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系简介

学院下设四个系:机械电子工程系和机械设计系。

规划、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下设四个中心(工程制图教学研究中心、教育培训中心、工程实验中心、工程研发中心)和六个研究所(建筑材料与设备研究所、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所、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液压技术研究所、图形图像研究所)。机械CAD实验室是全国CAD应用培训网的培训基地之一。1.机电工程是一门有机融合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机电工程系的主要任务是开展相关理论、技术、系统和产品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2.具体业务范围为:机电系统控制与自动化、流体传动与控制、现代机电控制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机器人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机电仿真系统、状态监测与诊断、机械振动分析与控制等。

3.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及应用、智能诊断与测控技术等。近年来,共立项科研项目20余项,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4.机电工程系为本科生开设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传动、测试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20多门课程。机电工程系还为研究生开设了10多门课程,包括现代控制理论、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计算机控制与接口技术、机械设备检测与诊断、数控系统与应用、高级动力学、机械故障诊断、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机械系统建模与仿真等。机械设计系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机械设计和理论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机械设计和理论硕士学位。可培养不同层次从事机械设计、机械系统性能分析及相关理论研究的技术人才。

机械设计系承担本科机械专业部分重要学科的基础课教学,按专业模块分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模块和建筑材料机械设计模块,承担这两个专业模块的专业课教学。在学科建设方面,机械设计系先后获得校级精品课程2门,获得“青年教学能手”称号2门,并积极创建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系教学科研氛围浓厚,承担或参与了系、校、院级十几项教学科研项目,承担了教育部教改项目中的6个子项目。机械设计系具有深厚的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多篇论文被SCI、EI和ISTP检索。教师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科技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承担了多项高水平的产学研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机械设计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现代设计方法与理论、机械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虚拟设计、协同设计、新型建筑材料与设备研发、机械CAD/CAM/CAE技术、振动控制研究、机构与系统的动态设计与可靠性设计等。机械制造系是机械工程学院的主要院系之一,重点支持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三大专业方向之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同时承担工业工程的主要建设工作。

机械系主要负责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的四门基础技术课和近二十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相关实践教学。同时还负责工业工程专业的所有理论教学和主要实践教学。机械系有一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团队。开设校级精品课程1门,精品课程3门,承担国家及教育厅教研项目3项,校级教研项目近10项,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校级教学奖10余项,编写出版教材5部,公开出版教研。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系2001正式成立,是两个学科。本专业培养能在企业、高等院校和R&D单位从事产品造型设计、开发、教学、科研和管理,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能力、全新的设计理念和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以及较高的设计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能胜任产品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媒体剪辑、网站维护、市场调研、企业宣传等工作。

工业设计系建立了产品影像实验室、三维模型实验室、造型技术与材料实验室、人机工程实验室、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室、塑料成型实验室等功能齐全的专业实验室。投入教学设备20多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专业模型实验室,其中污泥模型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工程制图系是我校基础技术课的重要教研室之一,隶属于暨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工程图学系全体教师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一步一步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工程图学系目前承担着学校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工程图学和计算机辅助绘图课程的基础教学和实验工作。

多年来,工程制图系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近年来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编写了反映教学改革思路的教材3套。同时,通过将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开发了校级十大课件之一的《工程制图》多媒体课件。在传统图形内容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二维和三维设计、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有机融合,使课程内容和体系得到了全方位的完善。

工程图学系教师在保证教学任务高质量完成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校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校级科研成果奖,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十余篇被EI和ISTP检索系统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