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具体内容

1,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学习

学习消防法,熟悉消防工作的方针、原则和任务,明确本单位消防工作的各项规定。消防安全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单位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主体。

2、消防工作的性质

消防实践证明,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是我国国情决定的,是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义务消防队由企业单位的行政、保卫和安全组织领导。志愿消防队是公安消防工作、火灾预防和自我防范的重要力量。

3、消防的基本知识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之间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烟雾。

(2)燃烧三要素:即燃烧必须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可燃物、辅助物、点火源。

(3)常见的点火源:明火、电火花、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高热物质和高温表面、雷击和自燃。

(4)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粉尘。

4、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

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器材,轻便、灵活、快速,主要用于扑灭各种物质的初期火灾。由于初期火灾范围较小,火势较弱,是灭火的最有利时机,所以正确使用灭火器可以及时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可能的人员伤亡。

5、火灾处置程序

消防值班室接到报警信号后,将指派消防巡逻人员携带对讲机和插孔电话到现场确认火情;根据火灾现场的反馈,利用对讲机或手动控制按钮向中央控制室反馈火灾信息,并立即调配消防设备和组织人员前往现场灭火。

同时,中控室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消防系统设备,启用消防广播组织疏散;启动部门火灾应急预案,拨打119报警;火灾报警处理后,记录火灾报警信息,恢复消防设备的备用运行状态,防止下一次火灾;如果发现误报警,检查报警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记录。

6、灭火方法

(1)隔离法:将火源处或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走,燃烧会因可燃物的损失而停止。

(2)窒息法:即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用不可燃气体稀释空气,使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体上,使燃烧物体的温度降低到其燃点以下,停止燃烧;或者在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喷洒灭火剂,避免蔓延。

(4)抑制法: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过程,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消失,燃烧停止。

7、消防处置程序和措施

(1)初始火灾报警处理流程:一旦发现火灾,在查看火情的同时,冷静下来及时报警;根据情况和火灾原因,采取切断电源、疏散人员等措施;呼救,先疏散人群密集的地方;使用现场消防设备积极及时灭火。

(2)灭火措施:阻断火势,防止火势蔓延;快攻救援控制火势;通风排烟减少损失;隔离灭火。

8.紧急疏散和逃生

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消防广播组织疏散,正确报告,组织人员疏导,防止人群混乱;按照火灾应急预案中制定的疏散方案组织疏散,注意自我保护,通过烟雾区域时采取低头弯腰的姿势;严格服从组织指挥,控制人员情绪,防止人员返回火场,做好眼部和呼吸防护。

9、灭火技能培训

使用现场各种消防器材,掌握灭火原理和要领,熟悉灭火程序和应采取的措施;熟悉办公室和单位内各种消防设施和设备的位置,包括灭火器、室内消防栓和水龙带;根据办公室特点,模拟重点防火区域的灾情,熟悉火灾报警和报警处理程序;组织应急疏散演习,熟悉本单位的疏散逃生路线。