银潭的医疗问题,解决了医护人员的接机、用餐等问题。快递小哥王勇指出,“我没有任何资源,但我随时准备应对”,这是由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和自愿机制支持的。

(2)在正常的社会运行中,政府的职权是有限的,在紧急社会或应急社会中,其职权也是有限的。例如,一位公务员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他认为政府很容易获得口罩等医疗资源,但最终他通过社会资本而非行政权力获得了这些资源。目前,我们在运用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进行防治方面仍有广阔的空间。

(3)坚持防控与复工相协调的原则:一个社会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全部精力和资源进行疫情防控,只实现单任务运作。但从长远来看,不可能实现单任务操作,必须是多目标多任务操作。在疫情防控中,当疫情需要持续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时,我们需要思考突发事件下社会运行的新规则。在紧张状态下,要实现防控和复工协调发展。

10,坚持防控与复工相结合。

(1)强调疫情防控和生产恢复的“两手抓”和“两手硬”,要在疫情不严重的地区逐步恢复生产生活,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最终战胜疫情。从之前的全场景防控原则来看,防控与复工的协同实际上是防控领域的拓展,从维持最低生活条件的防控措施扩展到恢复生产的防控措施。为了实现防控与复工相协调的原则,还是要做好生活场景、生产场景、生活场景与生产场景相衔接的场景的防控工作。在防控和复工的协同发展中,全社会仍应探索“最小接触”原则,即将沟通和接触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将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2)要恢复生产,除了做好保护,还要给中小企业更多的政策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涉及财税政策、社保政策、金融政策、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组合。目前,许多部门和地方已经开始推出不同主体的政策菜单,为企业恢复生产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