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精英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六大模板综述

为了保证工作或事情的顺利开展,往往需要提前进行详细的方案准备,方案是在立案前获得的方法方案。你知道什么样的计划能真正帮助我们吗?以下是我整理的六个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1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发现”的品质,热衷发现,向往发明,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参与者

全市初中二、三年级学生分初二、初三两组选拔。

三、参赛题目

参赛选手从“探索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应用物理知识”三个方面独立拟定活动主题(可以是课本上的综合实践活动题目,也可以是其他题目),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每组3至5人。

四、评选内容

按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过程性、全面性”的原则,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参赛选手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评审:

(1)活动方案

1.提出题目:题目要有创新性,对物理、物理与自然、物理与生活有独到的思考。

2.活动方案:设计合理、详细、可操作,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合理使用实验方法。计划应该包括指导老师和小组的分工,合理的时间安排和相应的任务分配。

3.实施方案:要有实验的物理原理和实验设计的思路,正确应用物理原理或规律,实验设计的思路要新颖巧妙,实验设备不限。

(2)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以过程数据的形式呈现,包括过程活动记录、照片、视频、主要实验过程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对活动过程或某一环节的反思与评价、活动计划的调整数据等。要求信息详细,数据完整,现象明显。

㈢活动的结果

活动成果以“综合实践活动报告”的形式呈现,苏州市评选的选题需提交不超过10分钟的校内报告、展评和答辩视频。

动词 (verb的缩写)评分标准

(一)创新

活动主题新颖;对技术思路、物理原理和方法有独到的理解;与之前的成果相比,提交的成果具有创新思路或特色实物制作。

(2)科学性

活动所涉及的物理原理或规律应用正确,符合学生思维特点;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现实;研究有一定的深度;科研过程方法;问题分析透彻,结论经得起推敲和验证。

(3)实用性

项目的整个研究过程必须由参与的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合作无间;“知行”与“思行”的结合与统一;中学生在活动中的认知和体验正在深化和生成;活动结束,“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过程

在线活动区按要求及时上传:选题思路、活动方案、实验方案及修改方案、实施过程数据(包括文档、图片、视频等。),以及活动结果的呈现。上传的数据要反映活动的主要过程,要真实可信。

(5)全面性

活动必须反映个人、社会和自然的内在融合;体现科学、技术、艺术和道德的统一。

不得复制结果。如有抄袭,取消参赛资格。

六、选拔方式

评选活动以书面和视频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参赛选手登录Z实验教学研究网(Z)在初中物理优秀综合实践活动区报名,上传活动相关信息,每组限一个题目,每组限一位指导老师。

(二)评选分初二、初三两组,每组评选一次。

评价和复评分两轮进行。

1.初步评估

各市、区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负责对所辖区域上传的作品进行初评,并按比例推荐参加全市选题。

重新评估

苏州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复评,复评依据活动网上传的材料和成绩展示的视频综合评定。

七。设立奖项

本次评选将对每个组别颁发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对参加活动的学生和指导老师颁发证书。根据省文件精神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赛。

八。时刻表

第三组

1.20xx年11 10月1 -20xx年2月15为报名和数据上传时间,2月20xx日18:00停止数据上传。

2.20xx年3月10,各市、区完成初评,20xx年3月30日前完成全市复评。

(2)第二组

1.20xx年3月1 -20xx年5月30日为报名和数据上传时间,20xx年5月30日18:00停止数据上传。

2.20xx年6月20日,各市、区完成初评,20xx年7月15日前完成全市复评。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本年度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和产生积极的感受,激发孩子学习生活和科学的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从而进一步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生活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查询方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掌握参与社会实践和调查的方法,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方法,研究、探索和实验论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自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塑造和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主动等良好的人格品质,形成关爱自然、对社会和自我负责的意识。

三、教学中的难点:

1,注重实践的过程,现实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会,开展活动的方式方法

3.整理相关活动资料。

四、具体工作:

1,设置情境列出话题。

生活丰富多彩。我们会根据综合实践活动中提供的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制定好活动计划,自主探索学习,从而解决问题。

2.注重感受,促进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无疑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是最人性化的部分。这些评价和我们平时的评价不一样。他的评价侧重于活动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得失。是所有参与者之间的平等交流,邮费自评,小组评价,导师评价,家长评价等。,为师生反思和获得新的动力提供了参考。我们将加强小组之间的评价交流,交流不同的活动计划,取长补短,使活动更好地发展。

3、学习理论和明确目标

我们将继续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理论系列,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寻找相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使综合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标并趋于完善。

五、整体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1,有趣的纸世界(2课时)

2、硬币、历史、生活(3课时)

3.校园垃圾(3课时)

4.生活中的艺术(3课时)

5.我是一个小社区主持人(3课时)

6.我画交通蓝图(2课时)

7.小导游(3课时)

不及物动词对这学期的期望

希望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研究、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和团结协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生活,学以致用。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3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灵活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非纪律性为主要特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以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方式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关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形成他们积极从周围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合作、分享、主动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正面经验和丰富阅历。

2.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关系的整体认识,养成对自然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

3.形成脱离自身周边生活,主动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知识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

5.培养合作、分享、主动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2)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1)、亲近周围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2、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3)、融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可以了解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内在关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有效利用;懂得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加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对社会的初始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自理的习惯,初步具备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6.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对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

2.教师的发展目标:

(1)、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间的合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独立、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与社会和家庭的密切联系。

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开放、多元、充满活力。

三。实用内容:(略)

四、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殊兴趣,并对该问题有一定程度的认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完成活动和任务。应鼓励学生在完成活动后积极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生也需要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鼓励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应该包办代替。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决定,老师不会过多干预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为了深化实践和探究,允许和鼓励班级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和地区之间的学生组合。课题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选领导,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年人(如本校老师、学生家长、外人等。)作为导师。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 * *来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 * *探索,集体讨论,希望对某个主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亲近自然,走进社区和社会,在一个开放的时空进行实践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学生的校外活动,通过事先调查和推测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和活动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尽可能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争取社会相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部分学生家长参加学生课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要求全体学生围绕同一研究课题收集信息,开展探究活动。然后通过全班的集体讨论,交流收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思路,进行思维碰撞,从而促进同学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之后可以进入第二轮讨论,也可以完成自己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形式的合作研究,要强调小组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建立在个人独立思考、认真学习的基础上,避免出现一部分人忙,一部分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不合作的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学会资源共享。

动词 (verb的缩写)工作措施:

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2)系统制定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一门“常态课程”,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师生评价制度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3)师资队伍建设

1.全面参加培训,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辅导员快速成长。培训要求: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2)培训时间要保证有老师系统学习;③培训内容系统全面,题目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同时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实践经验;④培训形式应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独立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实践探索与我校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全校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究成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策划4组蜻蜓渡江,百战百胜,香喷喷的饺子...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向我们走来了。我国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成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为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端午节期间,我校开展了“宗庆香词端午”传统节日活动,提高广大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活动目标

端午节到了。让我们开展关于端午节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关于端午节的各种知识,扩大知识面。同时,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在端午节的欢乐气氛中,爱国爱家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产生民族自豪感。

二、设计思路

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从我们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通过合作调查、参与实践、信息收集加工、表达交流,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

三、活动时间

6月12日至6月21日

四。活动内容

三年级时,我了解了端午节的日期、别称、习俗和由来,在网上浏览和查阅了有关屈原的故事和诗词,并以“端午知道我爱祖国”为主题,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在A4纸上。

动词 (verb的缩写)摘要

1,班领导认真总结了同学们端午节参加活动的情况。

2.艺术团将在橱窗里展示优秀作品。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5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必修课,与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与知识应用相结合,直接参与实践活动。

因此,我们的校本学期将围绕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问题,体验问题,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寻找实践方法,解决现在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激发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开发和积累课程资源,逐步形成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特色。

二、总体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和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感情和合作技能。

4.培养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6.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加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第三,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和培训。

继续结合实践活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纲要》,进一步明确课程改革的信息,深入了解学生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解决办法,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意识,时刻了解新课程,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边学边练,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感悟,更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

2、调整内容,贴近生活

这学期,我们将制定一个好的课程实施计划,层层落实到老师的“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中。我们会综合学生、学校实际问题、社会环境等因素。,以关注现状解决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从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3、精心组织,* * *配合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的有效指导直接影响活动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注意教师在活动中的定位,解决活动各个实施阶段的一些具体问题,强调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全员参与。

4.及时积累,积极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不断积累、生成和发展。学校要求每个活动带队老师注意资源的积累和整理,将活动的计划、案例、总结、反思等材料整理成册,设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

积极探索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将综合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四、主要工作

九月:

1,专心学习新课标,贯彻课改精神。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3.制定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4.制定和讨论各年级的主题设计方案。

5.按照计划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

十月:

1,组织学生参加县综合实践活动课评比。

2.交流教学经验

11月:

1,研究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

2.学生成绩评估

十二月和一月:

1,做好主题活动评价

2.提交思考、论文和主题设计。

3.提交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编成一套。

4、收集综合实践活动资料,做好归档工作。

5.教学工作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6一、对象:初三学生。

二、时间:

65438+10月13至165438+10月7日。

三、事件背景:

三年级是钢笔字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和使用钢笔很新奇,但随之而来的是每三天就有学生反映钢笔坏了或不见了,作业本上也有三张脸。问题的根源在于用笔不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初三学生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仔细分析,结合各种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实践能力。

2.通过这次活动学会正确保管和使用钢笔,延长钢笔的使用寿命。

3.能够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用笔写出工整漂亮的作业。

4.设计更实用美观的笔。

动词 (verb的缩写)结果的形式:

1,学生练习,作业,图片,摄影等。

2.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握笔、提笔方法和书写姿势(图片、摄影、文字)。

3.学生的经历,经历,经历。

4.提议。

5.举办“我爱钢笔”主题活动,全面展示活动成果。

不及物动词活动流程: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确立活动主题,分析现状,提出问题。有的人的笔长时间不用就坏了,不见了,有的学生的作业本上有很多墨点,很不好看。为什么?我该怎么办?

(2)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并选择组长。活动分为项目和可选项目,每个小组根据成员的特点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教师应指导、协调和检查方案的可行性。

可选:

A组:调查学生在使用和保管钢笔方面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改进,写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b组:收集信息,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钢笔?请解释并演示。

C组:观察你的笔,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写一个练习题,以及如何使用。

D组:针对现有不足,设计更美观实用的笔,争取申请专利,与厂家取得联系。

必需的:

1.每个人都写一份整洁漂亮的作业参加展览。

2.交换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