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由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产生的。根据企业的要求和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在企业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训练的教育模式,也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学历高等教育的核心特征。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现状
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指高等职业教育中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求而模仿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它是在社会办学和培养合格劳动者的目标下,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合作的标准模式。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培训紧密结合,从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增强企业部门与高职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有:一是“企业知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 *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分阶段“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即按照旅游管理专业设计中课程设置的“模块化”体系,第一学期可在有专业基础和“素质教育模块”的校内进行;第二学期“酒店管理课程体系模块”体现“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理论教学和实习在企业同步进行,由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完成。第三学期“导游课程体系模块”,结合行业研究,力争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第四学期“旅行社课程体系模块”体现“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第五学期“旅游管理延伸体系模块”,根据企业需求,到景区实习或结合行业研究,争取取得旅游行业相关证书;第六学期去深度合作企业或知名企业毕业实习并与就业相结合。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构建与实施模式
根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了学校-旅行社、学校-酒店、学校-景区三种校企合作方式。
1.“学校-旅行社”合作。考虑到杨凌的地理优势,加上学生考导游证一般选择杨凌或者Xi安,所以陕西的旅游线路和导游词很容易掌握,尤其是“工学结合”实习和毕业实习。根据这两点,旅游管理专业在开辟校企合作线的时候,形成宝鸡、汉中、延安到Xi的省内旅行社过度的实习基地。
2.“学校-酒店”合作。因为旅游管理专业有7年的酒店企业合作经验,在7年的“校酒店”合作过程中,逐渐发现管理正规、集团化运作、地理位置优越、企业信誉好、待遇优厚的酒店企业都有长期深入的合作。
通过学生实习,加强学校与酒店的深度合作。通常会邀请酒店专家给学生讲课,学生和指导老师在实习期间到酒店参与现场操作和锻炼,逐步形成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利用企业资源更新教学理念。形成了以Xi、长三角、珠三角、北京为中心的网络酒店实践基地。
3.“学校-景区”合作。鉴于杨凌周边大部分景区由政府管理,在合作过程中,应以4A、5A甚至世界文化遗产或世界奇迹为切入点,通过校企合作,先实现参观实习、外聘教师等形式,与学生交流,逐步实现景区参与的模式。目前,有许多景点上市,如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安碑林博物馆,太白山森陵园等。
三,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增强专业的应用性。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校企合作可以借用学校的教学力量,提高教育水平。具体来说,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取得了以下好处:
1.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学校一方面培养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职业技术学院来说,这既保证了学生的对口就业,也加强了专业教师与行业的联系,可以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企业也向学校提出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2.校企合作有利于突出专业设置的实用性。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经过多年与企业的合作,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了及时的了解。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不平衡,即旅游企业就业情况,在原有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上,2004年分设了酒店管理专业,2007年分设了涉外旅游专业,2009年分设了国际导游专业。
3.校企合作能有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参加企业实践,形成先进的制造理念和精深的职业习惯,愿意从事实际工作,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其今后正确的就业导向奠定基础。旅游管理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更加适合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方案。
4.校企合作可以全方位拓宽办学思路。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校企合作可以全面拓宽高职办学思路,促进产学结合,增强办学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特色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因此,在校企合作的结合点推进产学结合,是增强办学特色、拓宽办学思路的有效途径。
5.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最迫切需要的是具有一定专业能力、专长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高校培养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不仅是新兴企业的主体,也是大企业的主体。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将学生的培养过程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企业、行业和社会的需求,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人力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四。结论
但是,在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校企合作时间短,未能形成长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合作仅限于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因此,在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中,应继续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职业教育发展空间,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只有坚持校企合作办学的前提,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和形式,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才能使校企合作办学与促进职业院校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资料:
[1]迟,梁延庆。高等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的深度探索[J].职业教育论坛,2006,(8)。
[2]丁锦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
[3]赖华清。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0,(10)。
[4]冷世良,孙婷婷,王德堂。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盟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0,(23)。
[5]张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浙江东方大学旅游英语专业暑期实习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