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理想训练

摘要: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四端性是人所固有的。他认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需要自我反省,使人的“善的种子”发自内心,再通过“奉献”、“修养”、“真诚”等一系列努力,去寻找自我,最终成为好人。荀子以恶为主导,否定人的自律,坚持以礼相约,主张通过教化提高道德修养,化自然为虚假,积虚假为善。孟子和荀子在行善的方式方法上存在差异,但人性的目的都是通过教育来加强道德修养,实现理想人格。关键词:人性;善良;自省;外部需求;扩张;分类编号中国教育图书馆:B22.2文献代号:A文号。:1002-2589(2012)03-0006-02人性是传统儒家人文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孔子的言性开始,关于人性的解释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和争论。“自言自语不是为了研究,而是为了讨论修养、教育、政治,不得不讨论性”[1]。中国哲学历来关注人在宇宙时空中的地位和价值,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从逻辑上论证改善人性的可能性,寻找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方法,历代学者都在执着地试图从人性的起源和本质上寻找支撑其思想的理论依据,其中以孟子和荀子最具代表性。孟子和荀子都是围绕人性的善恶来论述人性的。两位先贤关于性的论述,目的都是主张加强后天道德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内在修养,完善人自身,但在人性善恶的界定和达到善的途径和方法上,两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性善”与“性恶”——人生善的人性基础是不同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曰:“人皆有慈悲心;每个人都有羞恶之心;每个人都有一颗尊敬的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仁、义、礼、智,非自外,我亦固有,我思之。”[2].孟子认为,人性中有仁、义、礼、智四种基本的善,它们在性上各有目的,是天生的,不是勉强培养出来的。孟子也说:“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是几个愿望。庶人去之,君子留之。”他明确指出,他所谓的性是指人的特性,性善是指人天生具有善的可能性。孟子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人都有“四心”——恻隐之心、羞耻之心、逆来顺受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善的目的是人固有的自然道德意识,而善的完成需要主体发展和扩大善的目的,这就需要主体从内心深处培养善——刻意、养育、无欲。这个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以人的善为基础,以扩善除恶为目的。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所谓性,就是生而为人的本性或行为,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是享乐主义的,所以人的先天本性必然是恶的,生而完成的称为性,生而修行的都是假的。荀子说:“人性本恶,善者虚妄”[3]。相信好是假的结果。“今人之性,生而好利,顺是,故争生辞死出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适犯乱而返暴”[3]。荀子认为,遵循人性的自然发展,必然会出现打架、打残贼等混乱行为,自然界不存在顺从和礼仪。荀子认为人性之恶是可以改变的,善是人生的目的和最高境界。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别人的教导,“化自然为虚假”,以“礼”来规范行为,从而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最终达到善。可见,荀子和孟子都试图探索人性的本质,为培养理想人格提供理论依据。他们讨论性的目的是一样的,但人性的本质是相反的。二、“内省”与“外求”——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他的良知直接决定了他道德追求的方向:良知是内在的,修养的努力也必须来自于内在。他弱化了孔子“修身”中的他律要求,弱化了外在礼仪对人的规劝和约束,强化了“为人处事”的自律要求。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成为圣人和君子的内在潜力,所以人只要发现自己的真性情,反求诸己,修身养性,不需要外求,就可以成为君子和仁人。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来自于人的内在德性,这是人性本善的基础。孟子认为仁义是内在的。孟子道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认为,圣人与我相似,但圣人是“出其类而出其外”的一种,我有圣人一样的潜力,我也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这是阶级性和人性的特点。那些外在的不可抗力是人自身无法支配的,但是自己主动寻求的礼仪欲望是生命,而不是人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环境物欲的影响。孟子认为,要提高内在的道德品质,发掘人的四端,提高这四种品质,必须经过“奉献”、“修养”、“至诚”、“立身先”等一系列的修身努力,即自省努力,以求他人,这样我们的心才能明了,我们的善才能彰显。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补气可以使人回归良知,精力充沛,清明,意志坚定,刚毅。孟子曰:“忠厚之人,天道也;思诚,人之道也”[4]。天道诚,人性在于知天道诚。这种认识是通过内心的自省,从而反省自己,把握天道。他主张“大者先立”,这样“小者不可夺。”外在的欲望侵入不了本心,却能保护善良的心,使成人成圣。孟子的修养在于认清自己的本性,明确自己的本性,发挥自己的善。向自我的良知低头,得到自我的良知,然后忠实地去做,完成从认识到行动的任务,才能不辜负自己的内心,“无愧于天,不枉为人”[5]。实现道德理性意识内化的拓展与反思。与孟子相比,荀子不是。他从人的本能欲望出发,明确指出孟子把道德修养的提高寄托在人的内心意识上是不现实的。他从性恶论出发,否定人的自律性,坚持以礼为约,认为“善是假的”,即人为的,应该伪造。要改变这种人性之恶,必须诉诸“外求”,即主要依靠礼仪和法律来外在地矫正人。只有这样,人才能更好地生存,才能实现成人成圣的理想。与孟子强调人的阶级本质不同,荀子更关注人的群体本质。人的“力不似牛,行不似马,牛马并用,何故?”说:人可以群,但不能群。”[6]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能量集团”,容易按照人的意愿去竞争,危及集团的存在。为了消除群体间的竞争,必须有规范力的约束,以礼义约束,避免“性”与“群”的矛盾,从而产生礼义。这显示了人性恶的一面,但并不意味着“性”与“群”是对立的。人毕竟是“善”的,外在礼的存在使人最终能善,群体才能以善的本性存在和发展。与孟子类似,荀子也认为圣人与凡人的本性是一样的。”人皆凡人,尧舜与颉利、袁一样,性质相同”[3]。但是圣人和凡人为什么会有区别呢?荀子认为,圣人君子可以“化自然为虚假”,通过这种功夫,将外在的善取代自然会造成的恶。”圣贤化为赝品,赝品生而有礼”[3]。圣贤用礼仪教育和矫正人的本性,化恶为善。可见,礼仪规约的存在是人类群体存在的重要因素。孟子主张在善的基础上培养自然;荀子主张基于性恶的“化”。与孟子的内省路线不同,荀子的外礼是鼓励人转恶,使得“道上之人可以为于”。如前所述,孟子主张人性“性本善”,“仁义内蕴”,而荀子认为“仁义皆外”,“化自然为虚妄”,人性本“善”,无论“内省”还是“外求”的培养方式,但最终的培养目标和归宿是一致的,即“善”是人类发展的终极方向。第三,“扩大善的一面”和“化自然为虚假”——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不同的。孟子和荀子都在人性的理想中提倡善,达到人人向善的目的。如何使人行善,成就理想人格,都是主张教育的。但孟子认为要“扩善”,加强自我教育,荀子主张“化自然为虚假”,加强外在教育。两者在形成和传承善的过程中存在差异。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天生善,但人对眼、耳、口、感官的欲望会蒙蔽人的善,使人无法发挥其善而作恶。所以,为了找到真正的内心,我们必须教育自己,激发内心的善良。他指出:“仁,人心也;伊鲁人叶。放弃这条路,让它走,很可惜,但我不知道该要求什么[2]。孟子认为,成人的成圣应该是自省、修身、扩善,提升仁、义、礼、智等人们心中原有的道德属性;”保存夜灵”和“培养浩然之气”可以让一个优秀的人知道自己的内心,并在体外发扬光大。这些都是人性本善,提高道德修养的必要来源: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